•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美豆產量意外下調緩解市場供應壓力

近日,受美國農(nong) 業(ye) 部意外下調2016年美豆產(chan) 量影響,美豆主力合約成功守住1000美分/蒲式耳心理關(guan) 口支撐,並以大幅反彈的方式帶領市場重回偏強運行節奏。南美大豆陸續進入生長關(guan) 鍵期,巴西大豆的豐(feng) 產(chan) 前景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市場對阿根廷產(chan) 量下降的擔憂,還要看未來南美天氣模式如何演變,至少阿根廷目前的過度降雨已經開始挑動市場敏感的神經。中國商務部對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進口DDGS開征高額反傾(qing) 銷稅及反補貼稅,通過調節進口有望拉升國內(nei) 粕類需求。美豆止跌回升,無論從(cong) 成本傳(chuan) 導層麵還是心理層麵,對國內(nei) 豆粕市場的正麵引領作用都是十分顯著的。

美豆產(chan) 量意外下調緩解市場供應壓力

美國農(nong) 業(ye) 部於(yu) 1月12日公布新的月度供需報告,市場原本預期美豆產(chan) 量數據將繼續上調,但實際發布的報告著實令市場大跌眼鏡。美國農(nong) 業(ye) 部在報告中將美豆種植麵積由此前的8370萬(wan) 英畝(mu) 下調30萬(wan) 英畝(mu) 至8340萬(wan) 英畝(mu) ,美豆單產(chan) 由52.5蒲式耳/英畝(mu) 下調到52.1蒲式耳/英畝(mu) ,美豆總產(chan) 量因此下降540萬(wan) 蒲式耳至4.307億(yi) 蒲式耳(合1.1721億(yi) 噸)。美國農(nong) 業(ye) 部在1月修正報告數據不足為(wei) 奇,但同時對三大指標做出與(yu) 預期相反方向的調整卻並不多見。在2016年整個(ge) 美豆生產(chan) 周期,美豆在950美分/蒲式耳一線成功抗住了不斷調高的美豆產(chan) 量帶來的衝(chong) 擊,當美國農(nong) 業(ye) 部釋放出供應壓力緩解的信號後,CBOT大豆市場擺脫供應端束縛輕裝上陣的動力將明顯增強。

南美天氣窗口期內(nei) 市場易漲難跌

目前巴西大豆收割大幕已經拉開,該國頭號產(chan) 區收割率已超過5%。受巴西基本正常的天氣條件影響,各方對巴西大豆產(chan) 量評估保持樂(le) 觀預期。美國農(nong) 業(ye) 部在1月供需報告中調高巴西大豆產(chan) 量200萬(wan) 噸至1.04億(yi) 噸的新紀錄,其他分析機構的產(chan) 量數據也多保持上調。阿根廷大豆播種接近尾聲,接連出現的過度降雨導致大豆種植麵積受損,多家分析機構預估阿根廷大豆播種麵積約為(wei) 1930萬(wan) 公頃,同比回落4%左右,產(chan) 量預估值約為(wei) 5700萬(wan) 噸,與(yu) 上年基本持平。阿根廷在2016年收割季遭遇的洪澇災害令市場記憶猶新,當前出現的多雨天氣已經引發市場警覺。南美地域廣闊,天氣條件複雜多變,大豆產(chan) 量對天氣依賴性強。在南美大豆處於(yu) 天氣窗口期下,投機力量往往願意持有一定的天氣風險升水,從(cong) 而對豆價(jia) 起到支撐作用。

承接美豆強勢,豆粕市場反彈可期

國內(nei) 豆粕市場跟隨美豆節奏止跌回升,飼企春節前備貨進入收尾階段,豆粕現貨需求不溫不火限製價(jia) 格跟漲幅度。國內(nei) 油廠持續保持較高壓榨收益,大豆進口動力依然強勁。繼2016年12月900萬(wan) 噸進口大豆港口後,根據船期評估,預計今年1月將有720萬(wan) 噸左右進口大豆陸續到港。國內(nei) 大豆供應繼續保持相對寬鬆狀態,豆粕市場自發性上漲動力略顯不足,美豆未來表現仍是國內(nei) 豆粕市場的重要風向標。從(cong) 當前時點觀察,盡管全球大豆市場仍處於(yu) 供應寬鬆局麵,但來自供應端對價(jia) 格的壓製效應已經較上年有所緩解,豆類市場對利多題材的敏感性進一步增強,尤其是美豆目前的反彈節奏一旦和阿根廷的惡劣天氣形成疊加,市場的炒作情緒將被提前激活,國內(nei) 外豆類市場再度上演2016年春季的小牛市將更加值得期待。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