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2014年西藥出口同比增長9.28% 原料藥仍是出口主力

  2014年,世界經濟仍然處於(yu) 溫和複蘇軌道。金融危機之後的結構調整還沒有結束,導致各國經濟發展不均,拖累著世界經濟的增長僅(jin) 達2.4%。

  與(yu) 之相比,[美國公司注冊(ce) ]全球醫藥市場需求增勢不減,尤其對小分子專(zhuan) 利藥、生物類似藥的需求持續增長。在外部醫藥市場長期需求保持剛性、短期需求有所回升,內(nei) 部醫藥產(chan) 業(ye) 持續轉型升級、國家加大產(chan) 業(ye) 和外貿扶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進出口額達576.0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2.59%,成為(wei) 拉動我國醫藥外貿增長的“領頭羊”。

  整體(ti) 形勢

  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出口額為(wei) 313.7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28%,高於(yu) 醫藥出口增速1.9個(ge) 百分點;進口額為(wei) 262.3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6.83%,高於(yu) 醫藥進口增速5.1個(ge) 百分點,進出口增幅相較2013年均有明顯回升。全年實現貿易順差51.33億(yi) 美元,較之2013年進一步收窄17.85%。

  此外,西藥類產(chan) 品的三大細分類別原料藥、西成藥、生化藥的外貿增長率亦均超過我國醫藥外貿總體(ti) 增速,顯示出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外貿普遍有所回暖。

  原料藥仍是出口主力

  盡管近幾年我國醫藥產(chan) 業(ye) 不斷加速轉型升級,外貿結構持續優(you) 化調整,但從(cong) 海關(guan) 數據統計上看,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的出口結構尚未發生明顯改觀,原料藥依舊是出口主力軍(jun) ,出口額占比高達82.43%;而西成藥和生化藥出口占比僅(jin) 分別為(wei) 9.37%和8.21%。

  進口方麵,西藥製劑為(wei) 主要進口類別,進口額占比48.7%,主要是跨國藥企的專(zhuan) 利原研藥。此外,原料藥和生化藥的進口額占比分別為(wei) 32.55%和18.74%。

  市場需求旺盛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對五大洲出口均實現數量和金額的雙重增長,呈現全線飄紅的走勢。其中,對亞(ya) 洲的出口份額高達45%,並且在出口量價(jia) 雙升,尤其是出口均價(jia) 顯著上漲(8.78%)的作用下,出口額增勢最為(wei) 突出,達13.02%;歐洲和北美洲作為(wei) 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出口的另兩(liang) 大主流市場,出口份額累計占41%,對該兩(liang) 大市場的出口數量均實現兩(liang) 位數增長,顯示出市場需求仍較旺,但出口均價(jia) 同比分別下降4.01%和6.81%,說明市場競爭(zheng) 壓力依舊較大。

  從(cong) 出口國別來看,2014年,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共出口到197個(ge) 國家和地區。其中,對前十大貿易夥(huo) 伴出口了近六成西藥類產(chan) 品,並且出口額全部實現正增長。

  印度蟬聯第一出口貿易夥(huo) 伴印度自2013年首次成為(wei) 我國西藥出口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以來,2014年再次蟬聯榜首,並且持續大幅輸入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進口額同比增長15.92%,鞏固了其榜首地位。但應該看到,我國對印度出口的西藥類產(chan) 品95%都是原料藥,西藥製劑僅(jin) 占比2%。

  盡管一方麵印度對拉動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的出口起到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麵,因印度本身也是製藥強國,並且在高端原料藥和製劑的生產(chan) 和國際市場開拓等方麵具有更強優(you) 勢。再加之印度對本國製藥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的強有力扶持,其製藥企業(ye) 從(cong) 我國大量進口上遊原料藥產(chan) 品,經加工生產(chan) 成高附加值的原料藥和製劑產(chan) 品後,再出口到國際市場,把持住國際市場份額,對我企業(ye) 出口西藥類產(chan) 品向下遊產(chan) 品鏈延伸和開拓高端市場形成強大競爭(zheng) 。

  企業(ye) 出口格局多小散長期以來,[注冊(ce) 英國公司]我國對出口藥品的監管,以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和麻黃素等特殊藥品為(wei) 主,其他普通藥品的出口主要以輸入國要求為(wei) 準,對於(yu) 從(cong) 事西藥出口的企業(ye) 亦並未有別於(yu) 出口其他一般性商品企業(ye) 的資質要求,並且由於(yu) 我國出口的西藥類產(chan) 品主要為(wei) 產(chan) 品鏈上遊的原料藥和中間體(ti) ,輸入國進口要求相對較低,這使得我國從(cong) 事西藥類產(chan) 品出口的企業(ye) 數量龐大,魚龍混雜。盡管製藥企業(ye) 和專(zhuan) 業(ye) 醫保進出口公司仍占出口主要份額,但大量非專(zhuan) 業(ye) 型貿易企業(ye) 充斥其中,這對出口藥品的質量安全帶來一定風險。2014年,我國從(cong) 事西藥類產(chan) 品出口的企業(ye) 共10879家,同比上一年增加了481家。其中,二十強企業(ye) 的出口額累計占比14.29%,出口額超過1000萬(wan) 美元的企業(ye) 僅(jin) 660家,隻占全部出口家數的6%,而近六成企業(ye) 的出口額均不足30萬(wan) 美元。

  與(yu) 多、小、散的企業(ye) 出口格局相比較,我國西藥類產(chan) 品的進口企業(ye) 數量稍遜一籌,並且進口集中度較高。2014年,從(cong) 事西藥類產(chan) 品進口貿易的企業(ye) 共7059家,同比上一年增加了220家。其中,二十強企業(ye) 的進口額累計占比高達50%,這主要是跨國藥企在華公司實現的進口業(ye) 績,如阿斯利康、羅氏、輝瑞、諾和諾德、拜耳、諾華等眾(zhong) 多製藥巨頭均位於(yu) 西藥進口榜單前列。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