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進口轉基因大豆放行,中國大豆產業鏈恐再遭重創

   近日,根據國家農(nong) 業(ye) 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hui) 評審結果,農(nong) 業(ye) 部批準發放了巴斯夫農(nong) 化有限公司申請的抗除草劑大豆CV127、[安圭拉注冊(ce) 公司]孟山都遠東(dong) 有限公司申請的抗蟲大豆MON8770和抗蟲耐除草劑大豆MON87701×MON89788(即RR2大豆)等3個(ge) 可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農(nong) 業(ye) 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shu) 。

  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進口國,近幾年,大豆進口量不斷攀升,據海關(guan) 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中國進口大豆589萬(wan) 噸,較11月增長了41.6%,較2011年同期增長8.67%。2012年,我國累計進口大豆總量為(wei) 5838萬(wan) 噸,同比增長11.2%,創曆史新高。不斷增量的進口大豆,擠壓國內(nei) 大豆產(chan) 業(ye) 鏈,而此次放行轉基因大豆,對我國大豆產(chan) 業(ye) 鏈將是一次重創。

  國內(nei) 大豆產(chan) 業(ye) 鏈遇困

  根據中國大豆網對東(dong) 北三省上千個(ge) 監測點的調查估算,2012年黑龍江省大豆種植麵積或比2011年減少30%左右,吉林減少31%左右,局部地區最高減少70%。黑龍江省農(nong) 委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省大豆種植麵積呈逐年遞減趨勢:2009年比2008年減少近4%,2010年比2009年減少近10%,2011年比2010年減少約20%。

  作為(wei) 國內(nei) 最後一塊國產(chan) 大豆生產(chan) 基地,黑龍江等東(dong) 北三省的大豆產(chan) 業(ye) 鏈已陷入難以持續發展的困局,大豆種植麵積不斷減少,種植大豆收益太低。

  哈爾濱市呼蘭(lan) 區農(nong) 村合作社負責人陳令軍(jun) 算了一筆賬,2011年租地價(jia) 格每畝(mu) 300多元,種子、化肥、農(nong) 藥加起來的成本大約是60元/畝(mu) ,人工和機械化成本大約是50元/畝(mu) ,算下來種一畝(mu) 大豆的成本要420元左右。在風調雨順的年景下,大豆畝(mu) 產(chan) 最高才達400斤。以目前2.0元/斤的收儲(chu) 價(jia) 計算,一畝(mu) 大豆的收入約為(wei) 800元。如果種玉米,畝(mu) 產(chan) 1400斤左右,按目前1.0元/斤的收購價(jia) 核算,一畝(mu) 玉米收入為(wei) 1400元。另外,租地價(jia) 格逐年上漲,這使得越來越多的農(nong) 民放棄種植大豆。

  農(nong) 民因為(wei) 豆價(jia) 低不願種豆,大豆加工企業(ye) 則因為(wei) 加工產(chan) 品價(jia) 格難漲不願高價(jia) 收豆。“我們(men) 不可能按超過國家保護價(jia) 的價(jia) 格收購大豆。”[注冊(ce) 加拿大公司]黑龍江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勝斌告訴記者,每斤一塊八九的市場收購價(jia) 能減輕企業(ye) 的虧(kui) 損度。收購價(jia) 格若超過2.0元/斤,則會(hui) 加劇企業(ye) 的虧(kui) 損。

  據媒體(ti) 調查發現,在具有“油脂之鄉(xiang) ”之稱的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大豆壓榨廠幾乎全部處於(yu) 停工狀態。哈爾濱平房經濟開發區內(nei) 的十多家油脂加工企業(ye) ,80%的企業(ye) 已停工。省內(nei) 的大豆油壓榨龍頭企業(ye) ——九三油脂集團也麵臨(lin) 同樣的困境。該集團目前在東(dong) 北的加工廠處於(yu) 半停工狀態,集團已計劃對東(dong) 北地區非轉基因大豆加工廠進行改造和轉型,逐漸將主業(ye) 投在玉米油和橄欖油生產(chan) 以及沿海轉基因大豆油生產(chan) 上。

  “根據近兩(liang) 年的情況,黑龍江大豆年產(chan) 量維持在600萬(wan) 噸左右,其中約一半交給國家臨(lin) 時儲(chu) 備,剩下部分2/3運往省外做食品加工,最後約有100萬(wan) 噸供給省內(nei) 加工企業(ye) 。”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副秘書(shu) 王小語介紹說,相對於(yu) 省內(nei) 1740萬(wan) 噸的加工能力來說,100多萬(wan) 噸大豆如杯水車薪。因此,壓榨企業(ye) 階段性開工已是定局,未來幾年或將出現大規模的倒閉。目前,黑龍江省內(nei) 80%的豆油壓榨企業(ye) 處於(yu) 停工狀態。

  受壓榨企業(ye) 開工率不足影響,黑龍江省豆粕供應量大幅減少,飼料加工企業(ye) 麵臨(lin) 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

  上遊農(nong) 民不願種豆,中遊加工企業(ye) 大麵積停工,下遊飼料加工企業(ye) 高成本運營,大豆產(chan) 業(ye) 深陷困局。

  進口大豆扼住產(chan) 業(ye) 話語權

  “市場公認國產(chan) 大豆供不應求,但奇怪的是,一邊是國產(chan) 大豆賣不出去,要靠國儲(chu) 收購,一邊卻是進口大豆大幅增加。”王小語稱,“這種‘冰火兩(liang) 重天’局麵的出現是大豆進口依存度過高所致。過高的對外依存度導致國內(nei) 大豆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原料開始便受製於(yu) 外資,失去了話語權。”

