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係列政策因素與(yu) 現實因素使中國出口何去何從(cong) 備受關(guan) 注,或許出口產(chan) 品升級轉型的時機已經成熟
6月22日下午,青島港前灣新港區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景象。一輛輛滿載貨物的集裝箱卡車源源不斷把貨物運到碼頭等待裝船,路上偶然的一個(ge) 紅燈就可以讓卡車排起長龍,一眼望不到頭。
“這麽(me) 火的集裝箱出口運量增長,是我們(men) 年初沒有想到的。”碼頭現場,青島港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張偉(wei) 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該公司目前已超額完成年初製定的上半年出口任務。
這是當下中國港口外貿的一個(ge) 縮影。在此次港口調查中,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預計,這一趨勢下半年將得以延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趙晉平認為(wei) ,盡管會(hui) 麵臨(lin) 勞動力成本上升、歐債(zhai) 危機影響等諸多困難,中國下半年出口總體(ti) 應該仍會(hui) 保持15%的增長。
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正是對當前以及未來一個(ge) 時期外貿形勢的樂(le) 觀估計,使得決(jue) 策層政策調整、加強結構改革的戰略得以堅定推進。
6月22日財政部宣布,自7月15日起,取消部分鋼材、醫藥、化工產(chan) 品、有色金屬加工材等商品的出口退稅,總數達406種。這是自2008年7月以來,中國政府首次調減出口退稅。6月19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
一係列政策因素與(yu) 現實因素使中國出口何去何從(cong) 備受關(guan) 注,或許,出口產(chan) 品升級轉型的時機已經成熟。
暖流來襲
青島萬(wan) 達運通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曉紅說,公司成立十年,2010年是最忙的一年,即使在春節前後傳(chuan) 統的行業(ye) 淡季,業(ye) 務量也沒有減少。“公司自3月份以來一直不斷增加人手,業(ye) 務量、增速都超過以往年份增速的10%以上。”
“所有航線全都滿艙,運價(jia) 一周兩(liang) 漲。”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進出口集裝箱運輸的寧波名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愛軍(jun) 說。
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601886.SH/2866.HK,下稱中海集運(3.28,0.00,0.00%))貿易部一位工作人員說,目前外貿航線的情況都非常好,美國航線尤其堅挺,幾乎都是滿艙,東(dong) 南亞(ya) 航線次之,歐洲航線也同比增長迅速。
被譽為(wei) 出口晴雨表的中國集裝箱出口指數6月25日報收於(yu) 1171.54點,較上周上漲1.4%,已連續十數周上漲。
專(zhuan) 事出口產(chan) 品生產(chan) 的企業(ye) ,同樣能直接感受到這種撲麵而來的暖意。
“目前生產(chan) 線全部在運轉,訂單很多。”浙江英吉利印染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
青島耀傑時裝有限公司主要做貼牌服裝出口,其財務總監李文傑介紹,2009年公司完成出口額2400萬(wan) 美元,而2010年1月至今的訂單已經達到4000多萬(wan) 美元,1月~4月已經完成訂單1500萬(wan) 美元。“感覺很明顯,增長非常快。”
該公司董事長張振傑表示,其80%的訂單都來自歐洲,2010年公司完成訂單比去年增加20%~30%,每個(ge) 月都有這個(ge) 增幅。
對出口火爆感到意外的不僅(jin) 是企業(ye) 。“我對青島5月份出口同比增44%也吃了一驚,6月份基本也能保持這個(ge) 增長。”青島市商務局副巡視員叢(cong) 彥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目前看,外需應該沒有問題,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在青島占70%,企業(ye) 訂單都做不過來。
