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今年前7月全球貿易混戰

  7月,中國貿促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自今年上半年啟動經貿摩擦應對工作以來,已經累計發布了反傾(qing) 銷、技術性壁壘、產(chan) 品安全等方麵的預警信息500多次。

  當各國經濟紛紛陷入通縮環境,出口貿易在經濟中的比重就會(hui) 自然上升,大家都想方設法地遏製對方出口,進而占有對方的市場,就會(hui) 給對方國家的企業(ye) 帶來壓力

  與(yu) 經濟周期的波動相同,[德國注冊(ce) 公司]全球的貿易戰爭(zheng) 似乎也陷入了周期性的循環之中。在如今全球經濟普遍低迷,全球產(chan) 能過剩的環境下,歐洲、日本、東(dong) 南亞(ya) 、東(dong) 歐各國都需要最大程度地保護本國生產(chan) 企業(ye) ,捍衛自己的國際市場,甚至是打壓他國出口產(chan) 品。

  於(yu) 是乎,貿易保護主義(yi) 的思潮又再次複蘇。全世界各個(ge) 國家都紛紛高舉(ju) 反傾(qing) 銷的大旗,不僅(jin) 中國受到來自歐美市場的攻擊,美國和歐盟之間也心生裂隙,新興(xing) 市場國家之間也互不相讓。全球貿易“混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而在貿易戰的硝煙彌漫下,當前愈演愈烈的“貨幣戰”對全球“貿易戰”來說,無異於(yu) 火上澆油。在美元一枝獨秀強勢上揚之時,越來越多國家的貨幣匯率則不斷創出曆史新低,呈現一種競相貶值的態勢。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yi) 從(cong) 來就不是一個(ge) 陌生的詞語。早在1822年貿易自由主義(yi) 措施首次被引入大英帝國前後,貿易保護主義(yi) 就一直是國際經貿往來中的主題。而在金融和經濟危機期間,貿易保護主義(yi) 更容易滋生。

  回顧曆史,最初的重大國際貿易衝(chong) 突發生在上世紀30年代初,當時西方各國為(wei) 了轉嫁危機,紛紛采取貨幣貶值、外匯管製、出口補貼等保護主義(yi) 政策,結果導致嚴(yan) 重的貿易戰。

  而在如今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的環境下,這場“貿易戰”的周期還遠未結束。“然而,貿易戰的結果隻能是兩(liang) 敗俱傷(shang)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雙反”調查複指中國

  對中國各行業(ye) 的出口企業(ye) 而言,近期接踵而來的“雙反”調查令人疲於(yu) 應對,其處境可謂是“四麵楚歌”。然而,各種各樣的“反傾(qing) 銷”調查都是各國行使貿易保護的手段

  美商務部於(yu) 8月18日發布公告,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巴西、印度等8個(ge) 國家的冷軋鋼板發起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根據調查日程,美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擬於(yu) 9月11日前做出損害初裁,美商務部將於(yu) 10月21日和2016年1月4日前分別做出補貼和傾(qing) 銷初裁。

  近來,美國頻繁針對中國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這隻是其中的一例。8月12日,美國商務部對華聚酯薄膜作出反傾(qing) 銷行政複審初裁,確定76.72%的反傾(qing) 銷稅。在此之前,美國商務部對華圓錐滾子軸承作出反傾(qing) 銷新出口商複審立案調查,調查期為(wei) 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

  此外,美國商務部還宣布,[注冊(ce) 百慕大公司]應美國製冷劑生產(chan) 商的申訴,決(jue) 定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氫氟烴(HFC)製冷劑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美國商務部表示,美國氫氟烴聯盟聲稱,中國生產(chan) 商以不公平的低價(jia) 出售製冷劑,對美國產(chan) 業(ye) 造成損害,傾(qing) 銷幅度為(wei) 111.2%-300.3%。

  短短幾日,美國頻頻對中國多個(ge) 出口行業(ye) 產(chan) 品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而美國絕不是惟一一個(ge) 在近期加大對華反傾(qing) 銷調查的國家或地區。8月14日,歐盟又提高了對中國光伏玻璃的反傾(qing) 銷稅,從(cong) 此前的最高38.4%上調至最高達75.4%,上調了近一倍。

