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輪胎特保案”結束不過一年有餘(yu) ,眼下中國輪胎企業(ye) 恐怕又將麵臨(lin) 新一輪的考驗。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hui) (USW)6月3日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提出申請,要求對來自中國的乘用車及輕卡輪胎產(chan) 品啟動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調查。
對於(yu) 本次提出的“雙反”調查,USW在其官網公告稱,由於(yu) 不公平定價(jia) ,在過去的兩(liang) 年間,中國輪胎大量湧入美國市場,[美國公司注冊(ce) ]美國國內(nei) 輪胎生產(chan) 商的出貨量因此受到影響,市場份額大幅下降。
根據USW的統計數據,2012年“輪胎特保案”到期失效後,中國對美出口輪胎數量開始大幅反彈。2013年全年,美國從(cong) 中國進口輪胎數量達到5080萬(wan) 條;今年一季度,中國輸美輪胎數量又增長了24.6%。
同時,USW還表示,在2013年10月1日至 2014年3月31日傾(qing) 銷調查期,以及2013年全年補貼調查期內(nei) ,中國輸美輪胎傾(qing) 銷幅度達到60.15%,出口補貼幅度也達到25.73%。
“由於(yu) 中國出口美國市場輪胎數量的增加,美國輪胎產(chan) 業(ye) 的部分工人將有失業(ye) 的可能。”USW的一位負責人在聲明中表示。
作為(wei) 美國國內(nei) 的大型工會(hui) 組織之一,[美國注冊(ce) 公司]USW擁有超過85萬(wan) 家成員,覆蓋鋼鐵、造紙、林業(ye) 、橡膠、能源等行業(ye) 。2009年,正是在該工會(hui) 的推動下,美國方麵對中國出口輪胎發起“雙反”調查。受此影響,2009年至2012年,中國出口美國輪胎遭受了高額懲罰性關(guan) 稅。此外,最近幾年,USW還發起了數次針對中國輸美光伏、鋼鐵等產(chan) 品的“雙反”調查。
“看了2013年的國內(nei) 輪胎出口數據,就知道早晚會(hui) 被盯上。”一位行業(ye) 資深人士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此前“輪胎特保案”對中國輪胎企業(ye) 影響很大,但是在“雙反”到期後,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對美國出口增長非常快。中國橡膠工業(ye) 協會(hui) 4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對美出口輪胎同比增加24%。
國內(nei) 某券商研究員表示,由於(yu) 國內(nei) 整體(ti) 產(chan) 能過剩,輪胎企業(ye) 非常看重出口業(ye) 務,同業(ye) 間的價(jia) 格競爭(zheng) 也很激烈,拉低了中國輸美輪胎的平均價(jia) 格。“這兩(liang) 年天然橡膠等原料價(jia) 格持續下跌,成本也跟著下降,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更願意用降價(jia) 促銷的方式刺激出口。”該研究員稱。
2009年美國對華“輪胎特保案”,曾給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帶來巨大損失,同時還波及上下遊產(chan) 業(ye) 。
“參照以往的經驗看,USW這次"雙反"調查申請很可能會(hui) 通過。”上述行業(ye) 人士表示,今年適逢美國國會(hui) 中期選舉(ju) ,工會(hui) 組織現在發起“雙反”申請,也是抓住向美國政府及兩(liang) 黨(dang) 施壓的機會(hui) 。
如果再來一次“輪胎特保案”,[注冊(ce) 英國公司]國內(nei) 輪胎企業(ye) 能否扛得住?“這對於(yu) 國內(nei) 整個(ge) 輪胎行業(ye) 是利空,但對個(ge) 別大企業(ye) 的影響不大。”前述券商研究員向記者表示,在上一次“雙反”調查中,國內(nei) 如賽輪、玲瓏等大型輪胎企業(ye) 都開始在越南、泰國等原料產(chan) 地設立生產(chan) 廠,一方麵降低原料采購成本,另一方麵也是為(wei) 了降低潛在國際貿易摩擦帶來的衝(chong) 擊。
該研究員稱,國內(nei) 還有一些大型企業(ye) 也在美國等地組建自有銷售網絡,采取貼牌等方式出口, “對於(yu) 那些無渠道、無品牌優(you) 勢的中小企業(ye) 而言,一旦美國再次實施"雙反",它們(men) 很可能會(hui) 麵臨(lin) 減產(chan) 甚至倒閉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