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本、韓國即將盡快啟動三國自由貿易區談判,這是三國深化經貿合作的重要成果。
中日韓自貿區經過了長期的可行性研究。在三國共同努力下,去年底提前完成了“官產(chan) 學聯合研究”,認為(wei) 自貿區切實可行,將給三國帶來實在利益,促進東(dong) 亞(ya) 經濟一體(ti) 化,有利於(yu) 亞(ya) 太地區經濟一體(ti) 化進程。
中日韓三國內(nei) 部貿易僅(jin) 占三國貿易總量的不足20%,[注冊(ce) 德國公司]遠低於(yu) 世界發達單一市場之一歐盟內(nei) 部貿易63.2%的水平。三國之間的投資水平也明顯偏低。中日韓三國發展可持續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繁榮,推進自貿區談判,是順應當今經濟發展趨勢之舉(ju) 。
中國對於(yu) 中日韓自貿區一直秉持積極推動、堅持合作的態度。中國堅持以“10+3”為(wei) 東(dong) 亞(ya) 一體(ti) 化主渠道,為(wei) 加強中日韓三國經貿合作、推動自貿區談判做了許多務實的工作。中國積極參加中日韓投資協定談判,並草簽了協定文本。
中日韓經濟總量占世界的20%,三國在製造、研發、經貿領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當前美國尚未從(cong) 經濟危機中恢複、歐債(zhai) 危機不斷發酵的情況下,亞(ya) 太須充分發揮世界經濟三大“引擎”之一的作用,中日韓自貿區一旦建成,勢必為(wei) 這一“引擎”再添強大動力。
自貿區建設在世界各地都是一個(ge) 艱難、複雜的係統工程,歐盟統一大市場基本建成即耗費了17年多,中間不乏反複和曲折。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同樣麵臨(lin) 一些具體(ti) 問題。三國都有一些敏感產(chan) 業(ye) 有待進一步開放。中國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可能對日韓市場形成一定程度的衝(chong) 擊,日韓鋼鐵、石化、汽車等技術密集型製造業(ye) 的對華出口也可能對中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造成影響。三國須妥善處理分歧,照顧彼此關(guan) 切的敏感產(chan) 業(ye) 。加強政治互信對推動自貿區建設尤為(wei) 重要,曆史和現實問題、國內(nei) 和國際問題交織,確保自貿區談判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考驗中日韓三國的智慧和遠見。
需要指出的是,[德國公司注冊(ce) ]中國的目標不是建立一個(ge) 封閉的貿易區並試圖在其中扮演“獨大”角色。中國希望建立一個(ge) 開放、有活力的自貿區,進而推動東(dong) 亞(ya) 乃至世界經濟一體(ti) 化進程。
實現中日韓貨物、人員、資本自由流動,將全麵促進三國的產(chan) 業(ye) 調整和經濟發展,大幅增加消費者福利,也必將使東(dong) 北亞(ya) 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長遠來看,中日韓自貿區建設前景令人樂(le) 觀,三國和三國人民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