6月21日,青島港物流公司副總經理張偉(wei) 在集團工作會(hui) 議上接到了新任務,下半年業(ye) 績要完成同比22%的增長,比年初計劃高了10個(ge) 百分點。“看目前形勢,我對完成任務很有信心。”張偉(wei) 說。
李曉紅則表示,他們(men) 公司接觸的全球各大船運公司對未來三季度業(ye) 務量都信心十足,因此下半年至少7、8、9三個(ge) 月,還是會(hui) 保持上半年的高增長。
對此,瑞信集團亞(ya) 太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認為(wei) ,由於(yu) 需求複蘇與(yu) 庫存回補,現在全球各地的訂單正在湧入中國,包括美國、新興(xing) 市場和歐洲主流大國如法國和德國。
他認為(wei) ,到了2010年下半年,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會(hui) 采取財政收縮措施,並取消一部分訂單,但是“我們(men) 相信中國出口會(hui) 維持(同比)10%甚至更高的雙位數增長”。
政策寓意
偏樂(le) 觀的出口預期顯然堅定了決(jue) 策層推進改革的決(jue) 心。
6月19日,央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央行新聞發言人指出,當前是改革的有利時機,其重要根據便在於(yu) ,“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運行趨於(yu) 平穩”,同時,此項改革將“有利於(yu) 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6月22日,406種商品出口退稅政策進行調整。從(cong) 產(chan) 品上看,此次取消出口退稅的產(chan) 品主要集中在初級鋼材、有色金屬、農(nong) 化工品以及橡膠玻璃製品等,均屬於(yu) 兩(liang) 高一資行業(ye) ,即高耗能、高汙染和資源性產(chan) 品出口。
對此,商務部財務司負責人表示,本次調整不會(hui) 影響外貿複蘇增長勢頭。
“取消退稅政策,短期內(nei) 可能會(hui) 對市場產(chan) 生影響,但應不會(hui) 造成出口的大幅下滑,不會(hui) 改變對外貿易發展的大局。”該負責人說。
政策公布當日,中信證券(11.59,0.00,0.00%)出具的研究報告認為(wei) ,政策反映出政府消減和調整落後鋼鐵產(chan) 能的決(jue) 心。此外,目前中國的出口已超過全球出口比重的10%,這一比重已達到瓶頸值,出口份額的繼續提升將麵臨(lin) 較大的貿易壓力,此時主動進行出口退稅的結構性調整,有助於(yu) 緩解貿易爭(zheng) 端,實現出口產(chan) 品的升級轉型。
中信證券還表示,盡管未來出口退稅的調整可能還會(hui) 延續,但仍將集中在兩(liang) 高一資行業(ye) 的產(chan) 品,中信依舊維持2010年出口增長22%的判斷。
趙晉平也認為(wei) ,出口主要是由需求決(jue) 定的,如果需求還在,那麽(me) 單單一個(ge) 出口退稅政策恐怕阻擋不住出口的趨勢。他表示,政府應該通過長期穩定的外貿政策,即長期穩定的出口退稅政策和浮動的匯率杠杆來指導出口,近兩(liang) 年的情況卻是反過來了,匯率自2008年11月以來一直沒有動,而出口退稅率卻在不斷調整。
“現在匯率又回到浮動機製,出口退稅政策就該穩定下來,如果兩(liang) 個(ge) 因素都來回搖擺,企業(ye) 就無法有穩定預期,經營必然受到影響。”趙晉平說。
利潤之憂
國際形勢的變化,企業(ye) 勞動力、原材料成本的攀升,同樣構成出口企業(ye) 觀察下半年形勢最主要的依據。“這是我們(men) 最看重的因素。”張偉(wei) 說。
天津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歐美。其辦公室副主任狄蘭(lan) 蘭(lan) 最近明顯感覺因為(wei) 部分企業(ye) 陷入困境甚至破產(chan) ,一些歐洲國家的客戶“刻意找茬”,要求“打折”。從(cong) 實際成交來看,一般會(hui) 降低5%、10%成交,退貨的情況最近也多了起來。狄蘭(lan) 蘭(lan) 認為(wei) ,這跟歐洲的債(zhai) 務危機應該有很大的關(guan) 聯。
青島福臨(lin) 輪胎有限公司負責歐洲市場的業(ye) 務經理王曉華介紹,來自歐洲的訂單從(cong) 6月份開始減少,比5月降了30%。由於(yu) 歐元匯率持續下滑,客戶主要是下短期訂單,要求下了訂單馬上交貨。“都是詢問我們(men) 有什麽(me) 貨,合適的話就要一點。客戶特別關(guan) 心交貨期,怕時間長引發變數從(cong) 而增加成本。”
不過王曉華也表示,這並不代表歐洲的市場需求減少了,他們(men) 仍然有很大的需求,隻不過現在處於(yu) 觀望狀態,待歐元穩定在一定的區間,這種需求就會(hui) 馬上顯現。
相比2009年的無單可接,現在出口企業(ye) 的訂單量已經不再令人憂心。
然而,有訂單並不意味著有利潤。
