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個(ge) 月內(nei) ,有數艘煤船正在駛往中國沿海區域,而如今因為(wei) 中國貿易商們(men) 的毀約,這些煤船被迫停在公海之上。
7月15日,數位煤商對記者證實已聽到這方麵的傳(chuan) 聞,[加拿大注冊(ce) 公司]其中數家國內(nei) 靠前的進口煤企均位列其中。內(nei) 蒙古煤商楊邦坦言,部分煤船合同為(wei) 兩(liang) 個(ge) 月前訂立,而這段時間國際煤價(jia) 降幅在30-40元/噸,履行合同隻能是導致更大損失。據其所知,“毀約對象多為(wei) 印尼煤。”
而廈門國貿一位進口煤負責人則表示,他聽到的消息是,不僅(jin) 毀約對象發生在印尼煤商身上,中國貿易商亦部分未履行對澳洲、南非兩(liang) 個(ge) 國家煤商的合同。
對於(yu) 毀約煤船的數量,目前有不同說法。有一說法稱已有4艘船發生毀約;另一說法稱,目前已經有8艘HOPE CAPE好望角型被拒收。
“我們(men) 聽到的消息是,毀約的8艘船中,亞(ya) 太能源有5艘、華海能源有2艘,剩下1艘是一個(ge) 小貿易商。”一位煤企人士對記者透露。
山東(dong) 一位貿易商透露,目前該區域港口有一船1月份到港的8萬(wan) 噸5800大卡南非煤至今無人接收。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中國貿易商的此輪毀約潮或比2012年更加嚴(yan) 重。“作為(wei) 世界煤價(jia) 最主要支撐動力的中國需求不旺,印度又陷入疲軟,國際煤價(jia) 可能再次進入大幅下跌的通道。”國際煤炭貿易專(zhuan) 家黃騰告訴記者。
進口煤毀約潮
此次毀約並不是中國貿易商們(men) 對進口煤的首次毀約,在2012年國內(nei) 買(mai) 家曾經出現過兩(liang) 次毀約潮。
2012年上半年[注冊(ce) 巴拿馬公司],由於(yu) 進口煤價(jia) 格的迅速下跌,廣東(dong) 省內(nei) 已經有超過10家的煤炭貿易商虧(kui) 損過億(yi) ,拒絕履行進口合約或國內(nei) 采購的合同的毀約現象開始蔓延;當年11月分初,澳大利亞(ya) 商品煤價(jia) 格下滑至81美元/噸後,中國部分買(mai) 家就出現了違約現象。
黃騰則相信,目前的毀約僅(jin) 僅(jin) 是個(ge) 開始,下半年會(hui) 有更多的毀約現象發生,毀約是因為(wei) 煤價(jia) 的迅速下跌。“煤價(jia) 會(hui) 有一個(ge) 逐步下跌的過程,甚至5500大卡的煤種要向下突破550元/噸人民幣的大關(guan) ,數年之內(nei) 突破500元/噸都有可能”。
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當周,澳大利亞(ya) 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jia) 格下跌至77.04美元/噸,周環比跌幅為(wei) 2.35%;南非理查德港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下跌至72.53美元/噸,周環比跌幅為(wei) 2.32%;歐洲ARA三港市場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下跌至73.73美元/噸,周環比跌幅為(wei) 0.22%。
與(yu) 之相比,2013年12月21日,澳大利亞(ya) 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jia) 格報收93.69美元/噸,南非理查德港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報收89.91美元/噸,歐洲ARA三港市場動力煤價(jia) 格指數報收90.54美元/噸——半年時間,國際煤價(jia) 下跌超過100元/噸。
