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進口轉基因大豆國內份額超八成 成美對華出口最大單

“本周,美國大豆出口協會(hui) 中國首席代表張曉平透露,2012年中國從(cong) 美國進口大豆價(jia) 值達130億(yi) 美元,已超過波音飛機,成為(wei) 美國對華出口價(jia) 值最大的單項商品。這個(ge) 數字,對於(yu) 出口商來說是一項可資炫耀的成就,然而對於(yu) 中國主產(chan) 區的大豆從(cong) 業(ye) 者而言卻是難以撫平的傷(shang) 痛。[開曼公司注冊(ce) ]事實上,作為(wei) 大豆原產(chan) 地的中國,超過八成的市場份額已由進口轉基因大豆占據。”

現狀

進口轉基因大豆國內(nei) 份額超八成

“去年國產(chan) 大豆產(chan) 量1290萬(wan) 噸,進口大豆5838萬(wan) 噸,我國大豆市場的現狀是,對外依賴度很高,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在國內(nei) 市場的份額超過八成。”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王小語告訴記者。

我國去年進口大豆5838萬(wan) 噸

作為(wei) 大豆的原產(chan) 地,我國大豆自給自足的曆史卻早已遠去。從(cong)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hui) 於(yu) 1982年在華開設辦事處至今,進口大豆在與(yu) 國產(chan) 大豆的較量中,逐步搶占了大多數市場份額。近十幾年來更是增長迅猛,進口大豆的數量從(cong) 1996年的111萬(wan) 噸增至去年的5838萬(wan) 噸,十六年增加了50多倍。而最近的消息稱,2012年中國從(cong) 美國進口價(jia) 值130億(yi) 美元的大豆,美國大豆已經超過波音飛機,成為(wei) 美國對華出口價(jia) 值最大的單項商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農(nong) 學與(yu) 生物技術學院教授戴景瑞向記者表示,價(jia) 格優(you) 勢是進口大豆迅速占領中國市場的主要原因,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產(chan) 區的大豆都是機械化生產(chan) ,產(chan) 量高,生產(chan) 成本低,因此價(jia) 格便宜。此外,進口大豆含油量高、出油率高,國內(nei) 的油脂加工企業(ye) 喜歡用進口大豆。

根據近期的市場報價(jia) ,進口大豆約為(wei) 每噸4100元,而國產(chan) 大豆的價(jia) 格則為(wei) 4500多元。

農(nong) 民都願意種玉米

和國產(chan) 大豆在競爭(zheng) 中逐步失去市場份額相對應的是,我國大豆播種麵積近年呈現大幅度萎縮。在我國大豆的主產(chan) 區黑龍江,大豆播種麵積縮減幅度驚人:2010年6470萬(wan) 畝(mu) 、2011年5193萬(wan) 畝(mu) 、2012年不足4000萬(wan) 畝(mu) 。

王小語告訴記者,大豆種植麵積的萎縮在2010年後體(ti) 現得更為(wei) 明顯,主要是由於(yu) 受到玉米工業(ye) 消費影響而刺激玉米價(jia) 格提高,大量的豆農(nong) 轉而去種植玉米。戴景瑞也表示:“大豆種植產(chan) 量低,效益低,一畝(mu) 大豆和一畝(mu) 玉米相比,[開曼注冊(ce) 公司]收入至少要少一兩(liang) 百塊錢,所以農(nong) 民都願意去種玉米。”

在“大豆之鄉(xiang) ”黑龍江克山縣,大豆種植區農(nong) 民調整種植結構,減少大豆種植麵積已經成為(wei) 近年常態。該縣河南鄉(xiang) 的農(nong) 民劉友表示,自己曾經種了十多年的大豆,但由於(yu) 效益低從(cong) 去年開始改種玉米。之前,一畝(mu) 大豆的收入不到100元,而在種玉米後能掙到每畝(mu) 五六百元。

絕大多數油脂加工企業(ye) 已停產(chan)

原本收購國產(chan) 大豆、保障農(nong) 民種植效益的油脂加工企業(ye) 如今也是自身難保。王小語表示,黑龍江的油脂加工企業(ye) 目前絕大多數已經停產(chan) ,其中,200噸以上加工能力的88個(ge) 工廠裏,目前仍然在開工生產(chan) 的也就隻剩下五六家。

黑龍江寶清縣三江油脂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史學忠告訴記者,他的工廠的年加工能力在1000噸左右,原來有上百號工人,但是今年春節後一直就沒有開工。目前,在他的工廠裏看不到一個(ge) 工人,車間裏的設備因長期無人使用而落滿灰塵,原本用於(yu) 存放大豆的庫房裏也是空空如也。“進口豆賤,咱們(men) 貴唄。”史學忠認為(wei) ,國產(chan) 大豆和進口大豆的價(jia) 差是黑龍江榨油企業(ye) 無法生存的主要原因。

