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市場風雲(yun) 變幻,我們(men) 貨運量不減。”6月10日,深圳市鑫隆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5台滿載著跨境電商平台30噸出口貨物的車輛到達深圳國際快件運營中心海關(guan) 監管區,幾分鍾後,深圳海關(guan) 就給出了放行指令。
“現在幾乎趟趟爆滿。”7月12日,一列滿載機械設備、汽車零件的“齊魯號”班列從(cong) 青島口岸鳴笛出發,十餘(yu) 天後將抵達哈薩克斯坦。青島多式聯運海關(guan) 監管中心的杜朝蓬介紹說,上半年該中心發出歐亞(ya) 班列161列,同比增長78.9%。
盛夏時節,我國各大外貿口岸也熱氣騰騰。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穩外貿的一係列部署,積極調整外貿結構,開拓新興(xing) 市場,提升經濟效益,我國外貿出口總體(ti) 平穩、穩中有進。
“要加快從(cong) 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鞏固外貿傳(chuan) 統優(you) 勢,培育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拓展外貿發展空間,積極擴大進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論述,為(wei) 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我國的外貿形勢怎麽(me) 樣?外部環境變化對外貿影響如何?外貿能否實現穩定增長?記者深入外貿一線進行了采訪。
我國外貿規模穩、質量優(you) 、活力足,內(nei) 生動力不斷增強
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6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3.9%;出口7.9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6.1%;貿易順差1.23萬(wan) 億(yi) 元,擴大41.6%——上半年,我國外貿成績可圈可點。
“分析上半年外貿數據可以看出,當前我國外貿規模穩、質量優(you) 、活力足,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海關(guan) 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說。
——看規模,貨物貿易穩中有進,出口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ti) 中保持領先。
外貿穩不穩,數字最客觀。
縱向比,2016年至2018年,當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分別為(wei) 11.13萬(wan) 億(yi) 元、13.14萬(wan) 億(yi) 元、14.12萬(wan) 億(yi) 元,其中出口分別為(wei) 6.4萬(wan) 億(yi) 元、7.21萬(wan) 億(yi) 元、7.51萬(wan) 億(yi) 元。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進出口總值14.67萬(wan) 億(yi) 元,出口7.95萬(wan) 億(yi) 元。對外貿易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一目了然。
橫向比,世界貿易組織日前發布最新一期《全球貿易數據與(yu) 展望》報告,將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調至2.6%。從(cong) 各國外貿實績看,今年一季度,德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4.4%,日本下降4.7%,韓國下降7.7%。在全球外貿大格局中,我國的外貿成績單耀眼亮麗(li) 。
——看質量,外貿結構繼續優(you) 化,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成為(wei) 亮點。
據海關(guan) 統計,上半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7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5%,占我外貿總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9個(ge) 百分點。“與(yu) 加工貿易相比,一般貿易的國內(nei) 產(chan) 業(ye) 鏈長、附加值高。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提高,意味著我國外貿自主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李魁文說。
從(cong) 商品品類看,上半年,我國機電產(chan) 品出口4.6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3%,占我國外貿出口總值的58.2%。在汽車、機械設備、電器及電子產(chan) 品等領域,我國出口產(chan) 品的國際競爭(zheng) 力明顯增強。
5年前,我國出口的小型客車平均每輛單價(jia) 是8000美元,現在已超過1.2萬(wan) 美元。從(cong) 最初出口到亞(ya) 非拉等新興(xing) 市場,到如今開始向歐美國家邁進,中國車企已走向海外高端市場。
——看活力,外貿市場主體(ti) 繼續增加,內(nei) 生動力持續釋放。
海關(guan) 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ye) 33.6萬(wan) 家,同比增長8.5%。民營企業(ye) 進出口6.12萬(wan) 億(yi) 元,增長11%,占我外貿總值的41.7%,比去年同期提高2.7個(ge) 百分點,超過外商投資企業(ye) ,成為(wei) 我國外貿第一大主體(ti) 。
“市場主體(ti) 是外貿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隨著民營企業(ye) 外貿快速增長,市場主體(ti) 活力將進一步提升,推動外貿發展的內(nei) 生動力也將更加強勁。
麵對外部環境變化,我國外貿穩得住
當前,全球經貿環境風雲(yun) 變幻,國際貿易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抬頭,全球經貿風險和不確定性加劇,一些人對我國外貿前景擔心加重……
“麵對外部風險,我國外貿具備穩定增長的基礎。”山東(dong) 財經大學校長、教授趙忠秀認為(wei) ,總體(ti) 上看,我國外貿企業(ye) 的生產(chan) 體(ti) 係和產(chan) 能韌性足、生產(chan) 效率高,滿足世界市場需求的適應力強;與(yu) 此同時,出口市場多元化等戰略持續推進,企業(ye) 抗風險能力明顯提高。
——從(cong) 市場黏性看,我國許多出口產(chan) 品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優(you) 勢地位,短時間內(nei) 很難被他國產(chan) 品替代。抵禦外部風險,我們(men) 有韌勁。
“中國生產(chan) 的商品在全世界受到歡迎,靠的是綜合性價(jia) 比。”英國牛津大學技術與(yu) 管理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曉嵐說,同一種商品,在歐盟生產(chan) 就比在中國生產(chan) 成本高很多,而來自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替代產(chan) 品與(yu) 中國商品相比在質量和性能上有差距。
比如,去年歐盟28國進口的電動自行車中,來自中國的比重占78%,高達93.2萬(wan) 輛。在手機、計算機、彩電、音響等主要消費電子產(chan) 品領域,中國的產(chan) 業(ye) 配套、技術應用和產(chan) 業(ye) 服務能力全球領先。離開了“中國製造”,很難想象有哪個(ge) 國家能填補這個(ge) 巨大的市場份額。
