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11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hui) (又稱廣交會(hui) )閉幕,與(yu) 上屆相比,本屆廣交會(hui) 的到會(hui) 采購商與(yu) 成交均有下降。其中,累計出口成交316.9億(yi) 美元(折合1946.1億(yi) 元人民幣),扣除匯率波動因素,環比下降10.9%,[開曼注冊(ce) 公司]同比下降3.0%。境外采購商與(yu) 會(hui) 18.96萬(wan) 人,比上屆減少6.5%。從(cong) 2011年至今,廣交會(hui) 出口成交總額和到會(hui) 采購商人數,已經連續3年下滑。
在本屆廣交會(hui) 閉幕新聞發布會(hui) 上,廣交會(hui) 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劉建軍(jun) 表示,“外需尚未根本好轉,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加快”。本屆廣交會(hui) 對歐盟、金磚國家(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中東(dong) 和東(dong) 盟的成交額均有減少,同比分別下降2.4%、12.2%、15.5%和2.1%。對美國、日本的成交額依然增長迅速,分別同比增長11.8%和42.8%。在企業(ye) 成交量方麵,民營企業(ye) 和國有企業(ye) 成交同比分別下降7.5%和10.9%,但外商投資企業(ye) 成交同比增長16.1%。此外,中短單為(wei) 主的形勢明顯,長單占比依然偏低。3個(ge) 月以內(nei) 的短單占48.9%,3-6個(ge) 月的中單占34.9%,6個(ge) 月以上的長單占16.2%。
[注冊(ce) 馬紹爾公司]記者對廣交會(hui) 近3年來6次交易會(hui) 的相關(guan) 數據進行統計後發現,成交總額和到會(hui) 采購商人數均出現連續3年下滑情況。從(cong) 2011到2013年,成交總額依次為(wei) 747.6億(yi) 、689.1億(yi) 、672.57億(yi) 美元,到會(hui) 采購商人數依次為(wei) 41.63、39.78、39.24萬(wan) 人。
對於(yu) 廣交會(hui) 出現的上述下滑情況,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ye) 內(nei) 人士向記者表示,廣交會(hui) 作為(wei) 一個(ge) 綜合性展銷會(hui) ,是在開放不足、信息滯後情況下產(chan) 生的曆史產(chan) 物,它所承擔的價(jia) 值被過度放大,“這種嘉年華式的綜合展銷會(hui) 在海外也很少見”,由此也造成了交易成本的上升。而在專(zhuan) 業(ye) 電子商務平台的衝(chong) 擊下,綜合性展銷會(hui) 在未來將會(hui) 衰落,專(zhuan) 業(ye) 性強的展銷則會(hui) 受影響較小。
對於(yu) 廣交會(hui) 在今年推出的電子商務平台,該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雖然廣交會(hui) 有意借助五十多年積累的資源,推進展館線下服務促進電商平台線上信息匹配,但是目前互動性和專(zhuan) 業(ye) 性仍不強。
對於(yu) 交易額下滑和中短單居多的現象[馬紹爾公司注冊(ce) ],深圳一達通企業(ye) 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強表示,展銷會(hui) 是供應商綜合素質展示和采購商選擇商品和貿易夥(huo) 伴的場合,許多交易會(hui) 在事後進行。隨著國際貿易間的信息暢通水平提高,貿易趨於(yu) 分散,貿易夥(huo) 伴會(hui) 增加,但買(mai) 家會(hui) 越來越小,訂單頻次增多,而時間會(hui) 縮短。這是中短單一直高居不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