  而就在此前一周,歐盟認定中國太陽能玻璃企業(ye) 以遠超底線的價(jia) 格在歐洲市場傾(qing) 銷產(chan) 品,對中國的光伏玻璃產(chan) 品開征臨(lin) 時反傾(qing) 銷稅,實施期限6個(ge) 月,反傾(qing) 銷稅率為(wei) 17.1%至38.4%。

  歐盟執委會(hui) 在2014年決(jue) 定征收0.4%-36.1%的反傾(qing) 銷稅,而此前製造商團體(ti) 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hui) (EU ProSun)提出投訴。去年11月,以行業(ye) 領導者德國GMB為(wei) 首的歐洲光伏製造商協會(hui) 要求歐盟執委會(hui) 重啟調查,稱有大量來自中國的太陽能玻璃仍在進入歐盟,且價(jia) 格沒有提高。

  而除了歐美這兩(liang) 大傳(chuan) 統“根據地”之外,印度也發起了對中國的反傾(qing) 銷調查。7月21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稱應其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申請,決(jue) 定對自中國、歐盟、肯尼亞(ya) 、巴基斯坦、伊朗、烏(wu) 克蘭(lan) 和美國進口的純堿發起反傾(qing) 銷期中複審調查。

  另外,應全印度玻璃製造商聯合會(hui) 的申請,印度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歐盟、肯尼亞(ya) 、伊朗、巴基斯坦、烏(wu) 克蘭(lan) 和美國的碳酸鈉進行反傾(qing) 銷期中複審立案調查。

  8月6日,印度消費稅和海關(guan) 中央委員會(hui) 發布公告稱,接受印度商工部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維生素C作出的反傾(qing) 銷日落複審終裁結果,對中國涉案產(chan) 品征收為(wei) 期5年的反傾(qing) 銷稅,稅率為(wei) 3.74美元/千克。

  同日,印度消費稅和海關(guan) 中央委員會(hui) 發布公告稱,由於(yu) 印度商工部於(yu) 2015年7月22日對原產(chan) 於(yu) 中國的粘膠短纖維(除竹纖維外)啟動了反傾(qing) 銷日落複審調查,因此決(jue) 定將上述反傾(qing) 銷措施延長一年,至2016年7月25日。

  此外,巴基斯坦關(guan) 稅委員會(hui) 8月4日發布公告,應其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申請,決(jue) 定對自中國進口的聚丙烯薄膜發起反傾(qing) 銷日落複審調查。

  盡管從(cong) 上半年的統計數據來看,中國遭遇的貿易救濟調查的案件數量及涉案金額出現了雙降,但未來形勢依然不容樂(le) 觀。7月,中國貿促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透露,自今年上半年啟動經貿摩擦應對工作以來,已經累計發布了反傾(qing) 銷、技術性壁壘、產(chan) 品安全等方麵的預警信息500多次。

  而“中國製造”產(chan) 品麵臨(lin) 的挑戰還遠未結束。哥倫(lun) 比亞(ya) 對華發起瓷磚反傾(qing) 銷調查、巴基斯坦對華滌綸短纖維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馬來西亞(ya) 對華冷軋不鏽鋼板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墨西哥對華牆磚和地磚發起反傾(qing) 銷調查……各式各樣的“反傾(qing) 銷”調查接踵而來。

  對中國各行業(ye) 的出口企業(ye) 而言,近期的處境的確算得上是“四麵楚歌”。“很多時候一些國家都是以反傾(qing) 銷調查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罷了。”梅新育告訴記者。

  美國高舉(ju) 貿易大棒

  當經濟增長放緩時,產(chan) 品出口國內(nei) 需大幅下降,出現產(chan) 能過剩,因此會(hui) 更依賴出口市場,一定幅度的降價(jia) 以求薄利多銷會(hui) 成為(wei) 普遍現象。而從(cong) 進口國的角度來看,在國內(nei) 需求同樣出現快速下滑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維護本國企業(ye) 的市場份額及利潤也就會(hui) 成為(wei) 一種自然的選擇

  其實,不僅(jin) 是中國麵臨(lin) 著來自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各個(ge) 行業(ye) 的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同樣在不斷加劇。美國這個(ge) 全球最大的經濟體(ti) 更是在今年不停地對其貿易對象發起各種反傾(qing) 銷、反補貼調查。

