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我國出口統計隱藏大量重複計算

破解中國獲益不高之謎

據UNCTAD分析,[注冊(ce) BVI公司]有三種因素決(jue) 定一國(地區)的獲益率,分別為(wei) 經濟總量(依賴外國附加值的程度)、價(jia) 值鏈地位(上遊還是下遊)和經濟結構及出口模式。

經濟大國如美國和日本,傾(qing) 向於(yu) 依賴本國供應鏈,因此其獲益率較高。資源大國如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由於(yu) 主要提供能源等初級產(chan) 品,因此其出口幾乎全是本國附加值。而以軟件等高附加值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的印度獲益率也較高。

UNCTAD特別分析了中國的情況,認為(wei) 中國一方麵是一個(ge) 龐大的經濟體(ti) ,其國內(nei) 供應鏈日益完善,但另一方麵承擔了大量加工貿易,同時是電子產(chan) 品的重要出口者。由於(yu) 加工貿易高度依賴進口,電子產(chan) 業(ye) 又是全球分工最細的產(chan) 業(ye) ,中國的本國附加值占比處於(yu) 中遊也就不足為(wei) 奇了。

根據海關(guan) 總署上月公布的數據,[注冊(ce) 開曼公司]2012年,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13439.5億(yi) 美元,增長3%,占我國外貿總值的34.8%。其中出口8627.8億(yi) 美元,增長3.3%;進口4811.7億(yi) 美元,增長2.4%。加工貿易項下順差3816.1億(yi) 美元,擴大4.5%。

公平看待貿易失衡

以這一視角,可以更加公平地看待貿易不平衡問題。

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曾在一次內(nei) 部會(hui) 議中,列舉(ju) 中國加工貿易第一大出口產(chan) 品、逆差第一大類產(chan) 品的筆記本電腦。他指出雖然全球95%的筆記本電腦在中國國內(nei) 組裝製造,但是從(cong) 利潤分布情況來看,中國的代工企業(ye) 僅(jin) 占5%~10%,而其他掌握核心元器件國家(地區)的利潤率則在50%~80%。

“從(cong) 加工貿易的筆記本電腦一項,可以看到獲利最大的是誰。加工貿易的順差產(chan) 生在中國,利益在全球分享。美國憑借技術、標準和軟件的壟斷,占據價(jia) 值鏈的製高點,應該是在上、中、下遊各個(ge) 環節獲得了利潤。”蔣耀平說,“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將順差轉移到中國大陸以後,也獲得了利益。而我們(men) 隻是在組裝、加工環節獲得了利益,從(cong) 這裏可以看到,貿易順差(及總額)沒有簡單反映每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實際利益格局。”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也在今年9月舉(ju) 行的“全球價(jia) 值鏈國際研討會(hui) ”論壇上評論說,現行的國際貿易統計方法無法準確反映生產(chan) 全過程,在經濟全球化的貿易環境下,原產(chan) 地規則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貿易平衡的人士,忽視了其他國家對產(chan) 品的貢獻,造成組裝國貿易額的高估。

更有趣的是,如果用價(jia) 值鏈方式計算,按照為(wei) 中國進出口產(chan) 品提供零部件和服務的各個(ge) 國家細分計算,可把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縮窄四分之一。

政策思考

新的視角可以為(wei) 一些政策建議提供佐證。

UNCTAD投資與(yu) 企業(ye) 司司長詹曉寧對本報表示,中國應該加快發展服務貿易。盡管服務貿易在全球出口總額中僅(jin) 占20%左右,但服務部門貢獻了全球出口增值部分的近一半(46%),原因是大多數出口產(chan) 品在生產(chan) 過程中均大量使用各種服務。實際上,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chan) 網絡日益朝著提供更多的生產(chan) 性服務產(chan) 品方向發展。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總存量中60%以上都是服務業(ye) 投資,而製造業(ye) 和第一產(chan) 業(ye) 的外國直接投資僅(jin) 分別占26%和7%。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均類似。

