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外貿戰略突圍仍是一場持久戰

      中國外貿正在經曆被動的“結構再平衡”,而這可能會(hui) 對宏觀經濟增長產(chan) 生明顯的“緊縮效應”,外貿大國戰略性突圍仍是一場持久戰。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注冊(ce) 開曼公司]中國進出口總額5.9萬(wan) 億(yi) 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出口下降6.1%。盡管外貿回落有“基數”和“擠水分”的原因,但出口貿易陷入結構性瓶頸則是主因,過往數年熱錢流入很大程度上掩蓋了外貿增速下滑的趨勢。

      過去5年,經常賬戶盈餘(yu) 已從(cong) 2007年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峰值的10%降至2013年的2.1%。2013年較2012年下降0.5個(ge) 百分點,為(wei) 9年來的最低水平。今年一季度,經常項目順差為(wei) 72億(yi) 美元,較去年同期552億(yi) 美元大幅收窄,較去年第四季度也大幅收窄,預計今年整體(ti) 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將繼續下降。

      國際收支的再平衡既有主動調控的原因,更有被動調整的原因。去年開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經濟開始複蘇,按常理,中國經濟應該受益,但是這輪經濟複蘇並沒反映到中國出口的走勢上。事實上,近兩(liang) 年,[開曼公司注冊(ce) ]發達國家欲借“再工業(ye) 化”重奪國際貿易競爭(zheng) 主導權,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比中國更低的成本優(you) 勢,成為(wei) 接納國際製造業(ye) 轉移的新陣地,對中國出口形成“前堵後追”之勢,淨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

      首先,美日歐經濟複蘇與(yu) 中國出口出現“脫鉤”跡象。2013年以來,發達經濟體(ti) 經濟複蘇動能普遍增強,各國經濟較原有增長格局出現程度不同的調整,美國製造業(ye) 複蘇帶動實體(ti) 經濟複蘇明顯。隨著國內(nei) 要素成本上漲及人民幣持續大幅升值,中國商品在美國的市場份額開始下降。2011年至2013年,我國商品在美國進口中占比累計下降2個(ge) 百分點,出現“脫鉤”跡象。這一趨勢也同樣出現在中國與(yu) 其他發達經濟體(ti) 之間。2013年,我國產(chan) 品出口到傳(chuan) 統發達市場占比從(cong) 去年的40%左右下降至37.6%,並且這一趨勢也在今年一季度有所延續。

      其次,新興(xing) 經濟體(ti) 貿易競爭(zheng) 追趕態勢進一步增強。目前,勞動密集型製造業(ye) 向中國轉移的趨勢開始放緩,越南、印度、墨西哥與(yu) 東(dong) 歐等國家和地區以比中國更低的成本優(you) 勢,成為(wei) 接納工業(ye) 發達國家產(chan) 業(ye) 轉移的新陣地,東(dong) 盟製造、印度製造、墨西哥製造開始用更加低廉的成本要素實現對中國製造的替代。

      最後,TPP+TTIP+PSA正在改變全球貿易格局和秩序。當前,國際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與(yu) 合作的態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開曼注冊(ce) 公司]美歐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huo) 伴協定(TPP)、跨大西洋貿易與(yu) 投資夥(huo) 伴關(guan) 係協議(TTIP)和多邊服務業(ye) 協議(PSA)重構全球貿易規則,並呈現三大特點:一是零關(guan) 稅;二是就業(ye) 和綠色環保的談判準入條件;三是區域自貿加強。除了傳(chuan) 統貿易救濟之外,貿易保護主義(yi) 以國家援助、政府采購等形式隱蔽出現,對中國出口構成新挑戰。

      因此,從(cong) 這個(ge) 角度而言,短期加大出口退稅以及匯率調整,並非出口困境問題的真正解決(jue) 之道,中國外貿大國實現“鳳凰涅槃”仍是一場持久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