  除了其最大的貿易對象中國之外,美國對其他貿易夥(huo) 伴同樣“火力全開”。美國國際貿易法庭8月6日裁定不能撤銷美國商務部針對越南蝦出口商製定的反傾(qing) 銷貿易關(guan) 稅。越南蝦出口商曾寄望於(yu) 美國方麵維持原先的關(guan) 稅標準,而新關(guan) 稅標準是以往的6倍。

  8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從(cong) 巴西、印度、韓國、俄羅斯進口的冷軋鋼板進行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同時,美國商務部對從(cong) 日本、荷蘭(lan) 以及英國進口的冷軋鋼板進行反傾(qing) 銷立案調查。

  7月21日,美國鋼管生產(chan) 企業(ye) 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要求,對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產(chan) 鋼管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美國生產(chan) 企業(ye) 表示,韓國、墨西哥、土耳其等進口產(chan) 品進入美國市場後,價(jia) 格比當地便宜,因此存在反傾(qing) 銷嫌疑。當地企業(ye) 主張的反傾(qing) 銷率高達79.8%。

  而美國和歐盟這兩(liang) 個(ge) 最大的發達市場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正在不斷升級。5月,歐盟執行機構宣布了一係列提議,旨在加大對歐洲初創企業(ye) 的投資力度、協調版權規劃,並簡化針對在歐盟內(nei) 部跨境出售產(chan) 品或發送數據公司的監管規定。

  這項歐洲數字戰略新計劃觸到了那些在歐洲有業(ye) 務的美國科技公司的痛處,因為(wei) 該計劃提議歐盟研究針對Google和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新監管框架。根據這項計劃,歐盟還將對亞(ya) 馬遜等互聯網電商公司是否限製了跨境貿易的問題展開調查。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科技公司準備反對歐盟提出的打造其他公司與(yu) 互聯網巨頭公平競爭(zheng) 環境的計劃,稱該計劃可能會(hui) 令歐盟走上保護主義(yi) 和審查之路。美國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委員會(hui) 負責人加菲爾德(Dean Garfield)表示,施加監管障礙對歐洲而言將是一項重大失誤,將對跨大西洋(9.03, 0.00, 0.00%)的貿易和投資造成不利影響。

  與(yu) 此同時,美國同“自家後院”的貿易摩擦也鬧得如火如荼。不久之前,加拿大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了請求,希望每年對一係列美國出口商品征收24.7億(yi) 美元的報複性關(guan) 稅。

  加拿大與(yu) 美國的貿易爭(zheng) 端源自肉類標簽問題。按照美國2008年通過的一項法案,所有進口肉類必須在注明原產(chan) 地之外,還注明牲畜的飼養(yang) 地和宰殺地。不過,加拿大和墨西哥反對這種規定,認為(wei) 兩(liang) 國的肉類出口商將承擔額外成本,同時美國也在向消費者暗示國產(chan) 牛肉更加安全。

  另外,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墨西哥也計劃對美國出口商品采取報複措施,總規模可能達到6.53億(yi) 美元。若果真如此,美國在北美貿易區將麵臨(lin) 每年30億(yi) 美元的懲罰性措施。

  而美國和墨西哥之間不僅(jin) 在肉類產(chan) 品進出口上有摩擦。此前,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恢複對墨西哥進口食糖的反傾(qing) 銷以及反補貼調查。而不少人認為(wei) 美國的這一舉(ju) 動是為(wei) 了回應年初墨西哥蔗糖聯盟要求經濟部對從(cong) 美國高果糖以及用於(yu) 製甜味劑的黃玉米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

  “貿易戰的升級以及貿易保護主義(yi) 的興(xing) 盛切切實實地反映出當前全球經濟環境有多麽(me) 糟糕。”複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當經濟增長放緩時,產(chan) 品出口國內(nei) 需大幅下降,出現產(chan) 能過剩,因此會(hui) 更依賴出口市場,一定幅度的降價(jia) 以求薄利多銷會(hui) 成為(wei) 普遍現象。而從(cong) 進口國的角度來看,在國內(nei) 需求同樣出現快速下滑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維護本國企業(ye) 的市場份額及利潤也就會(hui) 成為(wei) 一種自然的選擇。

