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首個(ge) 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
事件:世界貿易組織(WTO)第九屆部長級會(hui) 議12月7日在印尼巴厘島閉幕。會(hui) 議達成了世貿組織曆史上首份多邊貿易協定——“巴厘一攬子協定”。協定內(nei) 容包括貿易便利化、部分農(nong) 業(ye) 議題以及發展三個(ge) 部分。會(hui) 議同時明確,在未來12個(ge) 月內(nei) ,對所有多哈未決(jue) 議題,尤其是農(nong) 業(ye) 、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關(guan) 心議題製定工作計劃。
短評:“巴厘一攬子協定”是世貿組織成立以來達成的首份多邊貿易協定,是首個(ge) 全球貿易協定,是具有曆史意義(yi) 的成果,各方實現了看似難以達成的目標,標誌著多哈回合談判12年僵局終獲曆史性突破。
區域自貿協定談判緊鑼密鼓
事件:今年以來,區域自貿協定談判密集開展。[香港公司年審]3月15日,日本宣布加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議(TPP)談判,其派代表團出席了7月23日在馬來西亞(ya) 城市亞(ya) 庇舉(ju) 行的第十八輪TPP談判。日本和歐盟3月25日晚宣布啟動經濟合作協定(EPA)談判,並於(yu) 6月24日在東(dong) 京舉(ju) 行EPA第二輪談判。5月9日~13日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在文萊舉(ju) 行了首輪談判。6月18日,八國集團峰會(hui) 閉幕,歐盟和美國在此期間宣布將正式展開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TTIP)首輪談判。7月8日,這一全球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正式開啟。根據雙方設定的時間表,美歐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將在兩(liang) 年之內(nei) 完成。
短評:與(yu) 世界貿易組織(WTO)牽頭的全球貿易協定進展緩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區域自貿協定正在如火如荼地發展,在“巴厘一攬子協定”誕生前WTO被架空的評論頻頻出現。對此,專(zhuan) 家分析,區域自貿協定談判的持續發展將推動全球貿易發展,預計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ei) 其仍將持續發展。但自貿協定受惠範圍較小,規則不統一,不能促進全球資源技術的最優(you) 配置,區域自貿協定不能代替WTO的作用和功能。
發達經濟體(ti) 推量化寬鬆政策
事件:繼美國之後,歐元區、日本、英國、澳大利亞(ya) 等主要經濟體(ti) 也紛紛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澳大利亞(ya) 於(yu) 4月2日率先公布議息結果,決(jue) 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50年低點不變,澳元對美元漲幅創出日內(nei) 新高。4月4日,日本央行推出新的貨幣寬鬆措施,承諾在不到兩(liang) 年的時間內(nei) 向市場注入1.4萬(wan) 億(yi) 美元資金,到2014年底,基礎貨幣量將擴大一倍至270萬(wan) 億(yi) 日元。消息引發日元大跌3.4%,創17個(ge) 月來最高跌幅。4月4日,英國央行表示,將維持2009年3月~2012年10月購買(mai) 的3750億(yi) 英鎊的國債(zhai) 計劃不變,維持0.5%的基礎利率不變,英鎊對美元報1.5078/80;次日英鎊對美元報1.5232/34。
短評:實行超低利率不僅(jin) 降低了銀行的借貸成本,也降低了企業(ye) 和個(ge) 人的借貸成本,其本意是希望經濟迅速複蘇。[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這一非常規政策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有利於(yu) 抑製通貨緊縮預期的惡化,但對降低市場利率及促進信貸市場恢複的作用並不明顯,或將給後期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一定風險。發達國家量化寬鬆政策會(hui) 刺激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給發展中國家造成輸入性通脹風險。
兩(liang) 黨(dang) 分歧導致美國政府停擺
事件: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的2014財年開始。由於(yu) 美國民主、共和兩(liang) 黨(dang) 未能解決(jue) 新財年的政府預算分歧,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guan) 門。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因此取消訪問馬來西亞(ya) 和菲律賓,並缺席亞(ya) 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hui) 及東(dong) 亞(ya) 係列峰會(hui) 的行程。10月16日晚,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投票通過議案結束聯邦政府關(guan) 門。12月10日,美國國會(hui) 宣布兩(liang) 黨(dang) 達成預算協議,從(cong) 而避免政府在明年1月15日再次關(guan) 門,並確定了直至2015年10月1日的聯邦政府支出規模。
短評:美國政府關(guan) 門迫使幾十萬(wan) 聯邦雇員下崗回家,許多政府服務項目受限或關(guan) 閉,初步估計損失240億(yi) 美元。政府關(guan) 門還引發了對美債(zhai) 違約的擔憂,外國投資者短期內(nei) 對購買(mai) 美國債(zhai) 券失去信心。美國政府關(guan) 門還導致部分美國景區關(guan) 門,影響赴美遊客行程。
ITA擴圍遇困境美方中止談判
事件:日內(nei) 瓦當地時間11月21日,正在參與(yu) 擴充《信息技術協定》(ITA)談判的世貿組織“核心集團”成員在確定協定最終涵蓋的產(chan) 品範圍方麵取得進展。由於(yu) 各方對談判進程預期不同,在世貿組織框架下談判的信息技術(IT)產(chan) 品貿易協議再次麵臨(lin) 困境,美方突然宣布中止談判,目前尚無重啟談判的時間安排。11月24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就《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發表聲明。
短評:美方的要價(jia) 遠遠超出中方產(chan) 業(ye) 的承受能力,這是《信息技術協定》擴圍談判至今未能達成協議的根本原因。中方知道,美方迫於(yu) 其具有強大競爭(zheng) 優(you) 勢的產(chan) 業(ye) 的壓力不願作出任何讓步,但美方無視處於(yu) 弱勢的中方企業(ye) 的訴求,無視兩(liang) 國企業(ye) 競爭(zheng) 力的巨大差異,令中方無法接受。美國僅(jin) 以其個(ge) 別產(chan) 業(ye) 的少數幾項產(chan) 品未能得到滿足為(wei) 由,即放棄大多數國家已經達成的共識,是對包括中方在內(nei) 的所有談判參加方所作努力的漠視,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