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也對本報稱,雖然中美在貨物貿易總額上,已經十分接近,但中國與(yu) 美國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差距,仍然不是一個(ge) 數量級。從(cong) 公開數據來看,美國大致為(wei) 14000億(yi) 美元,而中國官方統計,綜合下來,則為(wei) 4000億(yi) ~5000億(yi) 美元。且由於(yu) 中國服務貿易數據統計方式較為(wei) 落後,口徑較多,僅(jin) 從(cong) 公開數據本身還不足以說明此種差距。

為(wei) 什麽(me) 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從(cong) 國際貿易的角度看,這個(ge) 問題就變成了:為(wei) 什麽(me) 中國貿易總量那麽(me) 大,但從(cong) 中掙得的利潤卻並不高?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UNCTAD)本周三發布的一份報告,為(wei) 回答後一個(ge) 問題提供了一種視角。根據其新開發的全球價(jia) 值鏈(GVC)數據庫和相應的統計方法,中國從(cong) 本國的出口總值中僅(jin) 獲得七成,這一獲益水平在全球25個(ge) 主要出口經濟體(ti) 中僅(jin) 處中遊,顯著低於(yu) 俄羅斯(91%)、印度(90%)、美國(89%)、巴西(87%)、澳大利亞(ya) (87%)、沙特阿拉伯(86%)和日本(82%),但是高於(yu) 德國(63%)。

這一中等的獲益水平反映了中國貿易出口加工占比高、在全球分工中的獨特性低、附加值不高等特點。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程度低,在價(jia) 值鏈視角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一視同仁的情況下,中國的跛足貿易格局“現原形”也在情理之中。

消除重複統計

傳(chuan) 統的海關(guan) 進出口統計方法,隱藏著大量重複計算,導致全球貿易數據“虛高”。

例如一部蘋果手機在中國加工、組裝,再到國外市場上出售,按照傳(chuan) 統方法,它的187.51美元出廠價(jia) (2010年)全部計入中國出口總值。可實際上,這部手機賣得的187.51美元中,有20.75美元歸中國台灣,16.08美元歸德國,80.05美元歸韓國,22.88美元歸美國,47.75美元歸日本等等,分別為(wei) 這些國家和地區所提供產(chan) 品和服務的價(jia) 值。

在中國把整機銷售額計入出口總值的同時,其他有關(guan) 國家同時也把它們(men) 貢獻的產(chan) 品和服務計入各自的出口數據,在跨國公司和全球化生產(chan) 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這種分頭統計造成全球貿易統計中大量的重複計算。

為(wei) 了消除重複計算,更真實地反映全球貿易格局,UNCTAD引入了GVC統計方法,並建立了相關(guan) 數據庫。而在稍早前(1月16日),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OECD)與(yu) 世界貿易組織(WTO)也推出了全球貿易測算新方法——附加值測算法。兩(liang) 種測算方法可謂異曲同工,不謀而合。

以GVC為(wei) 例,它把一件貨物各個(ge) 環節的附加值分別計算,一件貨物從(cong) 原料、加工、製造、終端銷售的整個(ge) 過程,同時也是在原料供應國、[開曼公司注冊(ce) ]加工國、製造國、銷售國貿易的過程。在統計各國價(jia) 值貢獻的時候,某國在相應環節為(wei) 某貨物增加價(jia) 值稱為(wei) 本國附加值,而各國出口貨物中由上遊其他國家提供的附加值則成為(wei) 外國附加值。這樣一來,每個(ge) 國家(地區)出口貨物中本國附加值和外國附加值的比例就反映了該國(地區)的貿易獲益率。

不論是GVC,還是附加值測算法,都會(hui) 讓我們(men) 看到一個(ge) 完全不同的國際貿易格局,也會(hui) 讓我們(men) 明白,為(wei) 什麽(me) 中國的貨物貿易總值已經全球第一,但中國還不是一個(ge) 真正的貿易強國。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