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huo) 伴協定”(TPP)部長級談判近日無果而終,這不僅(jin) 是美國搞所謂“亞(ya) 太再平衡”戰略遭遇的重大挫折,也意味著美國以一己之力主導秩序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切實可行的國際合作項目,需要具備現實願景、合理目標、共同基礎、穩妥操作才有可能成功,然而TPP卻是在空想願景、錯誤目標、虛幻基礎、拙劣操作的情況下,幾乎由美國一廂情願推進。這就注定了其難以談成的命運,即便最終宣布達成協議,也隻能是一份與(yu) 初衷相去甚遠的“縮水協議”。
就其願景而言,拚湊“亞(ya) 洲經濟北約”隻能是空想。TPP想打造一個(ge) “沒有中國的亞(ya) 太WTO”,然而,中國作為(wei) 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且進出口規模高速增長,全球的經濟資源都在尋求到中國參與(yu) 配置,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經濟“新中心”,任何試圖排除中國搞貿易小圈子的企圖,最後恐怕都隻能是空想。
就其目標而言,重設“標準”注定是錯誤。TPP宣稱的目標是在服務貿易、知識產(chan) 權、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等領域重新設立國際貿易標準,而排斥中國的理由也是所謂在這些領域達不到美國要求。為(wei) 什麽(me) 要在這些領域“重設標準”?與(yu) 美國國情有關(guan) 。當前,美、日、歐等西方國家的GDP中,服務業(ye) 占比都達80%左右,而傳(chuan) 統上服務業(ye) 被認為(wei) 是難以貿易的。美國推進TPP,想做的就是通過知識產(chan) 權等方式,使服務業(ye) 可貿易化,再加上農(nong) 業(ye) 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美國試圖把它自己的國情設定為(wei) 國際貿易的準則,凡是與(yu) 此不符的,就在國際上加以排斥。這是霸權主義(yi) 在新形勢下的表現,注定是錯誤的。
就其基礎而言,所謂“美國亞(ya) 太盟友”完全是虛幻。TPP預想的推動基礎,是利用所謂美國亞(ya) 太盟友的利益一致。例如美國認為(wei) 它拉攏參與(yu) TPP談判的國家,都具有國有企業(ye) 在國民經濟中占比不大的特征,因此就設定一些規則稱國有企業(ye) 因獲得了政府補貼而具有“不正當優(you) 勢”,應排斥其跨國投資。然而,美國這幫所謂盟友,在現實利益麵前並不含糊,像日本就不會(hui) 為(wei) 了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自由而犧牲自民黨(dang) 的“票倉(cang) ”農(nong) 村地區,新西蘭(lan) 也不會(hui) 為(wei) 美國而犧牲自己的支柱產(chan) 業(ye) 乳品業(ye) 。TPP假定美國的“盟友”們(men) 不會(hui) 有不可調和的利益分歧,這純屬鏡花水月。
就其操作而言,依賴“貿易授權法案(TPA)”純粹是拙劣。奧巴馬把TPP當作自己最重要的政治遺產(chan) 之一去強推,然而也正因為(wei) 如此,TPP甚至在美國國內(nei) 都麵臨(lin) 著強烈掣肘。直到2015年6月,美國國會(hui) 才通過了允許TPP“快速獲批”的貿易授權法案(TPA),然而甚至美國國會(hui) 議員都無法看到TPP協議文本。奧巴馬個(ge) 人色彩強烈,操作又如此不透明,招致諸多質疑就在所難免。由於(yu) 2016年又到美國總統大選年,TPP若無法在2015年內(nei) 達成,極有可能會(hui) “胎死腹中”。而參與(yu) TPP談判的美國“盟友”們(men) ,其實也都麵臨(lin) 同樣嚴(yan) 重的國內(nei) 分歧。
概括而言,美國為(wei) 推動TPP的確找了一堆理由,但缺乏現實可行性卻是絕對的“硬傷(shang) ”。而且協議文本被高度保密,很難說不存在為(wei) 了使其通過,而在協議中預留餘(yu) 地的可能。考慮到TPP各參與(yu) 方之間難以調和的利益分歧,這份協議的象征意義(yi) 將遠大於(yu) 其實際效果。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