重新開工每噸虧(kui) 損300元

史學忠說,現在重新開工的話,每噸要虧(kui) 損三百元錢。而如果他也買(mai) 進口大豆生產(chan) 的話,和沿海加工企業(ye) 相比,又要額外掏出一筆運輸費用,增加了生產(chan) 成本,在銷售端也同樣麵臨(lin) 要運輸到南方消費區的成本,產(chan) 品也因此在市場上缺乏競爭(zheng) 力。

如今,多數工人已經和廠裏解除了勞動合同,[注冊(ce) 馬紹爾公司]而剩下一部分技術較好的工人每個(ge) 月領著幾百元的生活費,等待重新開工的時間。“不知道什麽(me) 時候才會(hui) 開工,估計這事要黃。”史學忠說,對於(yu) 將來,他也還沒盤算好,或許,這行再幹不下去的話會(hui) 考慮轉行。

爭(zheng) 論

轉基因之辯我們(men) 的餐桌安全嗎?

對國產(chan) 大豆捍衛者來說,國產(chan) 大豆相對於(yu) 進口大豆的優(you) 勢在於(yu) 其是非轉基因的天然產(chan) 品,而進口大豆則絕大多數屬於(yu) 轉基因產(chan) 品。

王小語是轉基因大豆的反對者,他認為(wei) :“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可能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而國產(chan) 大豆,幾千年的曆史已經證明了安全性,舍棄安全的產(chan) 品而去使用有爭(zheng) 議的產(chan) 品,是不適宜的做法。”

上月,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國內(nei) 腫瘤高發區與(yu) 轉基因大豆油消費區域存在高度相關(guan) 性。報告發布後,馬上引起社會(hui) 各界一片嘩然,隨後多名食品安全領域的權威專(zhuan) 家反駁稱,推斷毫無依據。

王小語對此回應稱,該報告雖沒有科學實驗來證明,但所作出的推論並非憑空捏造。他希望相關(guan) 專(zhuan) 家能順應百姓的利益訴求,向百姓展示有關(guan) 轉基因安全的論證報告及過程,並進一步推進轉基因安全性的科學實驗。

外界隨後解讀稱,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代表著非轉基因大豆產(chan) 業(ye) 的利益,上述報告是為(wei) 了抵製進口大豆的衝(chong) 擊,挽救瀕臨(lin) 崩潰的國產(chan) 非轉基因大豆產(chan) 業(ye) 。

中國工程院院士戴景瑞教授對記者表示,我國政府批準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安全性是沒有問題的。據他所知,世界範圍內(nei) 沒有因為(wei) 使用轉基因大豆而帶來危害的真正案例,此前的所有反麵例證都經不起事實和科學的檢驗,最終被否定。在生產(chan) 轉基因大豆的美國,民眾(zhong) 所消費的也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

“對轉基因大豆的爭(zheng) 議,實際上是因為(wei) 群眾(zhong) 的不了解,在傳(chuan) 來傳(chuan) 去的過程中妖魔化了轉基因產(chan) 品。”戴景瑞認為(wei) ,對轉基因產(chan) 品安全性的質疑其實都是謠言。

另據戴景瑞介紹,國內(nei) 的轉基因大豆處於(yu) “準吃不準種”的狀況。目前,美國轉基因大豆的基因已經轉讓給中國使用了,中國的轉基因大豆研究也進展良好,但是國家層麵尚未批準使用,不允許種植包括大豆在內(nei) 的轉基因糧食作物。

前景

像保護大熊貓那樣去保護國產(chan) 大豆

麵對國產(chan) 大豆“丟(diu) 疆棄土”的現狀,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的副秘書(shu) 長王小語憂心忡忡。近年來,包括他在內(nei) 的黑龍江大豆行業(ye) 人士,一直在通過各種渠道,呼籲保護國產(chan) 大豆。

保護國產(chan) 大豆應是製衡手段

“像保護大熊貓那樣去保護國產(chan) 大豆”,該協會(hui) 曾在一份建議中提出這樣的觀點。而具體(ti) 的政策建議包括,建立天然非轉基因大豆保護區,對保護區種豆農(nong) 民施行目標價(jia) 格補貼,對大豆加工企業(ye) 實行動態補貼措施等。

在王小語看來,進口大豆存在著過度和過量的問題,衝(chong) 擊、擠占自主大豆產(chan) 業(ye) 的發展空間。近年,沿海的加工產(chan) 業(ye) 不斷擴張產(chan) 能,而黑龍江產(chan) 區的大豆卻賣不出去,需要國家來收儲(chu) 收購。

