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美國針對中國產(chan) 品的貿易保護手段再度升級。美國貿易代表處近期公布2013年惡名市場名單,把中國列為(wei) 全球最大的假貨實體(ti) 市場,指責中國實體(ti) 市場是假貨的主要來源。對此,專(zhuan) 家予以駁斥,中國近年來不斷加大對製假販假的打擊力度,效果顯著。美國無視中國打假所做努力,以偏概全亂(luan) 加指責,其背後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
中國打假懲假有目共睹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處發布報告認為(wei) ,[杭州注冊(ce) 外商代表處 服務]北京的絲(si) 綢市場和廣州的紡織品批發中心等中國實體(ti) 市場成為(wei) 全球假貨的最大來源,而在中國各地擁有20多家分店的百腦匯商城則被指倒賣盜版電影、遊戲和軟件。
然而,所謂中國“假貨第一”的說辭卻根本站不住腳,中國這幾年打假懲假的力度和成績有目共睹。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一貫主張競爭(zheng) 力是靠質量,而不是靠低價(jia) 競銷,中國沒有放任假貨這種主觀意圖,這也不符合對外貿易轉型升級的方向。尤其加入世貿以來,中國不斷加大侵權假冒打擊力度,打擊一切假貨,特別是中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表現出來的打假力度是其他任何一個(ge) 國家都做不到的。
2013年,公安部共破獲損害民生的製假售假案件5518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9222名,涉案總價(jia) 值達1729億(yi) 元,摧毀區域性、領域性犯罪源頭及供銷網絡1260個(ge) 。全國打擊侵權假冒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柴海濤表示,目前除了司法部門之外,還有9個(ge) 行政執法部門也在參與(yu) 打擊侵權假冒。
美國製造貿易摩擦激增
“美國這份報告有沒有經過權威機構調查,值得懷疑。”白明指出,美國對中國做出的這些努力視而不見,卻隻找一些個(ge) 別事例,以偏概全。美國借口打假,不排除有貿易保護主義(yi) 的傾(qing) 向。
今年以來,美國已經對中國11種商品發起“雙反”調查或做出裁決(jue) 。1月6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繼續對從(cong) 中國進口的非公路用輪胎產(chan) 品征收“雙反”關(guan) 稅,同日又決(jue) 定維持對中國橡膠磁鐵“雙反”稅令;1月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對中國次氯酸鈣發起“雙反”調查;1月1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hui) 宣布對中興(xing) 等在美銷售的中國手機和平板電腦發起“337調查”;1月23日,美國決(jue) 定再次對中國光伏產(chan) 品發起“雙反”調查……
“美國在短期內(nei) 如此密集地對中國發起貿易爭(zheng) 端,在國際雙邊貿易上是比較少見的。”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認為(wei) ,出現這一現象有兩(liang) 方麵原因:從(cong) 大背景來看,在經曆過一輪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當前正處於(yu) 製造業(ye) 恢複的關(guan) 鍵時期,其國內(nei) 貿易保護主義(yi) 逐漸抬頭,而中國的製造業(ye) 發展又與(yu) 美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搶飯碗”,[杭州注冊(ce) 離岸公司服務]所以美國對華的貿易保護措施越來越多;從(cong) 直接原因來看,今年上半年有望舉(ju) 行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美國欲借貿易爭(zheng) 端在市場開放、人民幣升值等問題上逼中方做出更多讓步。
潑髒水實為(wei) 推行貿易保護
事實上,一向高舉(ju) 自由貿易旗幟的美國卻一再對中國實施雙重標準。從(cong) 2009年首輪中美戰略與(yu) 經濟對話開始,到2013年底落幕的第24屆中美商貿聯委會(hui) ,美方曾在多場會(hui) 談中作出在出口管製體(ti) 係改革中給予中國公平待遇的承諾,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美國國會(hui) 日前通過的《2014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卻對華繼續高舉(ju) 貿易保護大棒,包含了限製美國政府機構采購中國信息技術產(chan) 品,限製美對華出口商業(ye) 衛星和零部件等涉華歧視性內(nei) 容。對此,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負責人認為(wei) ,該法案中涉華條款存在歧視性對待中國企業(ye) 的問題,違背公平貿易原則,對外發出錯誤信號,也將損害美國企業(ye) 的利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中美兩(liang) 國在經濟領域出現一些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方主張雙方都應客觀看待,不應把經貿問題政治化。因為(wei) 中美經貿關(guan) 係互利共贏的本質不會(hui) 改變,兩(liang) 國的共同利益基礎不會(hui) 改變,兩(liang) 國企業(ye) 擴大務實合作的意願也不會(hui) 改變。
麵對美國等不斷挑起的貿易戰,白明建議,一方麵要加快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提升產(chan) 品的非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將產(chan) 品的品牌、服務、質量提上去;另一方麵也要積極應訴並發起反製,維護產(chan) 業(ye) 安全和企業(ye) 合法權益。此外,還要改善對外貿易方式,將單純的出口轉變成出口與(yu) 當地的就業(ye) 相結合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