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外貿被指拖經濟後腿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8年至2012年我國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最高為(wei) 9%,最低為(wei) -44.8%,而GDP增速均超過7%。[注冊(ce) 法國公司]淨出口貢獻率的大幅波動,並未造成我國經濟增速的大幅波動。

  淨出口貢獻率的波動,隻是與(yu) 我國對外貿易的走勢密切相關(guan) 。

  2008年,我國出口居曆史高位,進口增速相對較慢,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9%。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外需疲軟,當年貿易順差大大小於(yu) 2008年,淨出口貢獻率降為(wei) -44.8%。2010年,全球經濟開始好轉,我國出口回暖。由於(yu) 2009年淨出口處於(yu) 曆史低位,當年淨出口貢獻率達到7.9%。2011年雖然出口形勢總體(ti) 平穩,但因進口回升很快,當年淨出口貢獻率為(wei) -5.8%。2012年淨出口貢獻率為(wei) -2.2%。

  “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這一概念隻有統計意義(yi) ,沒有經濟意義(yi) 。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為(wei) 負,並不表明對外貿易拖了經濟增長的後腿。”商務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

  這位負責人認為(wei) ,發展開放型經濟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產(chan) 業(ye) 升級的引擎,我國對外貿易已經發展到出口和進口並重的新階段。今後,隨著進出口更加平衡,外貿順差將進一步減少,淨出口貢獻率降低或為(wei) 負,[法國公司注冊(ce) ]或將在未來幾年成為(wei) 常態。

  外貿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外貿領域吸納就業(ye) 超過8000萬(wan) 人,每年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相當於(yu) 節約了5億(yi) 畝(mu) 耕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認為(wei) ,淨出口貢獻率反映了消費、投資、淨出口之間的數字變化關(guan) 係,並不是指某類別經濟增長含義(yi) 上的實際貢獻。實際上,消費、投資與(yu) 出口、進口有密切的聯係,出口固然直接增加國外對本國貨物和服務的需求,進口也往往不是替代國內(nei) 生產(chan) ,而是提供了國內(nei) 生產(chan) 不了的商品和服務,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形成互補,促進國內(nei) 產(chan) 業(ye) 發展。

  事實上,用淨出口貢獻率來衡量,會(hui) 低估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如果進口、出口貿易量很大,而實際順差不大,大量的貿易活動帶來的就業(ye) 、服務等附加值,雖然對經濟增長發揮了很大作用,但無法通過淨出口貢獻率這個(ge) 指標來體(ti) 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隆國強表示,各國通過對外貿易參與(yu) 國際分工,能夠發揮自身比較優(you) 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增加就業(ye) 和居民收入,並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

  從(cong) 發達國家看,2000年—2011年,美國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wei) -11%。外貿拖累了美國經濟嗎?當然不是。恰恰相反,美國利用國際貿易,從(cong) 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大量進口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和資源產(chan) 品,每年為(wei) 美國消費者節省了上千億(yi) 美元消費成本,降低了本國的通貨膨脹率,並推動國內(nei) 其他產(chan) 業(ye) 發展。20世紀中後期,亞(ya) 洲四小龍的成功崛起,也印證了發展外貿的巨大作用。

  我國人口多、資源少、就業(ye) 壓力大、科技相對落後。發展對外貿易、參與(yu) 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麵,出口使我國充分利用勞動力較為(wei) 豐(feng) 富的優(you) 勢,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促進經濟增長;另一方麵,進口緩解了我國麵臨(lin) 的資源、技術約束,引進的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資源、能源,滿足了國內(nei) 生產(chan) 需要。

  據測算,我國石油、鐵礦石、銅的年進口量均已占國內(nei) 年消費總量的50%以上,每年大宗農(nong) 產(chan) 品進口相當於(yu) 節約了5億(yi) 畝(mu) 耕地。由此可見,即便外貿順差減少甚至出現逆差,考慮到進口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外貿對經濟增長也是有利的。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外貿領域吸納就業(ye) 超過8000萬(wan) 人,其中60%以上來自農(nong) 村。出口增速每提高1個(ge) 百分點,可增加轉移勞動力20萬(wan) 人。專(zhuan) 門以出口為(wei) 導向的加工貿易,也能帶動國內(nei) 配套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國內(nei) 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升級。

  努力調整對外貿易結構

  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不是我們(men) 的追求目標,提高外貿質量和水平,是未來的著力點

  當然,中國製造產(chan) 業(ye) 仍在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體(ti) 係中處於(yu) 低端,比較優(you) 勢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和高新技術產(chan) 品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大而不強,是我國外貿結構中最突出的問題。

  前不久,有外媒報道稱,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2年美國貨物貿易總額為(wei) 38628.59億(yi) 美元。而中國2012年的貿易總額為(wei) 38667億(yi) 美元,首次超過美國。中國已經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這是由於(yu) 中美兩(liang) 國統計口徑不一致造成的。”按照世貿組織的統計口徑,我國比美國進出口總額仍少156.4億(yi) 美元。我國仍居全球出口第一和進口第二貿易國地位。

  沈丹陽說,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不是我們(men) 的追求目標,提高對外貿易質量和水平,才是未來發展的著力點。

  時下,適應國內(nei) 、國際市場變化,各地正按照中央決(jue) 策部署,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外貿結構,努力提升中國製造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位置。

  可以預見,隨著外貿“轉方式、調結構”戰略的深入實施,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將跑得更穩健、更協調。

  [法國注冊(ce) 公司]淨出口貢獻率隻有統計意義(yi) ,沒有經濟意義(yi)

  隨著外貿進出口更加平衡,淨出口貢獻率降低或為(wei) 負,或將在未來幾年成為(wei) 常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為(wei) 51.93萬(wan) 億(yi) 元,比上年增加4.78萬(wan) 億(yi) 元。其中,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wei) 51.8%,投資貢獻率為(wei) 50.4%,淨出口貢獻率為(wei) -2.2%。

  一些人認為(wei) ,淨出口貢獻率為(wei) 負,意味著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的,外貿拖了經濟增長的後腿。這種看法對嗎?

  根據經濟學理論,一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可分解為(wei) 總投資、總消費和淨出口(包括貨物出口及服務出口)三個(ge) 部分。淨出口是指出口額與(yu) 進口額之差,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指淨出口增量與(yu) GDP增量之比,即: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淨出口增量/GDP增量×100%。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餘(yu) 淼傑認為(wei) ,淨出口貢獻率為(wei) 負,隻是說明當年的淨出口增量(即貿易順差)少於(yu) 上年。這與(yu) 經濟增長的相關(guan) 性十分微弱。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