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與(yu) 東(dong) 盟雙邊貿易額達到136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5%,超出同期中國進出口增幅11個(ge) 百分點。東(dong) 盟已成為(wei) 中國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不過,與(yu) 強勁的貿易增長伴隨的,還有貿易壁壘和服務貿易發展相對緩慢等阻礙自貿區縱深發展的問題。
專(zhuan) 家表示,在全球經濟艱難進入複蘇的時期,中國與(yu) 東(dong) 盟經貿合作的戰略意義(yi) 愈加凸顯,服務貿易合作步伐應進一步加快。根據上半年發展勢頭,今年中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額將創曆史新高,今年東(dong) 盟很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wei) 我國第三大貿易夥(huo) 伴。
成績自貿區半年雙邊貿易額同比增長55%
今年1月1日,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其後,中國對東(dong) 盟的平均關(guan) 稅降至0.1%,雙方93%的產(chan) 品貿易關(guan) 稅已降為(wei) 零。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啟動後,中國與(yu) 東(dong) 盟十國相互開放市場,形成一個(ge) 擁有19億(yi) 消費者、6萬(wan) 億(yi) 美元GDP總值的經濟區。26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與(yu) 東(dong) 盟經貿關(guan) 係進展等情況召開發布會(hui) ,公布了自貿區半年“成績單”。
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hui) 上稱,今年上半年,中國與(yu) 東(dong) 盟雙邊貿易額達到1365億(yi) 美元,同比增長55%,超出同期中國進出口增幅11個(ge) 百分點。其中,中國從(cong) 東(dong) 盟進口額719億(yi) 美元,同比增長64%。中國對東(dong) 盟出口額64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45%。中國從(cong) 東(dong) 盟進口的增幅,明顯高於(yu) 中國對東(dong) 盟出口的增幅。東(dong) 盟已成為(wei) 中國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
在投資合作方麵,2003年至2009年,東(dong) 盟對中國實際年投資額從(cong) 29.3億(yi) 美元增長到46.8億(yi) 美元。中國對東(dong) 盟的投資從(cong) 2.3億(yi) 美元增長到30億(yi) 美元,增長超過13倍。今年上半年,東(dong) 盟對華直接投資約31億(yi) 美元,中國對東(dong) 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約12億(yi) 美元。截至今年6月底,雙方累計相互投資總額約694億(yi) 美元,其中東(dong) 盟對華投資累計約598億(yi) 美元,中國對東(dong) 盟非金融類投資累計約96億(yi) 美元。
“僅(jin) 2009年,中國政府就為(wei) 從(cong) 東(dong) 盟進口的產(chan) 品減免了61億(yi) 元人民幣的關(guan) 稅。”高虎城說:“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建設給雙方企業(ye) 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對東(dong) 盟的直接投資增長迅速,投資已涵蓋到農(nong) 業(ye) 、製造加工業(ye) 和服務業(ye) 等多個(ge) 領域。從(cong) 旅遊方麵看,東(dong) 盟10國均已成為(wei) 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家。中國首站赴東(dong) 盟旅遊的人數從(cong) 2003年的191萬(wan) 人增長至2009年的450萬(wan) 人。
中國—東(dong) 盟商務理事會(hui) 中方常務秘書(shu) 長許寧寧此前預測,根據上半年發展勢頭,今年中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額將創曆史新高,東(dong) 盟很有可能成為(wei) 中國第三大貿易夥(huo) 伴。
難題自貿區縱深發展麵臨(lin) 挑戰
然而,隨著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建設進入“深水區”,一些阻礙雙方關(guan) 係發展的因素漸漸浮出水麵,從(cong) 如何規避貿易壁壘到如何取得金融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發展,都成為(wei) 自貿區向縱深發展無法規避的挑戰。
依照協議,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實現“零關(guan) 稅”的商品將超過7000種。但不少人士擔心,在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內(nei) ,信息共享機製不暢通、標準製定不統一等問題有可能演變為(wei) 貿易壁壘,影響“零關(guan) 稅”時代的貿易進程。
馬來西亞(ya) 亞(ya) 洲戰略與(yu) 領導人研究所CEO馬哈蒂爾認為(wei) ,盡管自貿區的建成意味著企業(ye) 可自主選擇進行境內(nei) 貿易或境外貿易,但也意味著供應商和經銷商“關(guan) 係的日益緊密”,在這個(ge) 過程中,對信息的獲取就顯得十分重要。“麵向新的市場必然有挑戰,在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各個(ge) 經濟體(ti) 需要更緊密的合作,比如說在資源輸出國和接收國之間需要做到資源信息的對稱。”
