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曾指出:當前世界範圍的安全問題呈現多樣性、傳(chuan) 染性、聯動性、突發性特點,一國與(yu) 他國、國內(nei) 與(yu) 國際、傳(chuan) 統與(yu) 非傳(chuan) 統等各種安全因素相互交織,種種新問題新挑戰層出不窮。隨著全球化帶來的“大物流”“大人流”,這些不確定的非戰爭(zheng) 侵害呈現出速度更快、樣種更多、危害更大的特點,以其從(cong) 未有過的破壞力接連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與(yu) 國際貿易、國際旅行等活動有關(guan) 涉的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正成為(wei) 日益突出的新威脅。以非軍(jun) 事武力的、跨越國界的、帶來普遍威脅的、往往沒有明確威脅者的且需要多國行為(wei) 體(ti) 共同應對為(wei) 特征的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包括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信息安全、資源安全、恐怖主義(yi) 、武器擴散、疾病蔓延、跨國犯罪、走私販毒、非法移民、海盜、洗錢,等等,它對主權國家及人類整體(ti) 的生存與(yu) 發展構成的威脅成為(wei) 人們(men) 日益關(guan) 注的焦點。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人類曾經一次又一次地遭受過非戰爭(zheng) 災害的打擊,如傳(chuan) 染病、生物入侵、食品安全……在全球化時代,越來越頻繁的國際貿易和旅行給有效維護非傳(chuan) 統安全造成越來越大的難度,給一個(ge) 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身體(ti) 健康和國家經濟安全等帶來諸多潛在威脅。
關(guan) 於(yu) 生命健康安全。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全球化帶給大家一個(ge) 不爭(zheng) 的事實:全世界在公共衛生領域已基本實現“因病相連”。重大惡性傳(chuan) 染病從(cong) 來都是人類發展之大敵,人類健康之病魔,一方麵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如健康損失,公共衛生成本激增,各類衛生防疫支出增加,另一方麵它引起的非經濟現象,例如人們(men) 恐慌心理狀況、消費行為(wei) 改變、投資決(jue) 策改變和旅行決(jue) 策改變等都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間接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據亞(ya) 洲開發銀行(ADB)統計,2003年因受SARS 影響,全球經濟損失額達到590億(yi) 美元,其中中國內(nei) 地為(wei) 179億(yi) 美元。10 年後,2013 年的春天,H7N9禽流感病毒粉墨登場,據農(nong) 業(ye) 部統計,僅(jin) 家禽養(yang) 殖業(ye) 損失就逾400億(yi) 元。從(cong) 流行病發展趨勢看,舊病不去,甚至死灰複燃,新的傳(chuan) 染病又不斷出現。[加拿大合夥(huo) 製企業(ye) 概況]我國周邊疫病疫情環境也非常嚴(yan) 峻:艾滋病、登革熱、瘧疾高發區毗鄰,據2012年全國瘧疾日暨輸入性瘧疾防控政策研討會(hui) 信息,2011年全國 28 個(ge) 省(區、市)報告了1398例惡性瘧,其中1366例為(wei) 境外輸入,約占98%;巴基斯坦近年以來發生多起脊髓灰質炎疫情、蒙古國鼠疫不斷出現。
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安全。“加拿大一枝黃花”“水葫蘆”“福壽螺”等外來生物大家都耳熟能詳。加拿大一枝黃花,上世紀30年代作為(wei) 庭院花卉引入我國,後逸為(wei) 野生,是一種野性十足的“霸王草”,它具有極強的繁殖和快速侵占力,它還能釋放特有的化學物質,使相鄰植物受到抑製甚至退出群落,被我國列為(wei) “林業(ye) 危險性有害生物”。近10年來,上海、寧波等地市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圍剿這種惡性雜草。近些年,隨著國際貿易高速發展和國際交往活動日益頻繁,各類外來生物隨之入侵,如快速傳(chuan) 播的外來病蟲害,瘋狂生長的外來雜草……這些外來物種已經對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安全、自然生態平衡構成了嚴(yan) 重威脅,外來物種入侵不僅(jin) 會(hui) 損害我國生物多樣性、進而危及生態安全,而且還會(hui) 擾亂(luan) 農(nong) 林牧漁業(ye) 生產(chan) 、造成經濟損失, 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命健康。相關(guan) 調查顯示,中國是全球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yan) 重的國家之一,已發現外來入侵物種 400 多種,其中50餘(yu) 種位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外來物種,每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200億(yi) 元,治理投入更是難以估算。而與(yu) 此同時,核輻射的隱秘性、廢物原料的雙麵性、危險化學品的運輸等都存在著巨大的環境風險,需要正確識別、評估並防控。
