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東北亞貿易結構已改變

  東(dong) 北亞(ya) 出口狀況一直是衡量世界經濟健康與(yu) 否的一把量尺。[英國公司注冊(ce) ]這一地區將日本領先的高科技、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專(zhuan) 業(ye) 的電子工業(ye) 及中國的裝配能力緊密地編織在一起,產(chan) 出了世界近四分之一的商品。這一發動機現在開始遲緩下來。今年4月,韓國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8.1%,達到兩(liang) 年新低。與(yu) 去年同期相比,中國的出口下降了6.4%。中國台灣地區和日本出口也疲軟乏力。這些數字看起來暗示世界經濟重新陷入低迷,實際卻是亞(ya) 洲出口不再是全球需求的晴雨表。

  2014年美元走強之前,東(dong) 北亞(ya) 出口與(yu) 發達經濟體(ti) 增長之間的聯係已開始減弱。比如,過去三年,東(dong) 北亞(ya) 出口就比美國經濟增長要緩慢得多。這種背離是何原因呢?一個(ge) 可能的解釋,是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後,其他地區勝出了東(dong) 北亞(ya) 。但這種解釋禁不住進一步的深究:去年,除了中國,來自亞(ya) 洲新興(xing) 經濟體(ti) 的出口也遵循了與(yu) 東(dong) 北亞(ya) 一致的弧線,拉丁美洲和中東(dong) 歐的出口表現更差。所以,東(dong) 北亞(ya) 所占全球出口份額實際是上升的,從(cong) 2011年的22%,上升到去年的23%。

  一個(ge) 更好的理論是東(dong) 北亞(ya) 貿易結構已改變。[英國注冊(ce) 公司]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全球公司蜂擁而入以求擴展他們(men) 的供應鏈。這推動了這一地區半成品貿易的繁榮,這一地區被稱為(wei) “亞(ya) 洲工廠”:日本、韓國產(chan) 出最複雜的部分,中國完成組裝,產(chan) 出成品。當中國走向價(jia) 值鏈上遊時,這一過程明顯變緩了。蘇格蘭(lan) 皇家銀行的高路易總結說,中國半成品進口從(cong) 2007年到今年年初,下降了近11個(ge) 百分點。中國國內(nei) 已形成地區供應鏈,因此中國出口可能會(hui) 成為(wei) 衡量世界經濟狀況更好的標尺。中國出口今年增長了5.9%,高於(yu) 去年同期4.6%的增幅。以這種方式看,全球需求增長雖然還不明顯,但至少是上行的。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