  在孫立堅看來,當前在全世界範圍內(nei) 泛濫的鋼鐵貿易摩擦就是典型的這種“需求不足、產(chan) 能過剩”的供需不匹配。

  強勢美元火上澆油

  從(cong) 2014年以來,美元開始重回強勢,而在其他國家尤其是南美及亞(ya) 太地區多數國家貨幣不斷大幅貶值的情勢下,美元的升值對其外貿的負麵影響尤為(wei) 凸顯

  “貿易戰頻發是通縮經濟環境下一種極為(wei) 典型的現象。”梅新育表示,“當前各國貨幣競相貶值,貨幣戰將進一步加劇各國間貿易摩擦的頻發,未來形勢不容樂(le) 觀。”

  “其實,美國之所以在今年頻頻向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在內(nei) 的多個(ge) 國家發動反傾(qing) 銷調查,而且力度和廣度之大令人側(ce) 目,其中的原因並不難理解。首要的發酵劑就是美元的強勢回歸。”孫立堅指出,“從(cong) 2014年以來,美元開始重回強勢,而在其他國家尤其是南美及亞(ya) 太地區多數國家貨幣不斷大幅貶值的情勢下,美元的升值對其外貿的負麵影響尤為(wei) 凸顯。”

  美元指數在2014年一年的升值幅度達到12.5%,這一年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美元年”。今年年初至今,美元指數的升值幅度已經接近8%,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wei) ,今年美元指數的漲幅很有可能會(hui) 超過2014年。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對美國的持續升值提出警告,美元進一步升值可能大幅削弱美國的增長,並衝(chong) 擊新興(xing) 市場。

  在對美國經濟健康狀況的一項審查中,IMF重申,它建議美聯儲(chu) 將提高利率的舉(ju) 動推遲到明年,部分是因為(wei) 提高利率可能導致美元再次升值,這會(hui) 讓全球陷入動蕩。美聯儲(chu) 主席耶倫(lun) 也在日前表示,過去一年美元升值幅度很可觀;美元升值是影響經濟前景的一個(ge) 因素。而耶倫(lun) 的這一言論被不少市場人士解讀為(wei) 美聯儲(chu) 在9月份正式啟動加息的可能大大降低了。

  與(yu) 此同時,南美各國貨幣以及亞(ya) 洲地區的泰銖、印尼盾、馬來西亞(ya) 林吉特等都在不斷地貶值,並接二連三地創出曆史新低。而且,全球的通縮陰影同樣導致了澳元、新西蘭(lan) 元、加拿大元等傳(chuan) 統商品貨幣紛紛進入貶值通道。

  盡管人民幣並未在這一輪的貨幣貶值潮中加入競相貶值的大軍(jun) ,然而作為(wei) 出口貿易大國的中國卻依舊被卷入“貿易戰”中,成為(wei) 了各國發動反傾(qing) 銷調查的眾(zhong) 矢之的。更是引發了美國國內(nei) 不少企業(ye) 及政客的過激反應。

  善於(yu) 煽動匯率問題的老手、紐約州民主黨(dang) 參議員查爾斯·舒默日前稱,“多年來,中國玩弄規則,操縱人民幣匯率,使美國工人無路可走。中國政府非但沒有改變這種做法,似乎還在變本加厲”。

  而俄亥俄州共和黨(dang) 參議員羅伯特·波特曼則表示,人民幣貶值“殘酷地提醒美國,中國不肯按遊戲規則行事的時候,美國不能坐視不理,因為(wei) 美國承受不起”。

  然而事實是,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製改革以來至2015年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35.38%。2015年以來,人民幣小幅升值,在雙向浮動的同時保持了基本穩定。6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jia) 為(wei) 6.1136元,比上年末升值54個(ge) 基點,升值幅度為(wei) 0.09%。

  “而除了美元強勢升值的壓力之外,美國2016年的總統大選自然也是美國國會(hui) 兩(liang) 黨(dang) 對匯率及外貿極為(wei) 在意的一大原因。”梅新育表示。其實,就業(ye) 數據這一指標不僅(jin) 是美聯儲(chu) 改變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更是美國政黨(dang) 爭(zheng) 取民意的極為(wei) 重要的指標。“在選舉(ju) 大戰已經開打並將逐漸進入白熱化的情勢下,就業(ye) 市場的狀況和就業(ye) 數據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貿易談判愈加艱難