關(guan) 於(yu) 食品安全。“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如果說,今天有什麽(me) 能牽動國人的神經,食品安全一定名列前茅。台灣的塑化劑風波,歐洲的馬肉風波、美素麗(li) 兒(er) 事件讓老百姓對進口食品的安全質量也打上了問號。據查,2012年,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2499批次,微生物、品質和標簽等項目為(wei) 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食品涉及22類產(chan) 品,來自65個(ge) 國家和地區。對於(yu) 不合格進口食品,均依法進行了監督銷毀、退運、出具證書(shu) 對外索賠、監管加工、返工整改等處理,有效杜絕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國內(nei) ,確保進口食品的質量安全。與(yu) 此同時,出口食品安全問題不僅(jin) 僅(jin) 是健康危害的問題,[加拿大子公司或分公司]它甚至關(guan) 涉到企業(ye) 的生存、行業(ye) 的興(xing) 衰和社會(hui) 的穩定。以2002年歐盟禁止中國動物源食品輸入歐洲為(wei) 例,僅(jin) 山東(dong) 省8萬(wan) 農(nong) 戶,有1000萬(wan) 頭兔子無法加工銷售;全省15家水產(chan) 加工廠、12 家凍兔廠、鴨肉廠陷於(yu) 停產(chan) 、半停產(chan) 狀態。
關(guan) 於(yu) 質量安全。2007年盛夏,因生產(chan) 芭比娃娃而聞名的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國美泰公司,短短的1個(ge) 月內(nei) ,3次宣布在全球召回近2100萬(wan) 件中國生產(chan) 的問題玩具,立即引發了我國玩具業(ye) 出口的一個(ge) 前所未有的“嚴(yan) 寒冬季”。 產(chan) 量位居佛山玩具製造業(ye) 第二的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被中國國家質檢總局暫停其產(chan) 品出口。公司副董事長、港商張樹鴻自殺。這家擁有十多年良好生產(chan) 記錄的合資企業(ye) 瞬間轟然倒塌。出口玩具被推到了“中國製造”危機的風口浪尖。美國質量管理學家約瑟夫朱蘭(lan) 博士說,20世紀是生產(chan) 率的世紀,21 世紀是質量的世紀,質量是和平占領市場最有效的武器。黨(dang) 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wei) 核心的出口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據專(zhuan) 家估算,我國製造業(ye) 的每年質量直接損失達1700多億(yi) 元,假冒偽(wei) 劣商品造成的直接損失達2000億(yi) 元,因產(chan) 品質量問題造成的對下遊產(chan) 業(ye) 影響、市場份額損失、汙染治理等間接損失超1萬(wan) 億(yi) 元。
全球正越來越重視國際貿易和旅行中的非傳(chuan) 統安全問題,將其納入國家的安全戰略。1993 年,克林頓剛一上任美國總統,即對國家安全戰略進行重大調整,提出“貿易作為(wei) 美國安全的首要因素”。1996年,俄羅斯出台了《俄聯邦國家經濟安全戰略》。報告突出了國家安全的“整體(ti) 性”和“綜合性”,將保障經濟安全視為(wei) “重中之重”。《國際衛生條例(2005)》2007年6月15日正式生效,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傳(chuan) 統的衛生管理模式,由原來主要管理三種檢疫傳(chuan) 染病到管理生物、化學和核放射危害等引起的更廣泛的公共衛生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提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hui) ,將中國的安全戰略提升到了一個(ge) 新的高度,其中國際貿易和國際旅行中的非傳(chuan) 統安全應納入到該安全戰略範疇進行統籌規劃,進一步強化口岸檢驗檢疫非傳(chuan) 統安全能力建設,同時,加強聯防聯控,將國門安全擴展到場域安全,用更大的視野更高的要求保障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