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家停止大豆臨(lin) 時收儲(chu) 以來,國內(nei) 大豆現貨價(jia) 格快速下滑,同時連豆期價(jia) 也一路振蕩走低,其中9月合約一度跌破了國家臨(lin) 時收儲(chu) 價(jia) 。進入7月,連豆期價(jia) 出現了止跌企穩跡象,但由於(yu) 基本麵利好消息匱乏,估計連豆弱勢振蕩的格局短期內(nei) 難以改變。
今年北半球大豆產(chan) 量有望再創曆史新高
美國農(nong) 業(ye) 部最新公布的大豆種植報告顯示,今年美豆種植麵積預估為(wei) 7886.8萬(wan) 英畝(mu) ,比去年的實際播種麵積7745.1萬(wan) 英畝(mu) 增長近2%。預測大豆收割麵積為(wei) 7800萬(wan) 英畝(mu) ,比去年增加2%,如果該預測得到實現,這將是曆史上最高的收割麵積。播種麵積與(yu) 收割麵積的預估增幅高於(yu) 市場預期,意味著今年秋季美豆總產(chan) 仍將達到曆史次高紀錄,若大豆單產(chan) 能夠接近去年每英畝(mu) 44蒲式耳的水平,則總產(chan) 很有可能再創曆史新高。盡管美國農(nong) 業(ye) 部最近公布的季度庫存數據低於(yu) 交易商的平均預估值,也低於(yu) 去年同期水平,給市場注入偏多影響,但仍不足以抵擋種植麵積增加帶來的偏空壓力。與(yu) 此同時,美國農(nong) 業(ye) 啊公布的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至6月27日,美豆播種已完成97%,出芽率達到了93%,高於(yu) 去年同期90%的水平,大豆生長優(you) 良率為(wei) 67%,比去年同期低一個(ge) 百分點,作物生長狀況總體(ti) 較佳。由於(yu) 今年春季美國作物產(chan) 區天氣幹燥涼爽,農(nong) 戶提前播種,預計今年秋季大豆的成熟也將提前,良好的播種開端為(wei) 大豆豐(feng) 收打下了基礎。
國內(nei) 方麵,據筆者6月下旬對黑龍江省大豆播種與(yu) 生長情況的實地調察,雖然今年我國大豆播種進程有所推遲,播種麵積略有減少,但當前大豆長勢整體(ti) 良好。近兩(liang) 周以來,東(dong) 北地區持續高溫天氣,期間伴有階段性降雨,令農(nong) 作物加速生長,很好的彌補了前期播種推遲的負麵影響。根據氣象部門的觀測,6月下旬黑龍江省氣溫明顯偏高,日照充足。其中,全省各地的旬平均氣溫為(wei) 24.8度,北部偏高明顯。大部分農(nong) 區比曆年同期偏高3—7度,比去年同期偏高3—10度。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對今年黑龍江大豆單產(chan) 持樂(le) 觀態度,預計今年國內(nei) 大豆產(chan) 量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
今年我國進口大豆數量或再創曆史紀錄
在過去的連續5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均在逐年增長,如2009年達到了4255.2萬(wan) 噸,較2008年增加511.6萬(wan) 噸,增幅為(wei) 13.67%。當前來看,今年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又將創出曆史紀錄。根據進口大豆裝運船期及到港情況預計,5月份大豆進口數量為(wei) 485萬(wan) 噸,這已經超過了之前478萬(wan) 噸的月度曆史紀錄。根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6、7月份,我國大豆的進口數量都將超過500萬(wan) 噸,6月份甚至會(hui) 達到600萬(wan) 噸。
受全球經濟複蘇進程放緩的影響,波羅的海貿易海運交易所幹散貨運價(jia) 指數(BDI)持續走低,近期大豆進口成本也有所下降。7月2日,各港口對應的CNF升貼水報價(jia) 為(wei) :巴西245美分/蒲式耳、阿根廷235美分/蒲式耳,美灣247美分/蒲式耳。對應CBOT11月合約價(jia) 格計算,7、8月船期的進口大豆到港完稅的理論成本為(wei) :美灣3536元/噸、巴西3440元/噸、阿根廷3411元/噸,較上周五下跌4—5元/噸。受低價(jia) 進口大豆的衝(chong) 擊,國產(chan) 大豆壓榨基本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目前,國內(nei) 大豆主產(chan) 區油脂企業(ye) 的收購價(jia) 格較國家臨(lin) 時收儲(chu) 價(jia) 有較大幅度的下跌。由於(yu) 前期國家長時間收購,已將大部分國產(chan) 優(you) 質大豆納入庫中,以致各地現存餘(yu) 糧質量偏低,糧商收購多以質論價(jia) ,這也使同一地區的大豆價(jia) 格高低相差300—400元/噸,甚至更低。例如,以商品豆貿易為(wei) 主的糧商的收購價(jia) 格大多是3600元/噸,毛糧價(jia) 格在3400元/噸。而油豆由於(yu) 質量較差,收購價(jia) 格大多在3000—3400元/噸。
國內(nei) 大豆壓榨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
2009年以來,國內(nei) 油脂企業(ye) 產(chan) 能迅速擴張。據了解,今年是新建大豆加工企業(ye) 投產(chan) 最多的一年,當前國內(nei) 大豆壓榨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有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大豆產(chan) 業(ye) 將麵臨(lin) 新一輪的洗牌。目前,由於(yu) 國產(chan) 大豆壓榨無利潤可圖,企業(ye) 處於(yu) 半停工狀態,企業(ye) 產(chan) 能隻利用了30%左右。如果後期豆油(資訊,行情)與(yu) 豆粕(資訊,行情)價(jia) 格上漲,大豆壓榨有利可圖,大豆壓榨企業(ye) 的產(chan) 能將迅速釋放,這將帶動大豆需求,但大量的豆油與(yu) 豆粕進入市場又將製約其價(jia) 格上漲。整體(ti) 來看,國內(nei) 大豆壓榨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是導致大豆進口數量持續攀升的重要原因。當前我國大豆壓榨量的90%來自於(yu) 進口大豆,隻要根據國內(nei) 豆油、豆粕價(jia) 格與(yu) 進口大豆理論成本計算大豆壓榨有利可圖,壓榨企業(ye) 就會(hui) 大量的進口大豆,進而會(hui) 衝(chong) 擊國內(nei) 大豆市場價(jia) 格。
綜上所述,當前國內(nei) 大豆市場很難找到支撐價(jia) 格大幅上漲的利多消息,現階段大豆市場供需格局與(yu) 對未來大豆產(chan) 量的預期都不支持價(jia) 格上漲。與(yu) 此同時,由於(yu) 國內(nei) 大豆壓榨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導致大量的豆類市場跨市場套利行為(wei) 存在,這也加劇了進口大豆對國產(chan) 大豆市場的衝(chong) 擊。此外,7月份將進入大豆作物授粉期,在此期間,產(chan) 區天氣的變化也將成為(wei) 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