技術、標準也會(hui) 給貿易帶來某種“瓶頸”。中國商務部境外經貿合作區辦公室副主任方蔚表示,自貿區協定實施後,製約中國和東(dong) 盟國家貿易投資的最大障礙,可能不是關(guan) 稅壁壘,而是技術和標準。“現實中我們(men) 看到標準不一、技術上得不到別國認可等因素正在影響貿易的進行。”方蔚建議,各方應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開展雙邊技術標準和技術的互認,為(wei) 合作掃除障礙。
從(cong) “早期收獲”的農(nong) 產(chan) 品貿易,到貨物貿易的快速發展,直到目前服務貿易協議履行的步履維難,成為(wei) 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向縱深發展不可規避的難題。
2008年12月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對廣東(dong) 和長三角地區與(yu) 港澳地區、廣西和雲(yun) 南與(yu) 東(dong) 盟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盡管如此,在常年研究中國—東(dong) 盟問題的專(zhuan) 家、廣西師範大學哲學社會(hui) 科學發展辦主任陳雄章看來,東(dong) 盟國家對人民幣的跨境結算業(ye) 務心存疑慮,原因就在於(yu) 既希望人民幣能夠成為(wei) 東(dong) 盟國家的“穩壓器”,同時又害怕東(dong) 盟國家對人民幣的進一步依賴擴大後,東(dong) 盟金融貨幣乃至整個(ge) 國家經濟被人民幣“裹脅”,重新上演上世紀90年代金融風暴的一幕。
“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之間的區域化發展對於(yu) 人民幣區域化是至關(guan) 重要的。由於(yu) 中國在未來多年一直是資本輸出國,人民幣依托區域市場,將是未來人民幣資本輸出的惟一重要形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ya) 洲非洲研究部助理研究員袁波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從(cong) 服務貿易領域來看,中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金額小,開放程度也不高,同貨物貿易相比層次還很低。目前來看,中國與(yu) 東(dong) 盟之間服務貿易開放程度略高於(yu) 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之間,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地區的服務貿易存在互補,在旅遊、人員往來等方麵都存在共同利益。未來服務貿易開放的步伐還應該加快。”
契機發展自貿區鞏固經濟複蘇形勢
高虎城表示,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的建成,標誌著中國—東(dong) 盟的經貿合作進入了一個(ge) 新的深入發展階段,但是世界經濟的深層次矛盾仍然沒有解決(jue) ,企穩回升的積極跡象還麵臨(lin) 著很多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世界經濟的好轉基礎並不牢固,還麵臨(lin) 著很多新的挑戰。將以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的建設作為(wei) 一個(ge) 契機,鞏固當前經濟進一步複蘇的好的形勢。
高虎城指出,一是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的關(guan) 稅降稅、市場開發、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作用,擴大區域貿易的規模。二是擴大相互的投資,利用好中國—東(dong) 盟投資合作基金和對東(dong) 盟150億(yi) 美元的信貸資金,推動雙方在基礎設施以及重大的民生項目領域的合作。三是大力推動泛北部灣的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東(dong) 盟東(dong) 部增長區等次區域的合作。“總之,我們(men) 將以自貿區建設作為(wei) 契機,積極拓寬合作領域,充實合作內(nei) 容,提高合作的層次,共同促進本區域經濟的合作與(yu) 發展。”
“中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的戰略意義(yi) 在次貸危機後全球經濟艱難進入複蘇時期凸顯,這是世界經濟增長極發生變化的必然結果。”王晉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尤其是在無重大技術創新的複蘇時期,歐美的經濟增長率顯著要低於(yu) 新興(xing) 經濟體(ti) ,而東(dong) 盟和中國則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因此,中國與(yu) 東(dong) 盟貿易的快速擴展是全球貿易區域化發展進程中的必然結果,而有效的政策合作則加速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
王晉斌指出,區域經濟聯盟的發展有助於(yu) 清晰中國與(yu) 東(dong) 盟國家之間的分工與(yu) 互補關(guan) 係。中國與(yu) 東(dong) 盟的貿易處於(yu) 逆差態勢說明再過分依靠傳(chuan) 統的低成本優(you) 勢策略是沒有發展空間的。中國必須在歐美發達地區和國家與(yu) 東(dong) 盟等低成本貿易夥(huo) 伴之間找到平衡位置,成為(wei) 承接發達和不發達區域的中間地帶,在國際分工中找到位置。此外,自貿區進一步擴展了重要貿易夥(huo) 伴的多元化,也有助於(yu) 降低歐美等國家和區域對中國貿易摩擦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