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印度一家鋼鐵廠內(nei) ,一工人在高爐前工作。近兩(liang) 年,印度國內(nei) 對鋼鐵需求不斷增加,鋼鐵企業(ye) 渴望從(cong) 國內(nei) 獲得低價(jia) 鐵礦石。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的鐵礦石出口國,其最大的出口市場是中國。然而近年來,隨著印度國內(nei) 鋼鐵產(chan) 業(ye) 的發展,該不該出口鐵礦石成為(wei) 爭(zheng) 論話題。不斷提高的鐵礦石出口稅和擬議中的鐵礦石出口禁令,讓諸多印度礦業(ye) 企業(ye) 受到打擊、叫苦不迭。另一方麵,以鋼鐵部高官和鋼鐵企業(ye) 領導為(wei) 代表的一方認為(wei) ,要確保印度國內(nei) 資源安全,禁止鐵礦石出口勢在必行。
提議:一旦耗盡,就無法再獲得
本月12日,印度鋼鐵部秘書(shu) 長阿圖爾·查圖爾維迪旗幟鮮明地發出號召,呼籲禁止鐵礦石出口,保護印度國內(nei) 鐵礦產(chan) 資源。查圖爾維迪稱,'鐵礦石是不可再生資源,徹底禁止鐵礦石出口將很有好處。一旦它們(men) 耗盡,就無法再獲得了。'查圖爾維迪說,'我們(men) 將尋求以稅收和限製數量等方式保障印度國內(nei) 的鐵礦石使用需求......實現最小限度的出口。'
此言一出,印度產(chan) 業(ye) 界內(nei) 出現兩(liang) 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鋼鐵企業(ye) 歡欣鼓舞,而礦業(ye) 企業(ye) 強烈不滿。
印度是世界上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國。目前其每年的鐵礦石產(chan) 量大約為(wei) 2.2億(yi) 噸,其中一半左右出口,而出口鐵礦石中有80%到90%銷往中國。
圍繞如此大規模的鐵礦石產(chan) 業(ye) ,印度鋼鐵企業(ye) 和礦業(ye) 企業(ye) 的博弈由來已久。對於(yu) 礦業(ye) 企業(ye) 來說,鐵礦石出口就意味著巨額利潤。鋼鐵企業(ye) 則希望通過提高出口稅或徹底禁止鐵礦石出口,增加對印度國內(nei) 市場的鐵礦石供給,從(cong) 而使印度的鋼鐵企業(ye) 能夠以較低的價(jia) 格在國內(nei) 市場買(mai) 到鐵礦石。為(wei) 了實現這一目標,印度鋼鐵企業(ye) 近年來一直在對政府展開積極遊說。倫(lun) 敦《金融時報》報道稱,印度決(jue) 策層內(nei) 部也有人認為(wei) 出口礦產(chan) 資源並非明智之舉(ju) ,尤其是向中國出口鐵礦石。
現狀:鐵礦石出口成本不斷增加
2009年以前,印度的鐵礦石出口一直保持增長趨勢,然而從(cong) 去年12月開始,印度礦業(ye) 企業(ye) 就接連迎來了政府為(wei) 控製鐵礦石出口而出台的增稅決(jue) 策。
印度政府先是把對鐵礦石塊礦征收的出口稅從(cong) 此前的5%增加到了10%,原來免稅的粉礦也開始征收5%的出口稅。今年4月,印度政府再度把塊礦的出口稅提高到了15%。此外,5月中旬,出口鐵礦石的鐵路運輸費也每噸提高了300盧比(約合6.6美元)。
成本不斷增加導致鐵礦石出口量下降。印度礦業(ye) 聯合會(hui) 主席斯達爾斯·朗格塔5月表示,印度的鐵礦石出口從(cong) 2008-2009財年的1.06億(yi) 噸減少到了2009-2010財年的不到1億(yi) 噸。
朗格塔認為(wei) ,印度政府在鐵礦石出口稅政策方麵的不穩定性影響了礦業(ye) 企業(ye) 的開采活動。'這樣的出口增稅之下,我們(men) 無法計劃我們(men) 的行動,無法計劃我們(men) 的出口,我們(men) 也沒法簽合同,'朗格塔說。
然而,從(cong) 4月份的增稅至今,有關(guan) 進一步提高鐵礦石出口稅的傳(chuan) 言仍然不斷。最近,印度工商業(ye) 聯合會(hui) 還提議對鐵礦石粉礦征收的出口稅增至20%。這一提議得到了印度鋼鐵部長維爾巴德拉·辛格的支持,本月初,辛格表示,'現有的鐵礦石出口稅還不夠,如果有可能,政府應當徹底禁止出口鐵礦石,或者至少對鐵礦石出口統一征收20%的出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