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服務貿易全年目標實現可期

  我國服務貿易怎樣了?自2011年以來,我國的服務貿易發展態勢喜人。但從(cong) 剛剛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數據看,服務貿易逆差還未得到根本性轉變,占對外貿易的比重還低於(yu) 全球平均水平。顯然要成為(wei) 全球服務貿易強國,中國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

  從(cong) 數據上看,[注冊(ce) 英國公司]上半年服務貿易逆差同比擴大,但由於(yu) 出口增速超過進口增幅,服務貿易逆差增幅將呈收窄趨勢。此外有幾個(ge) 特點值得關(guan) 注:

  技術密集性行業(ye) 發展增快。根據上半年的數據,作為(wei) 服務貿易的重點領域,具有知識密集、資本密集特色的我國離岸服務外包在各級政府的推進下,2014年上半年占服務貿易出口總量的比例繼續緩慢上升。而離岸服務外包中技術含量較高的信息技術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占比已達86%,超過2013年全球信息服務和研發設計占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比例,據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C)估計,2013年全球範圍內(nei) 的IT服務和研發設計支出占全部服務外包市場的比例為(wei) 73%。

  預計全年目標能夠實現。一般甄別一個(ge) 國家或地區的貿易競爭(zheng) 優(you) 勢情況,可從(cong) “TC指數”的計算結果來進行分析,計算方法是(出口-進口/出口+進口),取值區間為(wei) (-1,+1),取值大於(yu) 0時,說明有競爭(zheng) 優(you) 勢,越接近於(yu) l,行業(ye) 競爭(zheng) 力越強;反之,取值小於(yu) 0時,說明沒有優(you) 勢隻有劣勢,越接近於(yu) -1,行業(ye) 競爭(zheng) 力劣勢越大,主要是由逆差造成的。

  對比2013年與(yu) 2014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競爭(zheng) 優(you) 勢指數,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競爭(zheng) 優(you) 勢不明顯,但下半年由於(yu) 國家經濟形勢的穩定發展和市場環境的日趨規範,各級政府對發展服務貿易的充分重視,出口企業(ye) 信心的持續增長以及從(cong) 業(ye) 人員的素質提高,預測今年我國外貿7.5%的增長速度和服務貿易總額6000億(yi) 美元的目標完全能夠實現。

  有關(guan) 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或服務外包)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商務部、國家外匯局和海關(guan) 總署。由於(yu) 統計的口徑有差異,導致出現數據上的差異,使得對研究分析我國的貿易發展或與(yu) 境外交流探討中時常出現尷尬。

  美國在1985年由國會(hui) 製定了[英國公司注冊(ce) ]《國際投資和服務貿易調查法》,從(cong) 1995年開始,美國商務部等機構在服務貿易的數據采集和市場分析方麵采取了許多強有力的措施,建立了一整套能夠提供與(yu) 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概念相一致的、連續的、係統的雙向服務貿易統計數據。

  尤其是近年來,不少歐美國家經濟理論界對服務貿易的研究都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對進一步推動本國的服務貿易發展起到關(guan) 鍵的作用。這些經驗值得我們(men) 借鑒。

  加強人才的培訓與(yu) 培養(yang) 。(黑體(ti) )大數據、物聯網、雲(yun) 計算及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興(xing) 起和應用,極大地加速了全球範圍內(nei) 服務的貿易化進程。繼製造業(ye) 之後,科技服務業(ye) 的可貿易化發展,成為(wei) 全球經濟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行業(ye) 內(nei) 對中高端人才短缺的埋怨聲從(cong) 未間斷過。最關(guan) 鍵的問題是培養(yang) 對象或培訓內(nei) 容難以適應行業(ye) 的快速發展。

  建議政府敦促、鼓勵和支持國家行業(ye) 協會(hui) 會(hui) 同有條件的大專(zhuan) 院校、培訓機構、谘詢機構、企業(ye) 集團,就有關(guan) 人才培養(yang) 標準、人才培養(yang) 計劃、人才培養(yang) 方案等,盡快建立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實現信息共享、融合發展、合作共贏。

  加強服務貿易平台建設。服務貿易的最大特征是融合其他產(chan) 業(ye) 共同發展,融合其實也是企業(ye) 對資源的整合能力。而平台建設就是為(wei) 服務貿易的“融合發展”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鵲橋。

  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在籌建[英國注冊(ce) 公司]“國家服務外包交易促進中心”,中心致力於(yu) 把市場中的產(chan) 品(服務)、技術、金融、信息、人才、規則、秩序和環境等要素,通過互聯網組合成實現需求方和供應方的信息共享。同時又把技術創新、交易規則、項目推介、企業(ye) 信用、知識產(chan) 權等支撐要素放在同一個(ge) 大平台上,將資金、政策、市場、技術、項目、信用、服務融合為(wei) 一體(ti) 。盡管該中心試運行時間不長,但今年上半年已撮成近百個(ge) 項目,合同金額超過1.4億(yi) 元。不少國家的駐滬領事館等正在和交易促進中心洽談合作事宜,效果顯現。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