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生意現在越來越難做了。”看著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跌至6.125的最近半年最低值,一位外貿企業(ye) 高管趙剛(化名)無奈感慨說。
他所說的生意,就是往返內(nei) 地-香港之間的跨境貿物套利行為(wei) ,即企業(ye) 利用香港離岸人民幣匯率與(yu) 升值幅度均高於(yu) 內(nei) 地在岸人民幣的格局,將貨物頻繁往返內(nei) 地-香港做跨境貿易,賺取其中的人民幣匯兌(dui) 收益。
但隨著人民幣六連跌,[在無錫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香港離岸人民幣匯率與(yu) 內(nei) 地在岸人民幣的價(jia) 差空間迅速收窄,令看似無風險的套利行為(wei) 瞬間無利可圖,甚至導致不少套利企業(ye) 認賠出局。
人民幣六連跌的背後,市場傳(chuan) 聞央行正在“雙管齊下”,通過壓低人民幣中間價(jia) 與(yu) 著手進一步放寬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扼製卷土重來的跨境貿易套利行為(wei) 與(yu) 熱錢流入。
2月25日,央行公布《2013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顯示,去年9月以來,外匯淨流入規模再度反彈至較高水準,2014年我國跨境資金延續較大淨流入的內(nei) 外部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相關(guan) 部門需要為(wei) 防範國際資本流動衝(chong) 擊風險完善調控工具。
“要持久扼製跨境貿易套利行為(wei) 及其引發的資金流入風險,需要先讓套利者扭轉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趙剛直言,一旦人民幣重新進入升值軌道,跨境貿易套利行為(wei) 仍將卷土重來。
跨境貿易套利瞬間無利可圖
去年上半年,相關(guan) 部門曾出台綜合措施遏製虛假貿易活動,但跨境貿易套利行為(wei) 在去年10月份再度卷土重來。
澳新銀行最新報告顯示,2013 年第四季度,往返貿易(香港將從(cong) 內(nei) 地進口的商品再出口返回內(nei) 地)約占香港對內(nei) 地出口總額的51%,高於(yu) 2013 年第一季度的50%。去年10月,往返交易額甚至達到900億(yi) 港元的曆史新高,考慮到深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和出口數據在這段時期沒有出現異常數據,不排除有套利企業(ye) 趁機,再度運作跨境貿易套取匯率價(jia) 差收益。
長期以來,香港離岸人民幣匯率較內(nei) 地在岸人民幣普遍高於(yu) 60-80個(ge) 基點,令跨境貿易套利行為(wei) 年化收益相當可觀。
舉(ju) 例說,套利企業(ye) 從(cong) 銀行貸出100萬(wan) 美元,先按內(nei) 地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6.10結算為(wei) 610萬(wan) 元人民幣,再通過進口貨物將這筆錢匯往香港關(guan) 聯公司賬戶,由於(yu) 香港離岸人民幣兌(dui) 美元匯率為(wei) 6.08,610萬(wan) 元人民幣搖身變成100.32萬(wan) 美元。一周後,套利企業(ye) 隻要將這批貨物出口回香港換回100萬(wan) 美元歸還銀行,3200美元匯兌(dui) 收益就落袋為(wei) 安。
趙剛透露,若按1年52周測算,[在福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100萬(wan) 美元本金將產(chan) 生16.64萬(wan) 美元匯兌(dui) 收益,回報率接近16.64%。多數套利企業(ye) 為(wei) 了應對監管,則尋找直接憑出口報關(guan) 單、合同或發票實現付匯收匯,且無需聯網核查的A類企業(ye) “合作”。
甚至個(ge) 別擁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外貿企業(ye) 還組建跨境貿易套利部門,向境內(nei) 套利者籌集資金擴大跨境貿易套利規模。
最近6個(ge) 交易日,香港離岸人民幣跌幅接近0.8%,令其與(yu) 內(nei) 地在岸人民幣匯率價(jia) 差大幅收窄,跨境貿易套利瞬間變得無利可圖。
“上周末,已有內(nei) 地套利企業(ye) 要求迅速贖回資金,因為(wei) 跨境貿易套利的人民幣匯兌(dui) 收益,已經低於(yu) 內(nei) 地企業(ye) 拆借資金的融資成本。”趙剛說。
去年跨境資金淨流入519億(yi) 美元
趙剛所說的留守者,是一些主要針對境內(nei) 外不同的人民幣存款利率進行套利的企業(ye) 。他們(men) 先在境外低息拆入離岸人民幣,再通過跨境貿易,將這筆資金匯往內(nei) 地賬戶存入銀行,賺取境內(nei) 人民幣存款利率與(yu) 境外人民幣融資成本之間的利差。
趙剛說,按1億(yi) 元資金測算,上述套利行為(wei) 的年化利差收益接近200-250萬(wan) 元,由於(yu) 這類套利者基本不靠境內(nei) 外人民幣匯率價(jia) 差套利,近期人民幣六連跌不會(hui) 對他們(men) 構成重大衝(chong) 擊。
這種以跨境貿易作掩護的利差套利行為(wei) ,正助長大量境外資金流入。
澳新銀行調研發現,截至去年9月底,香港銀行業(ye) 對內(nei) 地非銀行機構的貸款持續增長至2.2 萬(wan) 億(yi) 港元,相當於(yu) 香港未償(chang) 還貸款總額的35%。
央行出台的《2013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報告》也顯示,2013年企業(ye) 財務運作導致的跨境資金流動則由2012年淨流出754億(yi) 美元轉為(wei) 淨流入519億(yi) 美元,貢獻率達50%;去年四季度,企業(ye) 財務運作又導致跨境資金淨流入,貢獻同期貨物貿易結售匯順差的9%。
“這就像是貓捉老鼠的遊戲。”趙剛直言,近期跨境貿易套利市場又出現新玩法——個(ge) 別企業(ye) 開始尋找香港離岸人民幣與(yu) 內(nei) 地在岸人民幣匯率波動過程的最大價(jia) 差區間進行套利,即按最高價(jia) 賣出離岸人民幣同時,以最低價(jia) 買(mai) 入在岸人民幣鎖定匯兌(dui) 收益。即使人民幣處於(yu) 貶值期間,這種做法也能創造不菲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