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去年我國對外貿易保持總體增長

      1、進出口總體(ti) 增長基本穩定。2013年,我國進出口增長基本保持穩定,1-11月,進出口同比增長7.7%,但季度數據波動較大。一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13.5%,顯著高於(yu) 上年同期水平;二季度增速下滑至4.3%,出現快速回落;三季度增速回升至6%,總體(ti) 呈現低位企穩的態勢。

  出口方麵,1-11月同比增長8.3%,與(yu) 去年同期持平。進入四季度以來,由於(yu) 發達國家經濟形勢好轉,節日訂單需求增加,促進外貿政策顯效,出口回升態勢明顯,其中11月份出口增長12.7%,單月出口值創曆史新高。

  進口方麵,1-11月由於(yu) 我國經濟的逐步企穩回升以及大宗初級產(chan) 品價(jia) 格的明顯上行,三季度我國進口增速回升至8.5%,較二季度提高了3.5個(ge) 百分點,四季度在改革紅利釋放、國內(nei) 需求企穩的推動下,進口繼續保持反彈走勢。

  預計全年外貿出口增長8.4%左右,基本接近完成預期調控目標,進口將增長7.5%左右,外貿順差2341.5億(yi) 美元,增長18.3%左右。

  2、主要出口市場情況普遍好轉。美、歐、日是金融危機之前我國的主要傳(chuan) 統進出口市場,危機後由於(yu) 世界主要經濟體(ti) 經濟增長呈現分化,[注冊(ce) 美國公司]我國對美、歐、日等傳(chuan) 統市場進出口比重下滑,對新興(xing) 經濟體(ti) 貿易增長較快。去年初以來,世界經濟格局發生新變化,美國經濟增長出現起色,歐洲主權債(zhai) 務有所緩解,日本在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擺脫低迷局麵,部分新興(xing) 經濟體(ti) 仍然保持相對較高增速。

  我國主要進出口市場中,對美國、東(dong) 盟貿易持續增長,2013年1-11月中美雙邊貿易增長7.6%,與(yu) 東(dong) 盟雙邊貿易增長10.9%,內(nei) 地與(yu) 香港雙邊貿易增長19.8%;對歐盟、日本貿易出現好轉跡象,1-11月份,中歐貿易由前三季度下降0.8%轉為(wei) 上升1.8%,中日雙邊貿易降幅趨緩,1-11月由前三季度下降7.9%收窄至6.2%;對印度、巴西、南非等國出口增速較上年提高,增速分別為(wei) 2.2%、7.9%、14.9%,其中印度由負轉正,巴西、南非分別較上年同期提高5.2和4.9個(ge) 百分點。

  從(cong) 主要進出口市場情況看,一大突出特點表現為(wei) 我國對有自貿協定的國家和地區的進出口增長明顯。如對東(dong) 盟、智利、巴基斯坦等9個(ge) 與(yu) 我國簽訂自貿協定的國家和地區合計進出口增長顯著高於(yu) 同期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所占比重不斷提升。

  3、加工貿易轉型取得進展。2013年1-11月,我國貿易方式結構繼續改善,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9.2%,增速較去年同期加快4.9個(ge) 百分點,占我外貿總值52.8%;加工貿易進出口僅(jin) 增長0.8%,占比32.6%,比重繼續回落。考察加工貿易內(nei) 部結構,1-11月,我國進料加工進出口值占加工貿易進出口總值的87%。表明隨著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梯度轉移的逐步推進,我國加工貿易在全球價(jia) 值鏈配置中正在由前期加工裝備為(wei) 主的低附加值環節向研發設計、創立品牌等產(chan) 業(ye) 鏈的高端環節延伸,逐步實現從(cong) 委托來料加工為(wei) 主向自營進料加工為(wei) 主運作方式的轉變。

  一般貿易比重提升和加工貿易轉型加快表明,我國近年來在金融危機衝(chong) 擊、國際環境倒逼、國內(nei) 主動轉型、企業(ye) 注重創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貿易結構呈現顯著優(you) 化。這有利於(yu) 我國緩解成本上升帶來的出口壓力。

  4、機電產(chan) 品出口比重平穩。盡管2013年以來我國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出口有所回升,1-11月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出口增長11.1%,高出同期我國出口總體(ti) 增速2.8個(ge) 百分點。從(cong) 整體(ti) 發展趨勢看,我國出口產(chan) 品結構繼續優(you) 化,1-11月,機電產(chan) 品出口增長7.9%,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3%,連續19年保持第一大類出口商品地位。而且,隨著技術升級與(yu) 創新能力增強,我國以機電產(chan) 品為(wei) 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產(chan) 品進口替代能力增強,部分產(chan) 品出口附加值有所提升,高新技術機電產(chan) 品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美國公司注冊(ce) ]此外,初級產(chan) 品出口比重繼續下降,1-11月份增長6.2%,比同期我國出口總體(ti) 增速低2.1個(ge) 百分點,占我國出口總值比重為(wei) 4.8%,同比下滑0.1個(ge) 百分點。

  5、資源能源產(chan) 品進口增加。近年來,為(wei) 促進進、出口貿易平衡,國家大力實施擴大進口戰略,對資源能源產(chan) 品、高端裝備製造產(chan) 品、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消費品和公共服務類產(chan) 品等降低進口關(guan) 稅,鼓勵進口。2013年國際大宗產(chan) 品價(jia) 格處於(yu) 震蕩回落走勢,有利於(yu) 我國資源型產(chan) 品進口。1-11月,重要能源和資源性產(chan) 品進口量增價(jia) 跌,其中進口鐵礦石7.5億(yi) 噸,增長10.9%,進口均價(jia) 下跌0.7%;煤2.9億(yi) 噸,增長15.1%,均價(jia) 下跌11.7%。同時,機電產(chan) 品與(yu) 高新技術產(chan) 品進口同比分別增長7.6%和11%。

  6、貿易發展的質量與(yu) 效益得以提升。2013年以來,在國家進出口政策調結構、促改革、加快外貿轉型升級的推進下,我國不僅(jin) 對外貿易增長呈現出低位企穩態勢,而且在貿易發展質量與(yu) 效益方麵也取得了較為(wei) 突出的成效。

  一是民營企業(ye) 貿易日趨活躍。近年來,我國逐步轉變了外資企業(ye) 在對外貿易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的局麵,市場主體(ti) 表現日趨活躍。去年1-11月,我國民營企業(ye) 進出口增幅同比提高21.9%,高出外貿總體(ti) 增速14.2個(ge) 百分點,對進出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

  二是區域結構更趨平衡。東(dong) 部地區進出口平穩增長,中西部地區出口活躍。1-11月,東(dong) 部地區進出口總值增長6.9%,占進出口總值的86.4%。從(cong) 出口方麵來看,中西部地區的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別為(wei) 26.3%、18.6%、17.9%和17.9%,明顯高於(yu) 同期我國出口總體(ti) 增速,區域貿易結構不斷優(you) 化。

  盡管2013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在穩定增長、提高質量、優(you) 化結構等方麵取得一定成績,但外資外貿領域也出現了虛假貿易、短期資本流入過快、對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份額下滑等問題。如何針對當前外貿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繼續保持外貿穩定增長,並促進結構調整,成為(wei) 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