——從(cong) 抗壓能力看,“中國製造”正朝“中國智造”轉型,產(chan) 品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zheng) 力增強。抵禦外部風險,我們(men) 有後勁。
“沒有金剛鑽,攬不來瓷器活。”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表示,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特別是近幾年經濟結構加快轉型,中國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分工地位逐步向製造業(ye) 上遊躍升。根據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OECD)測算,我國出口產(chan) 品中的國內(nei) 增加值比重已從(cong) 加入WTO時的1/2上升到目前的2/3左右。很多企業(ye) 打出人才引進、研發投入、工藝改造等“組合拳”,在全球同行業(ye) 競爭(zheng) 中名列前茅。
——從(cong) 市場格局看,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企業(ye) 有能力實現“西方不亮東(dong) 方亮”。抵禦外部風險,我們(men) 有闖勁。
據商務部統計,目前我國有230多個(ge) 貿易夥(huo) 伴,是130個(ge) 貿易夥(huo) 伴的前三大進口來源地、61個(ge) 貿易夥(huo) 伴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今年上半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24萬(wan) 億(yi) 元,增長9.7%,高出進出口整體(ti) 增速5.8個(ge) 百分點。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空間大,出口增勢猛。”廣州輕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家居建材事務部負責人阮劍鋒說,公司在中東(dong) 、非洲、南美等地建立了10多個(ge) 海外建材城,通過搭建采購平台、海外銷售平台、服務平台等推動出口增長。廣東(dong) 省外貿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進出口總額中有近1/4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基本麵很穩定,政策麵利好多,我國外貿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盡管外部環境比較嚴(yan) 峻、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仍存在諸多有利條件,保持穩定增長仍具有力支撐。
看基本麵,我國各地各部門認真做好“六穩”工作,國民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企業(ye) 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外貿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取得積極進展。這為(wei) 進一步推動出口增長奠定了基礎。
看政策麵,近期我國密集推出一係列擴大對外開放的舉(ju) 措,繼續改善營商環境,外貿企業(ye) 迎來眾(zhong) 多政策“利好”。
——大規模減稅降費,為(wei) 外貿企業(ye) 減負擔,企業(ye) 有了更多獲得感。
今年,我國在去年減稅降費的基礎上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政策,製造業(ye) 增值稅稅率降低3個(ge) 百分點,交通、運輸、建築等行業(ye) 稅率降低1個(ge) 百分點。
“電子專(zhuan) 用紙帶類產(chan) 品適用增值稅稅率降低3%,預計今年生產(chan) 成本可直接減少1044萬(wan) 元。”浙江潔美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向型電子元器件製造企業(ye) ,公司董事長方雋雲(yun) 表示,減稅後公司將有更多資金用於(yu) 研發,這無疑將增強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自貿試驗區建設,出口按下“快進鍵”。
保稅物流進出口是外貿發展新亮點。下一步,我國將進一步拓展綜合保稅區功能,推動保稅區加工向高端產(chan) 品、高附加值產(chan) 品轉型。與(yu) 此同時,自貿試驗區建設將立足區位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定位,探索差別化製度創新的協同發展路徑,更好服務外貿企業(ye) 。
“長飛光纖發展突飛猛進,出口貿易增長了70%。”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閆長鶤表示,自貿區高水平開放政策對出口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
——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出口跑出“加速度”。
“電子申報、數據共享,點點鼠標就能放行,工作效率高了不少!”在寧波大榭海關(guan) 物流監控指揮中心的監控大屏上,一列裝滿集裝箱的火車正駛入海鐵聯運場站,海關(guan) 關(guan) 員王磊點擊鼠標,係統就能自動識別箱號及相關(guan) 數據,十幾分鍾就完成了通關(guan) 手續。
目前,海關(guan) 總署牽頭繼續推進口岸監管作業(ye) 改革,進出口環節的監管證件已由86種減少到46種,貨物通關(guan) 時間壓縮一半以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已實現了與(yu) 25個(ge) 部委的係統對接和信息共享,業(ye) 務覆蓋了全國所有口岸。年底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ye) 務應用率將達到100%。
抵禦外部風險,企業(ye) 也在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從(cong) 代工生產(chan) 向自主品牌轉變勢在必行。”深圳康銘盛科技實業(ye) 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ye) 務總經理安玉明表示,在全球市場需求放緩的大背景下,代工生產(chan) 模式掌握不了主動權,如今公司自主品牌出口份額占比已從(cong) 幾年前的5%上升到20%。
展望全年,信心滿懷。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中國進出口及國際收支預測》報告測算,今年中國進出口總額約為(wei) 5.1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約7.9%;其中,出口額約為(wei) 2.7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約6.6%。在全球貨物貿易持續低迷的背景下,我國外貿穩定增長有助於(yu) 提振全球市場信心,成為(wei) 全球貿易運行的“穩定器”。
“中國外貿發展是經曆過風雨的。”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在亞(ya) 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我國外貿曾經受過考驗。如今,麵對新的外部壓力和挑戰,我們(men) 要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推動中國外貿穩中有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