“據我所知,現在的毀約和2012年有很大不同。”楊邦告訴記者,2012年的很多合同為(wei) 2011年年底,或是2012年年初的北京中國國際煤炭大會(hui) 上簽訂,價(jia) 格較高且煤企強勢,貿易商需要交納訂金,而2012年底基本上就不需要訂金。“2012年有位國內(nei) 煤商就撕毀了和哥倫(lun) 比亞(ya) 煤商的合同,3000萬(wan) 的訂金也不要了。”
楊邦說,現在的毀約主要是撤銷信用證,毀約對象主要是針對印尼煤。因為(wei) 國內(nei) 貿易商做進口煤生意,麵對印尼、南非開出的是可轉讓信用證,麵對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越南等地開出的則是不可撤銷信用證。
楊邦解釋,以印尼為(wei) 例,由於(yu) 印尼煤含水高、發熱量變動大,且對印尼的商檢不信任,故此進口到中國的印尼煤以中國商檢為(wei) 基礎,開的即是可轉讓信用證;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越南等地的煤質較好,且商檢信譽度高,所以開出的則是不可撤銷信用證。
“怎麽(me) 毀約呢?”楊邦說,[巴拿馬公司注冊(ce) ]開出不可撤銷信用證,必須全額付款,毀約不可能;可轉讓信用證即可以毀約,中國貿易商可以選擇不接收煤船,如此即不會(hui) 接受中國商檢,“信用證過兩(liang) 三個(ge) 月後自動撤銷”。
楊邦說,撤銷信用證對煤企在銀行中的信譽沒有影響,最大的影響是在煤企中的信譽。
內(nei) 貿升進口降
海關(guan) 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前6個(ge) 月,我國煤炭進口1.58億(yi) 噸,同比增長13.3%。6月,我國進口煤及褐煤2231萬(wan) 噸,同比下降17.9%,環比下降19%。
黃騰預計,2013年國內(nei) 煤炭進口總量或將少於(yu) 2012年的2.9億(yi) 噸,“總量估計是2.5億(yi) 噸左右,下半年的進口量僅(jin) 為(wei) 1億(yi) 噸”。
黃騰的邏輯是,在產(chan) 量和需求之間,中國目前有數億(yi) 噸煤炭產(chan) 能的過剩,而世界亦是如此。“煤價(jia) 隻有下跌到500元/噸左右,導致眾(zhong) 多煤企的退出,煤炭供給和需求才能達到均衡”。
事實上,國際煤炭價(jia) 格的持續下滑,已經導致許多煤炭進口中間商被擠出市場,從(cong) 事煤炭進口貿易的貿易商已從(cong) 去年的800家減少到560家。
“廣西的電廠現在已經更多使用進口煤了,這與(yu) 幾年前形成巨大差別。”廣西萬(wan) 通物流公司國貿經理林理江告訴記者,5000卡的進口煤,防城港進口價(jia) 為(wei) 610元/噸,柳州電廠、南寧六景電廠的接收價(jia) 為(wei) 590元/噸——而這是貴州煤企的供應價(jia) 格。
最新一期環渤海煤炭價(jia) 格指數顯示,7月9日國內(nei) 各大港口動力煤價(jia) 格,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調。其中,秦港動力煤下滑5-10元/噸,5500大卡動力煤價(jia) 格報價(jia) 為(wei) 570-575元/噸,重新跌回2008年水平。
上述廈門國貿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nei) 煤已較國際煤價(jia) 便宜,電企更多使用國內(nei) 煤,進口煤已逐漸喪(sang) 失優(you) 勢。
廈門港給出的數據顯示,該港上半年完成煤炭吞吐量1065.74萬(wan) 噸,同比增長19.81%,其中內(nei) 貿煤進口442.37萬(wan) 噸,同比增長46.9%,占煤炭總貿易量中的比例同比增加7個(ge) 百分點。
上海外高橋[6.19% 資金 研報]第三發電廠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yu) 6月底以來中煤、神華引領的秦皇島動力煤成交價(jia) 的迅速下跌,華東(dong) 一帶的進口煤優(you) 勢再次被削弱,當地已經有電廠將進口煤采購轉向內(nei) 貿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