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yu) 歐美韓三地多晶矽產(chan) 品對中國的傾(qing) 銷,中國商務部對上述三地的多晶矽雙反已箭在弦上,可能將於(yu) 近日出爐。
“目前國家商務部的各項工作已準備就緒,[開曼公司注冊(ce) ]材料都已備齊。”一位中部多晶矽企業(ye) 高管預計,雙反在五月底前應得以成行。
數位企業(ye) 界人士向記者證實,在初步的方案中,來自美國的進口多晶矽給予的懲罰性關(guan) 稅稅率最高,而韓國最低,但並未知最終方案是否會(hui) 有所修改。
2012年國內(nei) 多晶矽市場需求總量約14.5萬(wan) 噸。此中,進口多晶矽為(wei) 8.28萬(wan) 噸,較2011年的6.46萬(wan) 噸增長28%,總價(jia) 值超過21億(yi) 美元。受歐美韓三地多晶矽巨頭低價(jia) 進口傾(qing) 銷影響,2012年國內(nei) 多晶矽產(chan) 量為(wei) 6.3萬(wan) 噸,較2011年的8.4萬(wan) 噸下滑23.8%。
目前歐洲方麵出口國為(wei) 德國,而2012年德美韓三國占據中國多晶矽進口的87.6%,這也意味著高額的關(guan) 稅將把德美韓擋在中國市場之外,其間真空將由國內(nei) 企業(ye) 填補。
作為(wei) 世界和中國第一的多晶矽巨頭,保利協鑫(03800.HK)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德美韓三國2012年的進口量為(wei) 6.7萬(wan) 噸,“這部分的缺口量國內(nei) 前四強企業(ye) 均可滿足”,而隨著冷氫化等一係列的技術改造,供應給國內(nei) 光伏電池廠商的多晶矽價(jia) 格可以維持目前的市場價(jia) 水平。
推遲的雙反裁決(jue)
在國際巨頭的低價(jia) 傾(qing) 銷之下,中國多晶矽企業(ye) 損失慘重
多晶矽“雙反”申訴由中國國內(nei) 最大的四家多晶矽企業(ye) 共同發起,分別是:江蘇中能矽業(ye) 、江西賽維LDK光伏矽科技、洛陽中矽高科技[開曼注冊(ce) 公司]、重慶大全新能源。2012年1-6月,這四家企業(ye) 總產(chan) 量為(wei) 28484噸,占據國內(nei) 36230噸總產(chan) 量的79%。
上述中部多晶矽企業(ye) 高管稱,雙反開始是針對美國及韓國,由多晶矽企業(ye) 於(yu) 2012年3月共同向商務部提交申請,後於(yu) 8月份加入歐盟,起因為(wei) 三個(ge) 區域多晶矽巨頭對中國市場的低價(jia) 傾(qing) 銷。
據海關(guan) 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月我國多晶矽進口量為(wei) 7991噸,環比增加17.7%,同比增長4.9%;多晶矽進口均價(jia) 則下挫至17.7美元/公斤,同比下降37.1%,較2012年全年均價(jia) 下滑30.2%。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矽進口均價(jia) 已創下曆史新低。
在國際巨頭的低價(jia) 傾(qing) 銷之下,中國多晶矽企業(ye) 損失慘重。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網站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國內(nei) 多晶矽產(chan) 量不足1萬(wan) 噸,較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目前,國內(nei) 能夠維持生產(chan) 的多晶矽企業(ye) 僅(jin) 有4家,不足10%,實際開工率不足25%。
“2月份的時候,多晶矽雙反本擬出爐,但由於(yu) 下遊組件企業(ye) 的反對、瓦克等國際多晶矽巨頭的遊說、歐盟方麵傳(chuan) 來利好的因素,使得多晶矽雙反暫緩。”前述高管說,其時商務部對歐美韓的多晶矽調查實際已經結束,但歐盟對我國光伏產(chan) 品的初裁遲遲沒有宣布。
5月9日,歐盟成員國宣布,將向中國不同光伏產(chan) 品出口商征收37%至68%不等的懲罰性關(guan) 稅,平均稅率高達47%,並將於(yu) 6月5日正式征收。
中電光伏市場部一位負責人表示,雖然最終還需要歐盟成員國的投票,但是依照既往慣例,“通過已是沒有疑問”。
上述高管表示,在歐盟雙反板上釘釘之後,中國的多晶矽雙反程序再度重啟,並將於(yu) 近期出台。
國內(nei) 企業(ye) 受益
縱使對歐美韓三國的多晶矽雙反得以通過,僅(jin) 憑國內(nei) 的廠家僅(jin) 能滿足國內(nei) 需求
在雙反初裁推遲背後,多晶矽進口卻不斷創下新高。據海關(guan) 總署最新統計數據,2013年2月我國多晶矽進口量為(wei) 7991噸,環比增加17.7%,同比增長4.9%。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下稱矽業(ye) 分會(hui) )進一步跟蹤顯示,2月份也是自2011年以來,除2012年9月之外單月進口數量最多的月份。
矽業(ye) 分會(hui) 秘書(shu) 長馬海天對此表示,從(cong) 2月份進口多晶矽量增價(jia) 跌的形勢來看,國外對中國的傾(qing) 銷行為(wei) 並沒有得到有效抑製,反而日益猖獗。
一位多晶矽企業(ye) 高管對此表示憂慮,雙反的推遲,將使得國際巨頭再擴大對華傾(qing) 銷規模,4月進口或創下新高,而國內(nei) 的多晶矽行業(ye) 投資高達1600億(yi) 人民幣,[注冊(ce) 馬紹爾公司]“這將使得部分投資付諸東(dong) 流”。
事實上,縱使對歐美韓三國的多晶矽雙反得以通過,僅(jin) 憑國內(nei) 的廠家僅(jin) 能滿足國內(nei) 需求。數據顯示,目前保利協鑫、賽維LDK、大全新能源、特變電工4家的產(chan) 能超過1萬(wan) 噸,瑞能、南玻集團、洛陽中矽的產(chan) 能則超過6000噸。
“國內(nei) 電池組件企業(ye) 目前用量料不超過1萬(wan) 噸/月,目前提出申請的國家4家企業(ye) 完全可以供應,而這四家企業(ye) 同時也是全球十大多晶矽企業(ye) 之一。”前述光伏高管說。
南玻A(000012.SZ)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南玻6000噸的多晶矽冷氫化改造已完成,“我們(men) 的成本是在18美元/公斤以下,而目前市場售價(jia) 是21美元/公斤左右”。
保利協鑫董事會(hui) 主席朱共山坦言,該公司成本也已降到18美元/公斤以下,“多晶矽‘雙反’不是為(wei) 了保護落後產(chan) 能,而是要保護中國基礎材料產(chan) 業(ye) 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原料充足供應和市場價(jia) 格穩定,理順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