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花旗預測中國GDP增長7.8% 外貿或將拖累經濟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為(wei) 519322億(yi) 元,[注冊(ce) BVI公司]按可比價(jia) 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8%。這一數據雖然較上年增速有所放緩,卻超過了去年年初7.5%的預期目標。值得慶幸的是,去年第四季度扭轉了GDP增速連續6個(ge) 季度逐季回落的態勢。

  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格局是否能夠延續?存在的最大不確定性和風險又是什麽(me) ?今年1月,《中國經濟周刊》采訪了包括匯豐(feng) 銀行、瑞銀集團、花旗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摩根大通等多家銀行和投行的經濟學家,聽一聽他們(men) 對於(yu) 今年中國經濟的看法。

  “去年有很多風險,大家都擔心中國經濟是否會(hui) 硬著陸,覺得有不確定性。相比之下,今年的經濟呈現一個(ge) 溫和複蘇的態勢,所以看起來會(hui) 有一點枯燥。”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說。

  [注冊(ce) 開曼公司]而匯豐(feng) 經濟研究亞(ya) 太區常務總監兼聯席主管、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微博]則表示:“我們(men) 對於(yu) 中國2013年的總體(ti) 展望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新領導新年新氣象’。 溫和複蘇、溫和通脹,貨幣寬鬆,加快金融改革。”

  經濟增長預期大相徑庭

  每年年初,各大金融機構都會(hui) 對中國當年經濟增長給出一個(ge) 預判數字,已成慣例。在今年,最為(wei) 樂(le) 觀的判斷來自於(yu) 星展銀行。

  星展銀行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梁兆基及其研究部認為(wei) ,2013年GDP增長將從(cong) 2012年的7.8%攀升至9%。

  匯豐(feng) 的觀點也較為(wei) 樂(le) 觀。“我們(men) 對於(yu) 2013年GDP增速預測8.6%保持不變。”屈宏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12年中國GDP增速7.8%,是十餘(yu) 年來的最低水平,但對麵臨(lin) 中長期結構性調整壓力的中國來說,可以說是基本完成了在外需下滑衝(chong) 擊下穩增長的艱巨任務。”

  事實上,很多金融機構都在去年四季度上調了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期。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我們(men) 將2013年GDP增長預期由此前的8.0% 上調至8.2%。2013年中國經濟將經曆周期性複蘇,但增長潛力仍將處於(yu) 長期下行通道。與(yu) 去年中國同時麵臨(lin) 周期及結構性因素引發的雙重放緩相比,目前的狀況已經大為(wei) 改觀。”

  被采訪的金融機構中,瑞銀和恒生都給出了8%這一預測。恒生銀行首席經濟師嚴(yan) 愛群認為(wei) :“內(nei) 地經濟於(yu) 2012年第四季複蘇,我們(men) 相信今年這趨勢會(hui) 持續。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或由2012年預計的7.7%上升至2013年的8.0%。政府承諾加快審批基建項目,投資增長有望回升。至於(yu) 消費則可望因居民收入快速增長而保持穩健。”

  與(yu) 上述信心滿滿的金融機構不同,花旗給出的數字最為(wei) 悲觀,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零售銀行研究與(yu) 投資分析主管邱思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們(men) 預測今年中國GDP的增速可能隻有7.8%,我們(men) 判斷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政府應該會(hui) 把經濟增長定為(wei) 7%。”之所以給出7.8%的預測主要是由於(yu) 花旗認為(wei) ,在今年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消費和貿易三駕馬車中,貿易將拖累經濟。

  外貿會(hui) 否拖累經濟的激辯

  事實上,之所以各大金融機構對GDP數據的預測大相徑庭,主要是對貿易增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貿易將在今年成為(wei) 中國經濟增長最大不確定性之一。

  在嚴(yan) 愛群看來,基建投資理想、房地產(chan) 建設緩慢複蘇及去庫存化趨勢結束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全球經濟形勢仍然嚴(yan) 峻,外貿前景難以樂(le) 觀,外需疲弱則是經濟複蘇的隱憂。

  摩根大通發布的報告認為(wei) ,去年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企穩反彈,主要是因為(wei) 消費相對保持堅挺,成為(wei) 阻止經濟放緩的強力緩衝(chong) ,以及貿易活動顯著改善。去年四季度的“跳漲”是主要推動力。

  不過,朱海斌坦言:“我們(men) 的擔憂是上述兩(liang) 大推動因素的利好影響可能將在2013年上半年有所削弱。去年四季度零售額的強勁增長勢頭可能將在未來幾個(ge) 月放緩,因為(wei) 月度貿易數據波動非常劇烈,這反映了全球終端需求存在較高的不確定性。我們(men) 的全球團隊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將弱勢開局,在年底之前將逐漸複蘇,因此未來幾個(ge) 月貿易行業(ye) 的表現可能將不及預期。”

  信心最足的是給出中國GDP增長 9%目標的星展銀行,梁兆基及其團隊認為(wei) ,過度看空外貿並沒有必要,理由是“隨著對歐洲出口下降態勢止步和對美國出口持續增長,外部環境應該能夠再給GDP增長添加0.5%”,而不是給經濟增長拖後腿。

  邱思甥顯然並不同意這一看法,在他看來,外貿非但不會(hui) 給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正貢獻,還可能將帶動整體(ti) 經濟增長率下降一個(ge) 百分點,最明顯的理由是歐洲仍然沒有擺脫經濟衰退的陰影。

  實體(ti) 投資進入複蘇通道

  [開曼公司注冊(ce) ]與(yu) 外貿形勢判斷撲朔迷離相比,實體(ti) 投資的穩定增長成為(wei) 諸多經濟學家的共識。

  預期最樂(le) 觀的梁兆基認為(wei) ,去年,中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為(wei) 20%左右,相較平均水平低30%(平均為(wei) 26%)。增長下降一部分原因是由當局主導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受領導班子交接,重大刑事審判以及與(yu) 鄰國激烈的領土爭(zheng) 端所影響。如果投資增長今年回升15%,那麽(me) 這將給2013年GDP帶來1%的增長。

  汪濤認為(wei) ,“基礎設施投資、房地產(chan) 複蘇、去庫存將是經濟增長的主旋律。”邱思甥則明確表示,由於(yu) 有政府在基礎投資建設等方麵的刺激政策,中國經濟是“掉”不下來的。

  實際上,在“黨(dang) 政換屆經濟”繼續帶動下,基建投資的加速有望持續,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仍保持高位。這一輪從(cong) 去年三四月份反轉的投資增速表明了,政府刺激政策雖然沒有大張旗鼓,卻始終悄然推進。包括交通、水利、電力相關(guan) 數據都支持這一看法。

  朱海斌這樣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最矚目的要數基建投資,如鐵路和地下軌道交通投資。作為(wei) 固定資產(chan) 投資風向標的新開工項目投資總額顯示這一趨勢將在近期得到延續。房地產(chan) 目前正處在複蘇期的第三個(ge) 階段,即建築及投資活動的複蘇。此外,製造業(ye) 企業(ye) 去庫存似乎已告一段落,庫存重建已經開始。這些都是積極信號。”

  不過,實體(ti) 投資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yu) 政府可能在房價(jia) 再度失控上漲之際出台房地產(chan) 抑製政策。嚴(yan) 愛群判斷,雖然商品房銷售及保障房建設持續回升,可望帶動房地產(chan)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略為(wei) 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將受到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所影響,拖累製造業(ye) 投資增長則可能繼續放緩。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