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歐盟對華貿易政策現轉向

    在主權債(zhai) 務危機依然深刻影響歐洲經濟的背景下,歐洲的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yi) 傾(qing) 向急劇上升,歐盟對華貿易政策出現了明顯的轉向,[注冊(ce) 開曼公司]中國必須全麵應對。

  6月4日,歐盟委員會(hui) 公布對中國光伏產(chan) 品反傾(qing) 銷調查初裁結果,決(jue) 定從(cong) 6月6日至8月6日對涉案中國光伏產(chan) 品征收11.8%的臨(lin) 時反傾(qing) 銷稅。如果在不算長的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無法達成新的協議,就將會(hui) 開始執行平均47.6%(最低37.2%,最高67.9%,具體(ti) 視中國企業(ye) 情況而定)的稅率,這無疑對中歐經貿關(guan) 係產(chan) 生極為(wei) 負麵的影響。中歐關(guan) 係以貿易為(wei) 紐帶,雙邊貿易額已經達到5400多億(yi) 美元。然而,最近一年多來,在歐盟經濟深陷衰退導致的需求不振以及歐盟貿易保護主義(yi) 頻頻發力的重壓下,2012中歐年貿易額萎縮了3.7%,今年第一季度又下降1.9%,而此次被視為(wei) 中歐最大規模貿易爭(zheng) 端的懲罰性關(guan) 稅出台,將產(chan) 生後續的連鎖性反應。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與(yu) 歐盟光伏產(chan) 業(ye) 是優(you) 勢互補的利益共同體(ti) 。2011年,以技術研發,原材料,設備製造等為(wei) 優(you) 勢的歐盟,對華出口光伏設備及原材料總值達75億(yi) 美元,處於(yu) 順差狀態。而從(cong) 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的價(jia) 值鏈的角度看,以規模、製造為(wei) 優(you) 勢的中國,生產(chan) 大多集中在組件端。其製造增值約每瓦0.2-0.3美元,按現在國際平均太陽能發電裝置安裝成本每瓦大概在2.5-3美元來算,盡管中國市場份額占到歐洲的70%,但僅(jin) 占整個(ge) 光伏價(jia) 值鏈的8%-10%,相比之下歐盟獲益更大。一旦反傾(qing) 銷稅開征,中國企業(ye) 除了繳納重稅外,還可能不得不采取“價(jia) 格承諾”,即主動對產(chan) 品出口價(jia) 格設限,企業(ye) 幾乎難以承受。[開曼公司注冊(ce) ]

  而對歐盟來講,也勢必導致光伏產(chan) 品最終價(jia) 格提高,傷(shang) 害消費者利益,並影響稀有材料和光伏設備出口,迫使各零售商和組裝企業(ye) 大幅裁員,進而危及歐盟太陽能行業(ye) 以及整個(ge) 太陽能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那麽(me) ,歐盟到底為(wei) 何一意孤行呢?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機,特別是麵對歐盟一體(ti) 化進程受阻,以及歐債(zhai) 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嚴(yan) 重困擾下,歐盟旨在保護本土市場,爭(zheng) 奪海外市場的進攻性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2010年11月9日,歐洲委員會(hui) 公布名為(wei) 《貿易、增長和世界事務》的新貿易戰略文件,勾勒出未來5年(2011年至2015年)歐盟貿易政策,其政策重點就在於(yu) 以貿易促進歐盟經濟發展,充分挖掘對貿易夥(huo) 伴的潛力。

  以歐盟的立場看,維護自身利益所麵臨(lin) 的挑戰已不再停留於(yu) 傳(chuan) 統的關(guan) 稅壁壘,而是潛藏在邊關(guan) 之後的市場準入障礙和其他威脅。深入對方市場,掃除這些障礙是歐盟的利益所在。也正是圍繞歐盟貿易新政策,2010年以來,歐盟對外貿易戰略越來越具有進攻性,特別是對被視為(wei) 最具潛力貿易夥(huo) 伴的中國更是展開了淩厲的攻勢,對金磚國家尤其為(wei) 甚。就貿易規模而言,金磚五國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從(cong) 1995年的10%升至目前的20%多,其中2000—2012年五國出口增長6倍,而同期全球貿易量增長3倍,歐洲企業(ye) 在本土和國際市場麵臨(lin) 著非常大的競爭(zheng) 壓力。

  2011 年5 月10 日,歐盟委員會(hui) 提出將改革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的優(you) 惠政策———普惠製,將目前享受歐盟進口優(you) 惠的176個(ge) 國家和地區減至約80個(ge) ,中國、巴西、印度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國家被排除在外。雖然歐盟聲稱,取消這些國家的貿易優(you) 惠是為(wei) 了使最不發達國家真正享受貿易優(you) 惠,這也可以看成歐盟強勢貿易政策的出台後的首次體(ti) 現。

  《貿易、增長和世界事務》貿易文件明確要為(wei) 歐洲企業(ye) 贏得新的重要市場開放和市場準入的機會(hui) ,為(wei) 此,與(yu) 新興(xing) 經濟體(ti) 展開雙邊談判已經提上歐盟的議事日程。但中歐自貿區和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進行的並不那麽(me) 順利,雙方在各自立場方麵分歧依然較大。歐盟所關(guan) 注的中國市場準入壁壘主要涉及:標準和規製、服務、投資和公共采購,以及知識產(chan) 權的執法不足、不透明的標準體(ti) 係、繁瑣的認證程序、進口替代型的產(chan) 業(ye) 政策、強製性技術轉移、給予當地生產(chan) 商在原材料領域的優(you) 惠性準入條件等,而中國對歐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則更為(wei) 看重。

  因此,伴隨著貿易摩擦和貿易爭(zheng) 端的不斷升級,[開曼注冊(ce) 公司]歐盟貿易主動進攻態勢也愈發明顯。回顧歐盟貿易救濟曆史,歐盟在對外貿易發展的每一個(ge) 階段都會(hui) 設定貿易救濟的重點對象:從(cong)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和韓國等亞(ya) 洲四小龍,到始於(yu) 上世紀90年代的中國。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成為(wei) 歐盟歧視性反傾(qing) 銷的重點對象。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統計,作為(wei) 世界上實施貿易救濟措施第三多的經濟體(ti) (僅(jin) 次於(yu) 印度和美國),有三分之一的貿易救濟指向中國。截至2011年,歐盟共對中國產(chan) 品發起169 起反傾(qing) 銷調查案件,對50 餘(yu) 類輸歐中國產(chan) 品征收反傾(qing) 銷稅。尤其是近一時期以來,歐盟對華的貿易保護措施頻頻發力令中國可謂“應接不暇”,其背後的戰略意圖就是為(wei) 了與(yu) 中國未來的貿易談判不斷地積累籌碼。

  麵對歐盟新的強勢貿易政策中國必須高度警惕。由於(yu) 歐盟“發起調查即被征收反傾(qing) 銷稅”的模式將會(hui) 對歐盟企業(ye) 具有強烈的暗示作用:即對中國產(chan) 品的反傾(qing) 銷勝訴幾率為(wei) 100%,鼓勵了更多歐盟企業(ye) 參與(yu) 對中國產(chan) 品的反傾(qing) 銷;而另一方麵,歐盟的示範效應,很可能會(hui) 引起其它國家的紛紛效仿,對此,中國絕不能縱容全球貿易保護主義(yi) 的抬頭。中國必須將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上訴至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並在把握歐盟新的貿易政策動向和後續行動的基礎上製定全麵應對策略。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