“貿易的利潤比較有限,銷售額增加,但是利潤率比較有限,毛利率在3%~4%。”青島福臨(lin) 輪胎有限公司國際業(ye) 務部總監李傳(chuan) 龍說。
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都在壓縮出口企業(ye) 的利潤空間。
“我們(men) 的訂單一直在增加,但是利潤卻在減少。”青島耀傑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振傑表示,原材料上漲很厲害,到目前為(wei) 止,原棉價(jia) 格比春節前漲了40%,春節後工人計件工資上調了20%,成本漲得非常厲害。淨利潤是降低的,同比下降了10%。
此外,貿易摩擦、各種關(guan) 稅壁壘和技術壁壘都給企業(ye) 的成本帶來壓力,尤其是對於(yu) 加工貿易類的出口企業(ye) ,利潤空間整體(ti) 上在不斷收窄。
轉型迫在眉睫
一方麵外需持續複蘇,顯示出口走勢良好,另一方麵企業(ye) 利潤率卻在不斷下降。此時,有實力的出口企業(ye) 正在著手擴建工廠,希望通過擴大產(chan) 能來平攤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以獲得更多利潤。
青島耀傑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振傑表示,耀傑在當地有3家工廠,未來還會(hui) 再建3家,目前已經有一家開始建設了,明年初就能投產(chan) 。
“現在如果不擴產(chan) 就是等死。”張振傑對記者表示,他希望通過擴產(chan) 把工人工資、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和人民幣可能升值等帶來的成本壓力降低。
張振傑的公司主要為(wei) 歐洲的一些知名大眾(zhong) 品牌做貼牌出口。他說,至少未來5年,貼牌出口仍然是可以賺錢的。其根據在於(yu) ,目前中國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在國際市場上占到了近50%的份額,中國加工出口在產(chan) 業(ye) 分工和產(chan) 業(ye) 鏈配套上還有相當優(you) 勢,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取代。
但是對於(yu) 更長遠的未來,張振傑表示了擔憂。比如,目前孟加拉工人工資比中國低很多,同時孟加拉自產(chan) 原棉,不僅(jin) 質量好而且產(chan) 量大,他們(men) 的生產(chan) 成本遠遠低於(yu) 中國。“未來靠低價(jia) 我們(men) 是競爭(zheng) 不過孟加拉的。”
青島市從(cong) 年初開始遇到的企業(ye) 招工難問題一直普遍存在,青島市商務局副巡視員叢(cong) 彥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表示,即使各企業(ye) 都不同程度地加工資,但工人仍然招不滿。用工荒已經成為(wei) 了一個(ge) 不可逆轉的現象,也成為(wei) 一個(ge) 死結,會(hui) 是一個(ge) 倒逼機製迫使企業(ye) 轉型。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6月27日在中國對外經貿2010年夏季形勢分析會(hui) 上表示,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30年來是以低成本參與(yu) 國際分工,主要從(cong) 事代工製造業(ye) 。當下這種模式麵臨(lin) 著非常大的壓力,而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的轉型來得會(hui) 比較快。
這種轉型並不是指要離開製造業(ye) ,甚至並不是離開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張燕生強調,關(guan) 鍵是如何做出自己的品牌和營銷渠道。
張燕生提醒說,由低價(jia) 競爭(zheng) 轉變為(wei) 差異化競爭(zheng) 和品牌競爭(zheng) 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對於(yu) 當前大部門加工貿易企業(ye) 完全依賴貼牌和國外的貿易銷售渠道,自己本身沒有任何轉型準備。“如果中國作為(wei) 世界工廠的大轉型遇到障礙,中國可能要麵臨(lin) 像日本一樣較長時間的經濟低速期甚至停滯期。”
對於(yu) 未來,張振傑並不是沒有準備,他透露,兩(liang) 年前自己的公司已經開始嚐試做自己的品牌,雖然現在做得很小,但是已經擁有了自己的設計、銷售、製作和門店。這塊業(ye) 務瞄準的是未來的內(nei) 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