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guan) 總署1月10日公布的2013年外貿數據顯示,全年進出口總額為(wei) 4.16萬(wan) 億(yi) 美元,使得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wei) 全球第一的貨物貿易大國。但是,對於(yu) 2013年的一些數據,海關(guan) 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也坦言,這個(ge) 突破曆史規模的數據,並未擠出2013年一度猖獗的套利貿易數據。
從(cong) 公布的數據上看,盡管進出口總額突破了4萬(wan) 億(yi) 美元大關(guan) ,但7.6%的增速仍然低於(yu) 8%這個(ge) 增長目標。而在2012年,全年外貿增速僅(jin) 為(wei) 6.2%,也遠低於(yu) 當年初確定的10%目標。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表示,若擠出水分,2013年進出口總額可能達不到4萬(wan) 億(yi) 美元,增速約為(wei) 6%。他還認為(wei) ,關(guan) 注外貿規模的大小沒有實際意義(yi) ,還不如關(guan) 注外貿發展的質量。鑒於(yu) 歐美經濟複蘇,花旗銀行對2014年的中國外貿增速給出了8%的預測。
套利貿易致數據“虛胖”
2014年1月7日,美國非營利機構全球金融誠信組織 (GFI)官網顯示,其經濟學家勒布蘭(lan) 克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中國香港海關(guan) 官方貿易數據,得出一個(ge) 計算結果,發現2012年有1010億(yi) 美元以多開發票的方式潛入中國內(nei) 地;在2013年第一季度,[在蘇州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又有540億(yi) 美元用同樣方法非法流入中國內(nei) 地。自2010年以來,該數字就開始上升,2013年全年共有超過1000億(yi) 美元熱錢通過偽(wei) 造發票流入中國內(nei) 地。從(cong) 2006年至2013年第一季度,估計有多達4000億(yi) 美元通過虛假出口發票非法進入內(nei) 地。
“如果這樣計算的話,2013年中國的外貿規模未必能達4萬(wan) 億(yi) 美元,而增速也未必是官方公布的7.6%。”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擠掉貿易水分後,2013年中國外貿增速可能為(wei) 6%。
GFI的研究報告認為(wei) ,這些熱錢進入內(nei) 地後就流向貨幣投機、高息貸款和房地產(chan) 等領域。自2012年四季度開始,人民幣開始高歌猛進,2013年更被稱為(wei) 人民幣的升值年。據統計,2013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jia) 已經累計41次創新高,上漲了1984個(ge) 基點。
沈明高表示,在境內(nei) 外利差較大情況下,自2012年四季度開始,流入中國的短期資本活躍,通過國際貿易收支經常項目虛開貿易發票是其中的一種流入渠道。
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台措施打擊偽(wei) 造資金流入的造假出口發票,套利貿易在2013年5月被遏製。擠出水分後,2013年6月中國貿易數據出現大幅下滑,1月至6月累計增速從(cong) 前5個(ge) 月的兩(liang) 位數降到個(ge) 位數,6月當月進出口同比甚至出現負增長,下降2%。
隨著海外需求恢複,出口數據在2013年7月份又恢複到正增長;而11月出口數據增速衝(chong) 破兩(liang) 位數達到12.7%後,再次被質疑有水分。“2013年11月即使出現套利貿易,由於(yu) 政府注意到此問題,水分可能小一些。在2012年12月已經出現套利貿易的基礎上,近兩(liang) 月出口數據略走強確實有一定支持因素。”沈明高說,若擠出2012年12月的套利水分,2013年12月出口增速估計為(wei) 9%,比官方公布的4.3%高出一倍。
預計2014外貿增8%
從(cong) 海關(guan) 統計數據來看,2013年外貿進出口累計同比增速呈逐漸回落態勢,從(cong) 1月的27%回落到1~12月的7.6%。2013年的月度外貿數據波動很大。月度同比增速從(cong) 1月的27%陡降到2月的1.1%,此後3、4月份保持了兩(liang) 位數增長,5月驟降為(wei) 0.3%,6月是負增長,7、8月恢複到7%以上,9月又劇降至3.3%,此後的兩(liang) 月又逐步回升,分別達6.5%和9.3%,12月稍稍回落至8.3%。
沈明高表示,由於(yu) 2013年前4個(ge) 月套利貿易造成數據虛高,2014年前4個(ge) 月的同比貿易增速將 “很難看”。對於(yu) 影響外貿的不確定因素,[在無錫注冊(ce) 香港公司服務]他認為(wei) 要看歐美的經濟複蘇是靠消費拉動,還是房地產(chan) 以及服務業(ye) 拉動。“如果歐美經濟複蘇是靠房地產(chan) 和服務業(ye) 這些非貿易部門拉動,那麽(me) 對中國的進口需求不見得會(hui) 增加。”
此外,2014年中國外貿走勢還得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長。根據統計,中國台灣地區2013年12月份的出口出現負增長,為(wei) -1.9%,進口增長為(wei) 10.1%,11月的出口是零增長。而韓國的外貿增長情況不錯——2013年12月出口增長7.1%,11月出口增長0.2%。這證明中國外貿近兩(liang) 月的回暖是有切實支撐的。
“月度數據波動較大,還需要再看兩(liang) 個(ge) 月的外貿數據才能判斷今年外貿形勢。”沈明高說。從(cong) 全球貿易增長情況來看,歐美經濟複蘇,增長態勢較好,花旗銀行對中國今年外貿增速的預估為(wei) 8%。
順差擴大難度不小
根據海關(guan) 統計,2013年,中國對外貿易順差為(wei) 2597億(yi) 美元,比2012年增加了284億(yi) 美元。鄭躍聲表示,這284億(yi) 美元是在年度整體(ti) 貿易規模增加了3000億(yi) 美元的基礎上實現的,2597億(yi) 美元的貿易順差跟順差最高年份——2008年將近3000億(yi) 美元相比,低了380多億(yi) 美元。
此外,自2009年到2013年,中國貿易順差占當年外貿進出口總值的比例分別為(wei) 8.9%、6.2%、4.3%、5.9%、6.2%。鄭躍聲稱,近幾年來,中國的順差規模相對來說處於(yu) 一個(ge) 基本穩定的狀態。
沈明高判斷2014年貿易順差預計跟2013年持平,約為(wei) 2600億(yi) 美元。他認為(wei) 中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的難度很大,因為(wei) 主要貿易對象美國的逆差在減少。根據美國方麵的統計數據,美國月度外貿逆差從(cong) 最高點2008年的800億(yi) 美元,收窄至目前的500億(yi) 美元左右,處於(yu) 橫盤整理態勢。
“金融危機之後,全球消費受到抑製,中國擴大順差也受到了製約。”沈明高稱,“這與(yu) 全球經濟複蘇有一定相關(guan) 性,畢竟人民幣已經升值了那麽(me) 多了,所以未來順差繼續正增長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全球貿易不能與(yu) 全球經濟同步複蘇的話,美國進口下降,那麽(me) 中國的貿易順差繼續擴大難度不小。”沈明高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機之後,全球貿易對世界GDP的彈性影響在逐漸下降。而這也意味著,2014年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沒有2013年那麽(me) 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