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0日,海關(guan) 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6萬(wan) 億(yi) 美元,同比增長7.6%,預計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wei) 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隨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第三產(chan) 業(ye) (服務業(ye) )增加值為(wei) 262204億(yi) 元,占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比重提高到46.1%,首次超過第二產(chan) 業(ye) (工業(ye) )。[如何在西安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大力發展服務業(ye) 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方向?熏服務業(ye) 對經濟的貢獻度超過工業(ye) 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來說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熏它不僅(jin) 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向內(nei) 需轉變?熏而且也將促進我國外貿結構調整?熏為(wei) 我國從(cong) 貨物貿易大國向服務貿易大國轉變創造條件。
然而,我國雖是貿易大國但不是貿易強國則是毋庸置疑的事實。目前,國際上是按照進出口總額進行貿易排位的,但這種統計方法存在缺陷,因為(wei) 它包含了轉口貿易、中間品進口等重複計算部分,從(cong) 而掩蓋了全球貿易失衡的真相。為(wei) 了客觀反映國家之間貿易失衡狀況,自2011年起,世界貿易組織開始推動國際貿易統計的改革?熏目標是建立以“貿易增加值”為(wei) 統計口徑的評價(jia) 標準。最近,有學者嚐試用貿易增加值來重新評價(jia) 各國貿易數據,結論是中國對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順差將分別下降41%和49%,而日本對美國和歐盟的貿易順差則分別激增40%和31%。
用增加值衡量會(hui) 使我國貿易順差大幅下降是由於(yu) 我國貿易結構中加工貿易部分比重過高所致。此外,服務貿易占比較低、結構不合理是我國貿易結構失衡的另一表現。本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貿易和投資的快速增長,國際分工在促進貨物貿易增長的同時,服務貿易也獲得了快速發展。從(cong) 全球範圍看,服務貿易占貨物貿易的比重在20%左右。2001年美國、德國和日本服務貿易占貨物貿易的比重分別為(wei) 23.6%、20.0%、22.7%,到2012年分別為(wei) 26.6%、21.4%、18.8%,而我國則從(cong) “入世”前的14.1%下降到目前的12.2%。即使與(yu) 同為(wei) “金磚國家”的巴西和印度相比,我國在服務貿易方麵也存在著較大差距。印度是服務貿易占貨物貿易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2012年該比重為(wei) 48.3%,巴西為(wei) 24.4%。從(cong) 近十年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結構來看,旅遊、運輸、建築等傳(chuan) 統的服務業(ye) 在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谘詢、金融保險等高新技術和附加值高的現代服務業(ye) 發展迅速,而我國的服務貿易還主要集中在傳(chuan) 統行業(ye) 。
我國服務貿易發展落後受製於(yu) 服務業(ye) 發展水平,隨著我國服務業(ye) 經濟貢獻度開始超過工業(ye) 以及服務業(ye) 的巨大發展空間,[在東(dong) 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不僅(jin) 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作為(wei) 貨物貿易順差最多的國家,我國獲得的貿易福利不僅(jin) 有限而且容易與(yu) 他國產(chan) 生貿易摩擦和糾紛。相反,大多數發達國家以及部分新興(xing) 市場國家則利用服務貿易順差來抵補貨物貿易逆差。從(cong)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來看,發展服務貿易、特別是現代服務業(ye) 貿易是貿易結構轉型升級的方向。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於(yu) 1994年簽署的《服務貿易總協定》,服務貿易有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ye) 存在、自然人流動等四種形式。結合當前我國製造業(ye) 加快“走出去”的大趨勢,筆者認為(wei) ,應把發展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的商業(ye) 存在作為(wei) 發展服務貿易的突破口。
本次金融危機以來,我國企業(ye) 對外直接投資步伐加快。2008年末,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wei) 1472.77億(yi) 美元,2012年末達到4354.87億(yi) 美元,年均增長30%以上。為(wei) 了滿足自身發展以及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提供金融服務的需要,我國金融類企業(ye) 也加快了對外直接投資,2008年末,包括銀行、證券、保險在內(nei) 的金融業(ye) 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為(wei) 367.1億(yi) 美元,2012年末達到964.50億(yi) 美元,年均增長27.3%,盡管如此,由於(yu) 金融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偏弱,2013年金融和保險項目逆差186億(yi) 美元,較上年擴大了13億(yi) 美元。其他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中,2013年谘詢項目順差170億(yi) 美元,較上年增加了36億(yi) 美元,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順差94億(yi) 美元,較上年減少了12億(yi) 美元。這些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還有巨大發展潛力,國家應鼓勵它們(men) 與(yu) 製造業(ye) 一道加快海外布局,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在為(wei) “走出去”企業(ye) 提供優(you) 質服務的同時,逐步扭轉我國“商業(ye) 存在”方麵的巨額貿易赤字,促進服務貿易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