王小語認為(wei) ,國際企業(ye) 向中國出口大豆,其最終目的是搶占自主產(chan) 業(ye) 的發展空間,擠垮國產(chan) 大豆,最終實現壟斷。因此我國應留存一個(ge) 製衡手段的籌碼,否則將來會(hui) 受製於(yu) 人,而保護國產(chan) 大豆、發展自主產(chan) 業(ye) 就是這樣一個(ge) 爭(zheng) 取話語權和定價(jia) 權的籌碼。因此,他認為(wei) :“保護自主大豆產(chan) 業(ye) 比保護大熊貓還要重要。”

大豆定價(jia) 國內(nei) 難有發言權

一位油脂加工企業(ye) 主也表示,純天然大豆是老祖宗留下的,不甘心就此被進口轉基因大豆衝(chong) 垮,但在市場麵前實在是有心無力。如果市場能更青睞非轉基因豆油,從(cong) 而在定價(jia) 上形成更有利於(yu) 非轉基因豆油的機製,國產(chan) 大豆還是會(hui) 有生存空間的。

不過,大豆及其製品的定價(jia) 權卻成為(wei) 了當地從(cong) 業(ye) 者的傷(shang) 痛。王小語介紹,黑龍江雖然是大豆的主產(chan) 地,但是對大豆的定價(jia) 卻難有發言權,大豆價(jia) 格由遠在美國芝加哥的期貨交易所來決(jue) 定。國際資本通過期貨市場這個(ge) 平台,來實現其整體(ti) 產(chan) 業(ye) 的定價(jia) 權、話語權的把握。美國生產(chan) 的非轉基因大豆的價(jia) 格遠高於(yu) 轉基因大豆價(jia) ,而我國的非轉基因大豆卻與(yu) 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在同一價(jia) 格平台上競爭(zheng) 。

大豆收購保護價(jia) 或被取消

在國產(chan) 大豆與(yu) 進口大豆的長期PK過程中,國家臨(lin) 時收儲(chu) 大豆最低收購保護價(jia) 政策被認為(wei) 是造成大豆市場供需價(jia) 格長期扭曲、國內(nei) 外農(nong) 產(chan) 品[0.45% 資金 研報]價(jia) 差不斷拉大的因素之一。這一旨在保護種糧農(nong) 戶利益的政策已經連續執行五年,東(dong) 北地區的大豆保護價(jia) 受此影響呈現連年上漲態勢,但對產(chan) 業(ye) 的影響卻呈複雜化,對於(yu) 該政策的走向爭(zheng) 論也由來已久。

近期,有市場傳(chuan) 言稱,大豆臨(lin) 儲(chu) 收購今年或將被取消,而是改為(wei) 差價(jia) 直補政策。即如果市場價(jia) 格低於(yu) 目標價(jia) 格,按兩(liang) 者的價(jia) 差核定補貼額,由政府直接補貼給農(nong) 民;如果市場價(jia) 格高於(yu) 目標價(jia) 格,則不啟動。市場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如果實行差價(jia) 補貼,政府財政負擔或將減輕,也將使得國產(chan) 大豆市場價(jia) 格與(yu) 進口大豆成本接軌,主產(chan) 區的榨油企業(ye) 和終端消費者將因此受益。

內(nei) 存

黑龍江國產(chan) 大豆“抵抗史”

2000年以後,進口大豆的迅猛增加擠占了以黑龍江為(wei) 首的國產(chan) 大豆的市場份額。隨後,黑龍江等國產(chan) 大豆主產(chan) 區也開始了在政府主導下的自衛進程。

自2002年起,黑龍江省對大豆種植業(ye) 以每畝(mu) 10元錢的方式進行補貼,並於(yu) 2007年成立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

2008年,曾有加工企業(ye) 進口一批轉基因大豆,但協會(hui) 隨後召集企業(ye) 座談,最後達成不進口、不加工轉基因大豆的意見。

2009年,國家發改委曾宣布給收購國產(chan) 大豆的加工企業(ye) 每噸160元的補貼,以拉平進口大豆與(yu) 國產(chan) 大豆的價(jia) 差,但其成本仍高於(yu) 加工進口大豆。2010年5月,該補貼政策停止實行。

2010年,黑龍江省提出先行在省內(nei) 實行非轉基因強製標識,實行優(you) 質優(you) 價(jia) 。

2011年,“中國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在黑龍江農(nong) 墾九三管理局落戶,成為(wei) 中國首個(ge) 非轉基因大豆核心保護區。

2012年,黑龍江多部門向國家有關(guan) 部門提出在黑龍江設立非轉基因保護區的建議,但隨後未獲通過。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