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金改試驗田之一的上海自貿區,[百慕大公司注冊(ce) ]將在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再下一城。央行上海總部昨日宣布啟動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外幣服務功能,上海市開展自貿試驗區分賬核算業(ye) 務的金融機構可按相關(guan) 要求向區內(nei) 及境外主體(ti) 提供本外幣一體(ti) 化的自由貿易賬戶金融服務。這是央行積極推進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推動上海自貿試驗區新一輪金融改革的重要舉(ju) 措。
根據央行上海總部發布的《關(guan) 於(yu) 啟動自由貿易賬戶外幣服務功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金融機構可按要求提供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的外幣服務。
根據安排,自由貿易賬戶的金融服務從(cong) 本幣起步,條件成熟時再擴展到外幣。去年6月,央行上海總部推出了自由貿易賬戶相關(guan) 政策,隻開展人民幣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7家金融機構啟動了自由貿易賬戶金融服務,共為(wei) 區內(nei) 和境外主體(ti) 開立了12466多個(ge) 自由貿易賬戶,跨境結算量達到1403億(yi) 元,境內(nei) 結算量達到1743億(yi) 元,基本滿足了區內(nei) 實體(ti) 經濟開展涉外經濟投資活動的需要。
從(cong) 宏觀層麵,自由貿易賬戶的外幣服務將推動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進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海自貿區充當著金融改革試驗田的角色,雖然此次自由貿易賬戶的外幣服務還僅(jin) 限於(yu) 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但為(wei) 最終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向前邁進了一步”。而在微觀層麵,企業(ye) 能夠根據自身經營安排,在本外幣之間自由選擇結算支付,更好地統籌利用境內(nei) 外兩(liang) 個(ge) 市場、本外幣兩(liang) 種資源,為(wei) 企業(ye) 提供賬戶內(nei) 本外幣資金兌(dui) 換便利,降低融資成本和匯兌(dui) 成本,更好地管理匯率風險,提高競爭(zheng) 力。
對於(yu) 上海自貿區在資本項目可兌(dui) 換方麵的下一步計劃,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曾表示,下一步將做好區內(nei) 個(ge) 人境外投資業(ye) 務的可行性研究,“初步的設想是,在自貿區內(nei) 就業(ye) 一年以上的境內(nei) 個(ge) 人,有合法納稅、社保記錄的,可以用合法收入投資境外市場。同時,境外個(ge) 人也可以利用自貿賬戶進入上海的證券、期貨市場。”目前,自貿區管委會(hui) 對區內(nei) 個(ge) 人的認定進行了比較細致的研究。
自貿區賬戶體(ti) 係是央行支持自貿區發展中的關(guan) 鍵內(nei) 容,[注冊(ce) 汶萊公司]對境內(nei) 企業(ye) 來說,擁有自由賬戶就是擁有一個(ge) 可以和境外資金自由匯兌(dui) 的賬戶。對境外企業(ye) 來說意味著可以按準入前國民待遇原則獲得金融服務。以參與(yu) 國際競標為(wei) 例,企業(ye) 隻需發出一個(ge) 支付指令,銀行即可依據賬戶協議自動為(wei) 其以人民幣或兌(dui) 換成所需要的貨幣實現對外支付,而無需在不同規則下管理多類賬戶、簽發多個(ge) 指令,資金使用效率和快捷程度可以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