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壓力及國際綠色貿易逼近,委托專(zhuan) 業(ye) 機構進行“碳盤查”,已悄然在一些地方和企業(ye) 啟動。
“我們(men) 已經與(yu) 十多家地方政府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我們(men) 為(wei) 他們(men) 提供一個(ge) 區域內(nei) 的低碳規劃和管理方案。”SGS通標公司能效與(yu) 低碳服務部高級主管賈洲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SGS通標公司(以下簡稱“SGS通標”)由瑞士通用公證行集團(SGS)與(yu) 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中國標準技術開發公司合資成立。SGS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從(cong) 事檢驗、測試和認證的公司,也是EB確定的首批DOE之一。
SGS通標成立於(yu) 1991年,2006年開始在中國開展CDM項目的核證工作,截至2010年5月中國2億(yi) 噸的CDM項目85%都由SGS通標核證。SGS通標自2007年開始從(cong) 事自願減排的核證工作。
“買(mai) 方市場還在發展過程中,但隨著碳總量排放倒逼機製的迫近,我相信這一市場會(hui) 逐步開闊。”SGS通標環境服務部副總監薛建對本報記者表示。
區域“碳盤查”先行
本報記者從(cong) 幾家國內(nei) 比較成熟的認證機構了解到,大家都想做“碳盤查”業(ye) 務,但目前中國企業(ye) “自覺”進行碳盤查的並不多,完成認證的更少。
正是基於(yu) 這一情況,“我們(men) 花了一部分時間,為(wei) 國內(nei) 的一些地方政府提供一些低碳規劃和管理方麵的解決(jue) 方案。”薛建說。
對此,一位認證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人士認為(wei) ,一方麵,地方政府確實有這種現實需求,另一方麵,這也是SGS通標的一個(ge) 市場策略,他們(men) 希望借區域盤查撬動企業(ye) 市場。
所謂區域碳盤查,就是指對一定行政區域在某個(ge) 時段內(nei)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測量、核定。
事實上,地方機構參與(yu) 碳資產(chan) 管理的動力不難理解。隨著國家減排任務指標分解的日益迫切,一些地方希望提早應對。而對某些地區來說,他們(men) 的動力除了來自上級政府,更多地來自本地區企業(ye) 傳(chuan) 達的壓力信息。
“在這些經濟開發區,外向型企業(ye) 居多,由於(yu) 麵對國外的在節能減排方麵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men) 希望積極應對國外的節能減排方麵的貿易壁壘,因此希望通過與(yu) 國際機構合作來應對這方麵的壓力。但他們(men) 不知道怎麽(me) 做,就找開發區的政府來谘詢,這樣的企業(ye) 多了,開發區政府就感覺到壓力,需要整體(ti) 性地考慮解決(jue) 方案。”賈洲平稱。
與(yu) 此同時,低碳城市的建設熱潮,也是一個(ge) 很大的催化劑,即摸清地區碳排放“家底”,是建設低碳城市的前提。“政策決(jue) 策者們(men) 希望在具體(ti) 操作方麵填補空白,這正是我們(men) 努力的方向。”薛建稱。
“我們(men) 以綜合方案提供商的角色切入,根據各個(ge) 地方政府的特點,提供不同的服務,其中包括各種與(yu) 節能和低碳有關(guan) 的技術與(yu) 標準如何與(yu) 國際接軌,如何提高企業(ye) 能效水平,如何減少排放量。”賈洲平表示。
目前,各個(ge) 地方政府都在追趕低碳城市的熱潮,但少有地方政府公布自己的排放量基準線。“這並不奇怪,這部分工作主要是國家發改委在做,他們(men) 有一套自己的數據,但這套數據是不能對外的。”薛建稱。
在問到與(yu) 之合作的地方政府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名字時,薛建和賈洲平表示,“因為(wei) 我們(men) 是第三方認證機構,要為(wei) 客戶保密。我們(men) 也想過就有些合作個(ge) 案開新聞發布會(hui) ,但大多數時候被客戶拒絕了,因為(wei) 他們(men) 覺得時機不到。”
本報記者從(cong) 公開資料了解到, SGS通標與(yu) 寧波市北侖(lun) 區政府在6月1日簽訂了低碳框架合作協議,其主要內(nei) 容集中在能源、石化、鋼鐵、汽車及零配件、造船、造紙等領域的節能減排能效診斷、查找節能潛力,建設碳排查示範項目,發展新能源等低碳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