  “農(nong) 民不種大豆,表麵上看是種植效益不如玉米,但歸根結底是國內(nei) 大豆產(chan) 業(ye) 受控於(yu) 外資,使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失去了上下遊的互動。”王小語認為(wei) 。

  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大豆市場作為(wei) 我國最早開放的農(nong) 產(chan) 品市場,3%的低關(guan) 稅、不設過渡期、沒有進口數量限製,導致產(chan) 量高、價(jia) 格低的進口大豆快速占據中國市常

  黑龍江大豆協會(hui) 提供的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大豆進口量為(wei) 110萬(wan) 噸,2000年我國大豆進口量達到1200萬(wan) 噸,4年間連豆價(jia) 格指數從(cong) 3546下跌到1791,跌幅將近1倍。2000年至2003年,大豆進口數量躍升到2000萬(wan) 噸,連豆指數4年內(nei) 始終維持在2000至2300之間。2004年,國際、國內(nei) 大豆價(jia) 格快速上漲,沿海加工企業(ye) 采購大量進口大豆後,市場價(jia) 格又快速下跌,連豆指數在半年時間內(nei) 從(cong) 3963點下跌到2674點。當年大量高價(jia) 采購進口大豆的沿海企業(ye) 虧(kui) 損嚴(yan) 重,多數企業(ye) 被迫出售資產(chan) 或股份,外資乘機參股或收購,中國大豆產(chan) 業(ye) 鏈條從(cong) 加工環節斷裂。此時,以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為(wei) 代表的國際資本業(ye) 大舉(ju) 進入中國。通過原料進口貿易、直接建立合資或獨資企業(ye) 、資金參股來控製國內(nei) 大豆產(chan) 業(ye) 。有媒體(ti) 報道稱,4家跨國公司不僅(jin) 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而且在全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ye) 中有64家參股控股,占比達66%。

  此後,大豆進口數量不斷攀升。[加拿大公司注冊(ce) ]根據海關(guan) 統計,2007年我國進口大豆3082萬(wan) 噸,2009年進口4254萬(wan) 噸,2010年進口5478萬(wan) 噸,2011年進口5264萬(wan) 噸。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大豆1333萬(wan) 噸,同比增加21.6%,對外依存度達到80%左右。

  與(yu) 此同時,國產(chan) 豆油的市場份額逐年縮校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統計,2005/2006年度,國產(chan) 大豆壓榨數量740萬(wan) 噸,占國內(nei) 榨油消費總量的20.85%。此後一路下滑,2008/2009年度,國產(chan) 大豆壓榨數量220萬(wan) 噸,占國內(nei) 榨油消費量5.23%。2009/2010年度,國家實施扶持國產(chan) 大豆政策之後,國產(chan) 大豆壓榨加工數量回升至600萬(wan) 噸,占榨油消費市場份額的13.64%。

  目前的現狀是,從(cong) 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場,中國大豆產(chan) 業(ye) 已被跨國公司控製。大量進口不僅(jin) 直接抑製了國內(nei) 大豆生產(chan) ,更嚴(yan) 重的是,從(cong) 原料供應,加工到相關(guan) 的飼料和食品業(ye) 已基本被外資控製。業(ye) 內(nei) 人士發出警示,國際巨頭的壟斷,對我國大豆產(chan) 業(ye) ,對飼料和食用油的戰略安全已構成現實威脅,大豆和食用油的對外依存度都已經達到60%以上,超過了安全警戒線。

  2011年底,南美幹旱。進入2012年8月,美國幹旱炒作熱情大漲。在此背景下,2012年大豆期貨和大豆現貨遭到爆炒。2012年5月底至9月中旬短短幾個(ge) 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價(jia) 格上漲近30%。同時,在現貨市場,2012年年初,國際進口到岸的轉基因大豆價(jia) 格每噸約3800元,而到9月18日,已升至每噸5100元,漲幅高達34%。

  宏源期貨豆類期貨分析師張磊認為(wei) ,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4大糧商基本控製全球大豆貿易環節,他們(men) 通過倉(cang) 儲(chu) 、物流來獲取利潤,而通過套期保值規避大豆價(jia) 格的係統性風險,而國內(nei) 廠商僅(jin) 僅(jin) 是全球大豆產(chan) 業(ye) 鏈的一個(ge) 環節,而且是很弱小的一個(ge) 環節,不可能有定價(jia) 權。

  話語權的喪(sang) 失將給中國大豆市場帶來極大的風險。“從(cong) 未來產(chan) 需關(guan) 係分析,國內(nei) 大豆仍存較大供給缺口,需要通過進口來彌補。未來一段時間,全球豆油、[加拿大注冊(ce) 公司]豆粕需求繼續呈現剛性增長態勢,而全球大豆產(chan) 量受播種麵積、單產(chan) 水平和天氣等多種因素影響,增產(chan) 具有較多的不確定性。隨著全球生物柴油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阿根廷、巴西、美國等國家正在加快推動以大豆為(wei) 原料生產(chan) 生物柴油的步伐,全球大豆潛在需求量可能出現激增,這將導致全球大豆供求格局發生較大變化。”張磊表示,國際大豆價(jia) 格將因供需關(guan) 係的變化而加劇波動,我國進口大豆占世界貿易量的高比例狀態將麵臨(lin) 更大的市場風險。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