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出口退稅騙術起底

“貿易代理”穿梭於(yu) 貿易公司、[馬紹爾公司注冊(ce) ]實體(ti) 企業(ye) 之間,在虛開增值稅發票的同時“出口”廉價(jia) 貨物騙得退稅

王雨田

魏達(化名)是長三角地區一家大型外貿企業(ye) 負責人,不知不覺間,他成為(wei) 了出口退稅“專(zhuan) 業(ye) 騙戶”手中的一顆棋子。

他通過自己的案例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揭示了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貨物出口額“扶搖直上”的秘密:所謂的外貿代理公司找到上遊的貨物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同時另找工廠廉價(jia) 購買(mai) 遠低於(yu) 發票出貨金額的實體(ti) 貨物,再通過貿易公司的流程將貨物“出口”到海外空殼“進口公司”。由此騙取遠高於(yu) 貨物金額的出口退稅。

和本報此前調查的“出口一日遊”等現象一樣,上述手法也是造成貿易虛高的直接原因。值得關(guan) 注的是,6月份廣東(dong) 乃至全國外貿數據大幅回落的部分因素正是虛假出口在監管加碼的背景下得到遏製。

手法

有這樣一批“外貿代理”,他們(men) 活躍在深圳等沿海口岸,打一槍換一個(ge) 地方,偷獵對象正是出口退稅。

魏達說,自己幾年前接到來自一家山東(dong) 合作企業(ye) 的電話:“深圳一個(ge) 客戶在我們(men) 這兒(er) 有很多外貿單子,多得做不完,你要不要做點?”

魏達應允,於(yu) 是一家來自深圳的“外貿代理”公司前來洽談。一切都是看似正常的操作模式:深圳方麵有國外客戶、自己找工廠,通過魏達的外貿公司走貿易流程,最後按照貿易額交付一些管理費。

雙方達成合作,項目是家具出口。無獨有偶,長三角地區另外一家企業(ye) 也開始了類似的合作。其負責人劉宗(化名)告訴本報記者,當時做的是紡織品和服裝出口。

但後來稅務稽查甚至公安部門上門來詢問生產(chan) 商的情況,上述兩(liang) 家企業(ye) 才發覺,自己落入了一個(ge) 巨大的蜘蛛網。這個(ge) 蜘蛛網的編織者正是深圳的合作方,目的在於(yu) 騙取出口退稅。兩(liang) 名企業(ye) 主四處打聽,比對上下遊的貿易情況,逐漸搞清楚了對方的操作手法。

以家具出口為(wei) 例,魏達透露了這類騙取出口退稅的操作模式:深圳等沿海口岸“貿易代理”公司找到一家家具企業(ye) ,談定出口合作協定,該家具企業(ye) 大量開出增值稅發票賺取管理費,而“貿易代理”公司則找到一家貿易公司,通過其渠道向自己在國外偽(wei) 造的客戶出口家具。

發票有了,貨源從(cong) 哪裏來?這些“貿易代理”公司可能在當地大量收購二手家具(有的合作家具企業(ye) 也提供一部分產(chan) 品),通過其尋找到的正規貿易公司報關(guan) 出口。

魏達稱,這類家具的價(jia) 值遠低於(yu) 開票金額,有些運到海外之後直接就地銷毀,有些則運到香港之後再通過零散的民間小漁船運回深圳,準備進行下一次“銷售”。

劉宗則提及,紡織服裝的出口,有時是真貨、真出口,隻是價(jia) 格比正常市場價(jia) 格高很多,有時則以合格的麵料或者服裝掩護一整箱邊角料蒙混報關(guan) 。

所謂“海外客戶”,則是“貿易代理”公司的合作方,[馬紹爾注冊(ce) 公司]或者幹脆就是其控製的企業(ye) 。對他們(men) 來說買(mai) 貨的錢轉了一圈,還在自己手裏。錢和貨物都在空轉,錢到海外的方式,經常是通過地下錢莊。