  在貿易戰逐漸升溫的時期,無論是TTIP還是TTP談判都遭遇“難產(chan) ”。而在WTO規則內(nei) 解決(jue) 貿易問題,似乎都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然而,美國當前這種四處發動貿易反傾(qing) 銷調查的舉(ju) 動,以及各個(ge) 國家之間貿易摩擦急劇升溫的態勢,無疑也加劇了正在進行中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難度。

  在當前美歐之間貿易摩擦頻頻的情況下,美國與(yu) 歐盟之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yu) 投資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TTIP)的談判可謂處境艱難。從(cong) 2013年6月美國提出這一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來,兩(liang) 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彼此間的談判也已經進行了十輪,但依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艱難的談判令美國和歐盟意識到,按照目前的設想談成一個(ge) “真正重量級”的自貿協定是不可能的。歐盟率先做出改變,7月8日歐盟立法機構正式統一了對美談判立場,終結了此前紛繁蕪雜的意見分歧。

  在歐盟最新的談判立場中,有兩(liang) 個(ge) 觀點最為(wei) 關(guan) 鍵。其一是美國必須為(wei) 歐盟公司打開美國市場準入門檻,維護歐盟標準;其二,用新的司法體(ti) 係代替此前引起巨大爭(zheng) 議的投資者起訴國家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ISDS)。然而,美國代表團對此卻表現得意興(xing) 闌珊。

  與(yu) 此同時,另一個(ge) 由美國主導的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的談判也遭遇了重挫。7月,來自環太平洋12國的貿易部長齊聚夏威夷,展開跨太平洋夥(huo) 伴協議(TPP)的最後階段談判。雖然此前美國和日本都大張旗鼓宣稱談判必成,美國將在亞(ya) 太地區取得重大勝利,但談判卻在7月31日破局。

  “TPP最先隻是新西蘭(lan) 、智利、新加坡及文萊這四國的隨意合作,幅員不大,重要性也不高。隻是到了後來美國介入,並將它政治化。而既然想要談成TPP,那麽(me) 美國首先就要拿出一個(ge) 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但是事實是美國的所有規則都是傾(qing) 向於(yu) 自己國內(nei) 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所以遭致其他國家的各種懷疑。如今在貿易摩擦增加且不斷升溫的環境下,TPP談判的破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孫立堅表示。

  其實,不僅(jin) 是尚在談判階段的貿易協定難以有所突破,即使是已有的且實行多年的國際貿易規則也越來越難被遵守了。

  在美國與(yu) 加拿大出現肉類的貿易摩擦之後,加拿大方麵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了申訴。之後,WTO做出了最終裁決(jue) ,稱美國的肉類標簽規定歧視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出口商,侵犯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在自由貿易方麵的權利。然而,在裁決(jue) 結果公布後,美國仍未取消規定,而這也促使加拿大向WTO提出了采取懲罰性措施的要求。

  8月初,世界貿易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構就中國訴歐盟緊固件反傾(qing) 銷措施案執行措施發布專(zhuan) 家組報告,裁決(jue) 歐盟在執行世貿組織裁決(jue) 的措施中仍然違反了相關(guan) 規則。

  專(zhuan) 家組報告裁定歐盟在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界定、傾(qing) 銷幅度計算及替代國企業(ye) 信息披露等核心問題上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這意味著歐方在反傾(qing) 銷調查中對中方使用的替代國做法在很多方麵是違規的。然而,這已經不是歐盟方麵第一次對中國的緊固件出口進行反傾(qing) 銷調查,也不是第一次被WTO判定違規。歐盟總是在被迫執行WTO的裁決(jue) 一段時間後,又故技重施。

  “當各國經濟紛紛陷入通縮的環境,出口貿易在經濟中的比重就會(hui) 自然上升,大家都想方設法地遏製對方的出口,進而尋找對方的市場,這就會(hui) 給對方國家的企業(ye) 帶來壓力,進而對就業(ye) 市場帶來壓力。而就業(ye) 在很大程度上關(guan) 係著整個(ge) 社會(hui) 的穩定,對要參選總統的政客來說更是舉(ju) 足輕重。”孫立堅進而指出,“在以政治目的為(wei) 導向的原則上,人們(men) 更容易急功近利,而這對全球貿易以及整個(ge) 經濟有害無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