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貿易承壓 新經濟增長動力正在積聚c

  10月13日,中國海關(guan) 總署發布進出口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價(jia) ,9月出口總值13001.41億(yi) 元,同比增長-1.1%;進口總值9239.82億(yi) 元,同比下降17.7%。當月進出口總值為(wei) 22241.24億(yi) 元,同比回落8.8%,貿易順差3761.59億(yi) 元。

  據宏觀經濟領域專(zhuan) 業(ye) 人士表示,中國進出口狀況麵臨(lin) 國內(nei) 外市場的雙重“緊縮”壓力,改進中國外貿狀況,亟待全球市場環境的改善。[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詳解]中國經濟穩增長壓力仍存,降息、降準等適度寬鬆政策或會(hui) 出台。經濟結構轉型是緩解經濟增長壓力的核心內(nei) 容,以服務業(ye) 、綠色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高附加值行業(ye) 已在培育之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雖尚存問題,但新的經濟動力已在積聚。

  提振外貿需全球經濟結構優(you) 化

  較8月出口總值同比降幅6.1%,9月出口跌幅收窄。據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張瑜分析,“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幅度一度接近5%,企業(ye) 或加快履行合同、出口交貨,使得以人民幣計價(jia) 的出口跌幅明顯收窄。此外,國內(nei) 一係列穩外貿措施及“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相關(guan) 項目逐步落地,或對9月中國出口狀況有所提振。

  在她看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對出口的貢獻更多來自計價(jia) 因素,而非實際出口數量的增加。首先,全球人口老齡化推動發達國家儲(chu) 蓄與(yu) 投資缺口收窄,全球貿易平衡早已被打破;其次,中國國內(nei) 勞動力成本優(you) 勢持續弱化;再者,全球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TPP與(yu) TTIP等新貿易規則將對中國出口帶來一定挑戰。“中長期來看,即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出口也不會(hui) 再成為(wei) 增長動力。”她說。

  反觀全球市場需求仍處萎靡之勢,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表示,主要發達經濟體(ti) 受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和股市、匯市動蕩影響,從(cong) 6月起經濟增長普遍放緩。從(cong) 韓國、台灣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ti) 的數據來看,新興(xing) 市場的出口需求也仍未擺脫低迷。

  與(yu) 出口情況相反,與(yu) 8月進口總值同比增幅-14.3%相較,9月進口同比數據進一步惡化。對此,張瑜認為(wei) ,除了與(yu) 人民幣匯率貶值有關(guan) ,其主要原因在於(yu) 中國國內(nei) 需求低迷和產(chan) 能過剩的長期趨勢未得到轉變,企業(ye) 生產(chan) 難以擴大,仍以去庫存為(wei) 主。9月PMI原材料庫存與(yu) 產(chan) 成品庫存指數雙雙加速萎縮,與(yu) 此同時,疊加美元強勢下的生產(chan) 性大宗商品價(jia) 格持續走低,進口端恐將繼續承壓。

  對於(yu) 價(jia) 格下跌至今尚未觸底的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於(yu) 10月7日在利馬參加美洲開發銀行舉(ju) 辦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談到,中國總體(ti) 經濟增速的變化對國際市場大宗商品需求增速有所影響,但不是主要的。中國對國際大宗商品需求的變化更多地取決(jue) 於(yu) 其經濟結構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向服務業(ye) 和綠色化轉型,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和增速也必然發生變化。未來,投資構成中的更大比重應該是有技術含量的投入品。

  結構轉型是經濟增長“解壓”的關(guan) 鍵

  9月貿易順差3761.59億(yi) 元,比8月增加81.27億(yi) 元,持續處於(yu) 高位。張瑜分析認為(wei) ,貿易順差擴大,在理論上有助於(yu) 擴大外匯淨收入,增強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信心,但實際運行中,這對匯率的支撐作用有限。從(cong) 匯率政策來看,在目前人民幣匯率短期企穩,國內(nei) 外市場匯率趨穩的環境下,中國央行或逐步減少外匯幹預。這意味著外匯占款缺口縮小,將致使央行暫緩降準。但是,美聯儲(chu) 加息舉(ju) 措隻是推後並未消失,內(nei) 外利差收窄將加劇貶值預期,可見央行持續幹預的成本會(hui) 不斷走高,未來可能會(hui) 適度釋放壓力。

  據朱振鑫分析,[杭州注冊(ce) 香港離岸公司服務]第四季度穩增長仍是政策實施的主要目的。“CPI再度回落,人民幣企穩下資本外流壓力暫緩,前期的寬鬆掣肘已打開,穩定偏鬆的貨幣政策仍將繼續保持。在三季度GDP‘破7’的倒逼壓力下,四季度或將降息、降準。考慮到人民幣匯率短期企穩,降息政策可能會(hui) 先於(yu) 降準。除此之外,在基礎建設方麵,加大力度穩投資。通過建立專(zhuan) 項建設資金、PPP等投融資模式,推進鐵路、地下管廊、棚改等重點基建項目建設。”

  外貿作為(wei) 以往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當下已不再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那麽(me) ,如何看待傳(chuan) 統引擎力量的削減和中國經濟的增長壓力?

  馬駿在美洲開發銀行舉(ju) 辦的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表示:“與(yu) 中國‘舊經濟’相關(guan) 的高頻數據,比如煤炭價(jia) 格、電力消費量、貨運量等等,這些數據與(yu) 高耗能、高汙染的產(chan) 業(ye) 活動高度相關(guan) 。而由於(yu) 經濟結構的快速轉型,這些產(chan) 業(ye) 正在走下坡路,占GDP的比重不斷下降。應該更多地看電子商務、醫療、保健、環保、新能源、旅遊、娛樂(le) 等行業(ye) ,這些行業(ye) 的成長遠高於(yu) 總體(ti) 經濟增速。服務業(ye) 和綠色產(chan) 業(ye) 將成為(wei) 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馬駿稱,雖然中國在過去幾個(ge) 季度中麵臨(lin) 著經濟減速的壓力,但是支持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步增加。他指出,最近幾個(ge) 月中國房地產(chan) 銷售明顯回升,將有助於(yu) 在明年上半年穩定房地產(chan) 投資;地方政府債(zhai) 務置換明顯降低了許多基建項目的融資成本,有助於(yu) 支持基礎設施投資的較快增長;過去幾個(ge) 季度出台的穩增長宏觀措施在經過一段時滯之後,也將對經濟增長產(chan) 生更加明顯的效果。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