資金隨著貨物逆向流動:海外公司將外匯支付給貿易公司,後者支付貨款給家具企業(ye) ,家具企業(ye) 扣除開票成本和管理費之後,將資金轉回給“貿易代理”公司。貿易公司拿著報關(guan) 單、增值稅發票等各種完備的資料到稅務局辦理退稅,但其所獲的退稅款隻能得到一定比例的管理費,騙稅大頭仍由“貿易代理”公司獲得。

按照出口退稅名錄,家具、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均為(wei) 15%。而在整條騙稅鏈中,以一筆1000萬(wan) 美元的出口單子為(wei) 例,大約能獲得近1000萬(wan) 元人民幣的出口退稅,“貿易代理”公司能分到七八百萬(wan) 元,貿易公司大約獲得100多萬(wan) 元。

監管

這些“貿易代理”公司專(zhuan) 挑比較大的貿易公司合作,因為(wei) 大公司信譽好、結算快、體(ti) 量大。就魏達獲取的行業(ye) 情況,長三角地區有大麵積外貿企業(ye) 受害。

哪個(ge) 行業(ye) 出口退稅率高,這些“代理”就做哪個(ge) 行業(ye) 。另外,他們(men) 注冊(ce) 多家殼公司,操作隱蔽。

2012年,魏達所在地稅局根據上級統一安排,進行稅務檢查。此後,一家家具供貨商所在地的公安機關(guan) 前來了解情況,老魏才知道那家家具廠大量虛開發票。他趕緊聯係深圳方麵,對方早已消失。

稅務局稽核過程中認為(wei) 魏達的一些出口項目庫存偏高,性質存疑,遂暫停退稅。

魏達說,那些“代理”在各環節都精心設計,繞開了出口監管。

國家明確規定,在“四自三不見”(自帶客戶、自帶貨源、自帶匯票、自行報關(guan) ;不見進口產(chan) 品、不見供貨貨主、不見外商)的情況下不能做貿易,但老魏認為(wei) 現實中很難操作。

“如果對方客戶信息你全掌握了,你很容易把價(jia) 格稍微壓低點把客戶搶過來。所以實際中很多信息‘代理’不讓你知道,知道了就做不成生意了。‘代理’如果違法,自然有法律去懲處,所以隻要它合法經營就行了,客戶信息也沒必要掌握得太清楚。”老魏說。

海關(guan) 驗關(guan) 則是另一個(ge) 難題。例如紡織品麵料有數百種,海關(guan) 不可能掌握每一種麵料的市場價(jia) 格,這就為(wei) 虛增出口額帶來了可乘之機。

值得關(guan) 注的是,針對貿易造假的種種手段,從(cong) 外匯管理部門到海關(guan) 再到稅務部門,都已經加強了監管舉(ju) 措。以出口退稅為(wei) 例,安徽阜陽潁東(dong) 區國稅局曾召開紡織服裝、木質家具行業(ye) 專(zhuan) 項整治自查動員會(hui) 。該局稱,鑒於(yu) 發現這些行業(ye) 某些企業(ye) 存在涉嫌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的問題,該局已經加大了打擊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的力度,要求企業(ye) 自查、自律。

廈門市國稅局也在去年4月份下發對出口企業(ye) 及外貿出口供貨企業(ye) 開展稅收自查的通知,自查事項包括出口銷售真實性,是否采取假自營、真代理等“四自三不見”行為(wei) 騙取出口退稅。

根據本報此前的調查,企業(ye) 製造虛假貿易數據的目的包括這幾類:騙取出口退稅,降低銷售稅負,“搬運”熱錢入境套利。

比如,通過港澳“走一遭”或保稅區“一日遊”的方式,可以幾乎零關(guan) 稅進口內(nei) 地,同時還可以通過匯差套利。另一個(ge) 現象是,一些企業(ye) 通過偽(wei) 造進口獲取更多外匯貸款,同時捕捉利率差和匯率差。

前五月,內(nei) 地與(yu) 香港雙邊貿易總值增幅回落到52%[注冊(ce) 新加坡公司](前四月高達66%),海關(guan) 總署稱,對港套利貿易基本得到遏製。7月10日海關(guan) 公布的數據顯示,內(nei) 地與(yu) 香港雙邊貿易額增速繼續回落至40.2%。同時,廣東(dong) 5、6兩(liang) 月外貿已經連續出現負增長。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