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口岸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濟光2日晚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zhuan) 訪時透露,重慶市政府剛剛召開常務會(hui) 議敲定了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園區整體(ti) 方案。方案涉及自貿園區的數個(ge) 區域載體(ti) 、區域與(yu) 口岸結合方式、產(chan) 業(ye) 定位、需要申請的製度創新、政策支持等,具體(ti) 內(nei) 容有望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開幕後揭曉。
試行雙重管理體(ti) 製
在即將揭開麵紗的方案中,[注冊(ce) 香港公司注冊(ce) 海外公司]重慶將努力打造內(nei) 陸自貿園區的典範,擬通過創新金融製度、擴大口岸開放、拓寬對外通道、完善保稅功能、放寬外商準入、優(you) 化稅收政策等改革措施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不少製度創新將突破現有法規製度。
王濟光說,重慶內(nei) 陸自貿園區將實行國務院和重慶市雙重管理體(ti) 製。涉及重慶內(nei) 陸自貿園區適用法律法規及有關(guan) 行政管理事項,要由國務院或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進行有關(guan) 建立重慶內(nei) 陸自貿園區立法,或授予重慶市人大以重慶內(nei) 陸自貿園區臨(lin) 時立法權,為(wei) 自貿園區運行提供全麵的法製保障。創新自貿園區監管體(ti) 製,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分線管理模式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製度,促進自貿園區內(nei) 貨物、服務、資本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形成公開、透明的管理製度。
“自貿園區建設存在‘單一窗口’的普遍問題,不能開設自貿園區後還讓相關(guan) 主體(ti) 在多個(ge) 辦事機構之間奔波。”王濟光表示,與(yu) 此相關(guan) 的是,正在推進的“電子口岸”建設,既有國家層麵、也有地方層麵的“電子口岸”。但是,在實踐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如缺少法律規範、沒有統一建設要求、投資力度不夠、基礎設施不到位等,“單一窗口”製度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擬升級內(nei) 陸口岸
為(wei) 支撐內(nei) 陸開放高地崛起,重慶將抓住國家“一絲(si) 一帶”戰略機遇,不僅(jin) 要向西開放,還要向南開放,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
在重慶兩(liang) 會(hui) 期間,重慶市長黃奇帆表示,2014年重慶將發展陸航、江海、鐵海等多式聯運,積極融入橫貫東(dong) 西、聯結南北的對外經濟走廊,參與(yu)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si) 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完善內(nei) 陸開放大平台、大通道、大通關(guan) 體(ti) 係建設。
重慶機電、汽摩等產(chan) 品一直受東(dong) 盟各國青睞,[美國公司注冊(ce) 美國公司]不過,作為(wei) 重慶工業(ye) 傳(chuan) 統支柱的機電產(chan) 業(ye) 南下之路卻有些放緩,打通重慶與(yu) 東(dong) 盟國家經貿聯係通道和快速通關(guan) 機製勢在必行。
王濟光透露,重慶正在考慮向國家申請,重慶公路口岸由二類口岸升格為(wei) 一類口岸(一般一類口岸設在邊境地區),經由高速公路從(cong) 廣西出境、連接東(dong) 盟。重慶正在與(yu) 所涉及地區協商合作。借助公路物流大通道,將東(dong) 南亞(ya) 的水果、食物、木材等產(chan) 品運到重慶,把重慶的機電、建材、汽摩等產(chan) 品運到東(dong) 南亞(ya) 。
另一條重慶正在考慮打通的陸路出境方式是,從(cong) 雲(yun) 南瑞麗(li) 出境、直抵印度洋,不用再繞道馬六甲海峽,到歐洲的距離可縮短五千公裏。
重慶向西開放通道已有“渝新歐”鐵路。在2011年通車後,該鐵路帶動西部現代物流產(chan) 業(ye) 園建設,成為(wei) 重慶筆電產(chan) 業(ye) 西進主要依托。王濟光說,可考慮將“渝新歐”大通道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成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強力支撐,支持開通重慶-俄羅斯國際直通貨運班列,批準依托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鐵路口岸、設立內(nei) 陸地區汽車整車進口指定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