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發布報告稱,中國在融入世界經濟的曆程中取得長足發展,並已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貿易大國,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有所上升,表明中國作為(wei) 消費市場、供應方和資本提供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同時,中國與(yu) 世界融合的進程仍有深化空間,這也意味著巨大的機遇。
躋身全球大國之列,逐步轉向以內(nei) 需驅動為(wei) 主的增長模式 作為(wei) 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世界第二大外國直接投資(FDI)目的地國和來源國,中國自開啟改革開放進程以來,不僅(jin) 讓自身經濟實現騰飛,也使全球其他經濟體(ti) 受益良多。經過若幹年的深入合作之後,中國與(yu) 世界的經濟聯係將會(hui) 發生怎樣的變化?如果雙方經濟聯係進一步加深,將帶來多少經濟價(jia) 值?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這份名為(wei) “中國與(yu) 世界:理解變化中的經濟聯係”的報告,從(cong) 多個(ge) 維度探討了中國與(yu) 世界之間正在發生變化的經濟聯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最新編製的中國—世界經濟依存度指數顯示,在貿易、科技和資本3個(ge) 重點維度上,中國對世界經濟的依存度有所降低,這表明中國經濟正逐步轉向以內(nei) 需驅動為(wei) 主的增長模式。從(cong) 經濟體(ti) 量上看,中國已躋身全球大國之列,但仍有進一步與(yu) 世界融合的空間。例如,中國上榜《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ye) ,海外營收占比不到20%,而標普500上市公司的平均占比為(wei) 44%,中國企業(ye) 有更多的空間來推動全球化。 與(yu) 此同時,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有所上升。研究顯示,2000年—2017年,世界對中國經濟的綜合依存度指數從(cong) 0.4逐步增長到1.2。中國貢獻了全球製造業(ye) 總產(chan) 出的35%。報告援引世界銀行的數據稱,2010年—2017年,中國貢獻了31%的全球家庭消費增長額。另外,在汽車、酒類、手機等許多品類中,中國都是全球第一大市場,消費額約占全球消費總額的30%。中國在2015年—2017年間是世界第二大FDI目的地國和來源國,其中地理位置鄰近中國、資源貿易占比較高,並且參與(yu) 跨境資本流動的國家對中國經濟的依存度最高。由於(yu) 中國經濟體(ti) 量極為(wei) 龐大,全球幾乎所有行業(ye) 都在一定程度上依存於(yu) 中國,在被考察的20個(ge) 行業(ye) 中,中國有17個(ge) 行業(ye) 的消費份額在全球總消費中占比超過20%。此外,中國在全球服務消費中的占比也在上升。 審視中國與(yu) 世界的經濟聯係如何演變,技術是一個(ge) 核心關(guan) 注點。在數字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普及的時代,持續創新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技術鏈是最複雜的價(jia) 值鏈之一,尤其需要各方通力協作,而中國早已深度融入其中,並占據了相當大的全球進出口份額。報告分析11個(ge) 領域的81項技術結果顯示,中國對其中超過90%的技術均采用了全球標準。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華強森稱,從(cong) 中長期來說,中國和世界的關(guan) 係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廣泛消費升級,為(wei) 國內(nei) 外企業(ye) 提供商機 報告稱,隨著收入的增長,中國的消費市場將繼續繁榮。在很多消費領域,中國已與(yu) 世界高度融合,並且未來還有更大發展空間。跨國企業(ye) 在中國消費市場的滲透率遠高於(yu) 在美國市場的滲透率,按品類和市場劃分,跨國企業(ye) 在30大商品品類中占據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平均為(wei) 40%,美國則為(wei) 26%。 未來,中國市場將為(wei) 國內(nei) 外企業(ye) 提供商機:一是中國消費者期待擁有更多、更好的商品和服務選擇。報告指出,有證據顯示中國正在經曆廣泛的消費升級。麥肯錫2018年全球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中國有26%的受訪者整體(ti) 處於(yu) 消費升級狀態,而全球另外10個(ge) 頂尖經濟體(ti) 的平均比例為(wei) 17%。二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國門,增加境外消費,讓目的地國家的企業(ye) 獲得越來越多的商機。 多家機構預測,2030年,中國消費增長可能高達6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美國與(yu) 西歐的總和,世界其他國家將從(cong) 中獲益。在將發展重心轉向附加值更高的產(chan) 業(ye) 後,中國會(hui) 從(cong) 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進口更多勞動密集型商品、從(cong) 發達經濟體(ti) 進口更多優(you) 質商品,從(cong) 而幫助其他經濟體(ti) 創造更多就業(ye) 。 華強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份報告的內(nei) 容反映了麥肯錫對中國經濟曆史和未來中期趨勢的看法,“我們(men) 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抱有信心,中國經濟有很強實力,而且會(hui) 繼續快速增長”。 在他看來,中國經濟有三大優(you) 勢:一是從(cong) 城鎮化和生產(chan) 力水平來衡量,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二是中國通過實踐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增長能力。在過去幾十年裏,很少有國家能夠實現兩(liang) 位數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長,但中國實現了,這表明中國在資源優(you) 化配置方麵經驗豐(feng) 富,政府會(hui) 運用正確的政策來支持經濟增長。三是充滿活力的中國人民,這是中國經濟最大優(you) 勢。“為(wei)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經濟向消費導向型轉變,這將成為(wei) 經濟增長關(guan) 鍵而強大的驅動力。” 切實加強合作,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jia) 值 未來,中國和世界之間的經濟聯係將對全球經濟價(jia) 值產(chan) 生何種影響?華強森表示,改革開放令中國和世界受益極大,如果中國繼續推動全麵深化改革,而世界其他經濟體(ti) 也采取行動,雙方切實加強合作的話,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價(jia) 值。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這份報告模擬顯示,中國和世界其他經濟體(ti) 有大量機會(hui) 推進彼此融合,到2040年,創造的經濟價(jia) 值或可高達22萬(wan) 億(yi) —37萬(wan) 億(yi) 美元,相當於(yu) 全球GDP的15%—26%。 報告認為(wei) ,中國能夠為(wei) 解決(jue) 全球共同挑戰作出更多貢獻。中國已加大對國際機構的承諾以及融資力度,並且對代表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的新機構給予大力支持。中國積極組建區域貿易集團,逐漸成為(wei) 製定全球化問題解決(jue) 方案的關(guan) 鍵參與(yu) 者。中國與(yu) 世界其他經濟體(ti) 之間的技術流動增加,將催生出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解決(jue) 方案,這有助於(yu) 生產(chan) 率的提升。 世界各國可以共同思考並對全球貿易體(ti) 係進行改革,提升爭(zheng) 端解決(jue) 效率、擴大包容性,讓全球進一步分享中國經濟開放帶來的紅利,惠澤更廣大群體(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