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7日發布數據稱,2012年其調查的30.8萬(wan) 家企業(ye) 的電子商務交易額為(wei) 28825.2億(yi) 元(人民幣,下同),比上年增長17.6%。不過這些企業(ye) 中,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企業(ye) 僅(jin) 為(wei) 22573家,占調查企業(ye) 總數的7.3%。這意味著電子商務在中國仍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提升空間。
分地區看中國企業(ye) 電子商務發展並不平衡,東(dong) 南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電子商務規模較大,發展速度快,而中、西部地區則剛剛起步。
據調查,2012年,企業(ye) 電子商務最活躍的是廣東(dong) 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為(wei) 4921.7億(yi) 元,隨後是江蘇、北京、山東(dong) 、上海和浙江,這六個(ge) 省、市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一半以上,達64.5%。
不過從(cong) 行業(ye) 來講,電子商務已廣泛滲入中國國民經濟各個(ge) 領域。在國家統計局調查涉及的16個(ge) 行業(ye) 門類、76個(ge) 行業(ye) 大類中,[注冊(ce) 法國公司的品牌優(you) 勢]75個(ge) 行業(ye) 大類都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
其中,在製造業(ye) 裏,富泰華工業(ye) 、國家電網和中興(xing) 通訊電子商務交易額位居前三;在批發和零售業(ye) 中,寶馬中國、上海醫藥和北京京東(dong) 排名靠前;服務業(ye) 中電子商務交易額的三甲則分別是中國南航、浙江天貓和淘寶軟件。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7日表示,電子商務、網上銷售對傳(chuan) 統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統計帶來了很大挑戰。2014年要建立健全網上零售統計調查方法體(ti) 係,利用大數據把網上零售更好地納入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統計中。
值得注意的是,統計局此次電子商務調查的對象主要是“年營收逾2000萬(wan) 元的工業(ye) 企業(ye) ”、“年營收逾4億(yi) 元的批發企業(ye) ”等“大塊頭”企業(ye) 。
馬建堂透露,對於(yu) 網上量大麵廣的沒有相關(guan) 證照的非正規賣家,將靠運用大數據,通過互聯網交易平台采集數據。並通過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對網上零售進行摸底。
馬建堂強調,大數據正在成為(wei) 政府統計數據來源的“第二軌”。2014年的價(jia) 格統計要提出利用互聯網采集汽車、電腦、[法國公司年檢及稅務申報]手機等商品價(jia) 格的辦法,提出應用超市、商場和網絡等電子數據的辦法;貿易經濟統計要加強對電子商務、企業(ye) 電子交易記錄等網絡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利用。
國家統計局已於(yu) 2013年11月和阿裏巴巴(中國)有限公司等11家國內(nei) 電子商務、互聯網、電信等企業(ye)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利用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