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調查”,中國企業(ye) 的敗訴率高達60%,遠高於(yu) 全球平均值26%
對於(yu) 處於(yu) “微笑曲線”下遊的中國製造企業(ye) 來講,[廈門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今年“中美貿易的寒冬”比以往來的更早一些。
據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統計,僅(jin) 今年上半年,美國共發起“337調查”29起,其中,涉華(中國大陸)11起,占到總數的37.9%,中國大陸已成為(wei) 繼台灣之後美國“337調查”的第二大受害者。相對於(yu) 中國企業(ye) 熟知的雙反調查(反傾(qing) 銷、反補貼),“337條款”則略顯陌生。它是美國1930年《關(guan) 稅法》第337條款的通俗稱謂,該條款主要是調查進口產(chan) 品中侵犯知識產(chan) 權和不正當競爭(zheng) 的行為(wei) ,實踐中有90%的相關(guan) 調查為(wei) 專(zhuan) 利侵權。
被封為(wei) “貿易保護主義(yi) 新變種”的“337調查”的厲害之處在於(yu) ,一旦某企業(ye) 被美方認定為(wei) 侵權,該企業(ye) 相關(guan) 產(chan) 品將可能被永久禁止進入美國,而且該國同行業(ye) 的同類商品也可能永遠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2004年至2011年,中國連續7年成為(wei) 遭受“337調查”最多的國家。中國企業(ye) 的敗訴率高達60%,遠高於(yu) 世界平均值26%。麵對中美貿易寒冬,中國企業(ye) 要如何應對以迎接春天?對此,南都采訪了專(zhuan) 攻中美貿易研究、美國喬(qiao) 治華盛頓大學伊理亞(ya) 德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富布萊特學者JosephPelzman教授。
摩擦是企業(ye) 間的,並非國家之間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今年上半年,“337調查”涉華11起,您怎麽(me) 看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
JosephPelzman:這些訴訟看似是國家之間的,實際上是企業(ye) 間的。
在337調查中,美國企業(ye) 懷疑對方是不正當競爭(zheng) ,因為(wei) 對方沒有製定合理的價(jia) 格,因此需要進行公平裁決(jue) 。[福州瑞豐(feng) 注冊(ce) 香港公司]美國企業(ye) 不可能起訴中國公司,這不符合美國法律,也不符合WTO法規,所以他們(men) 隻能通過政府立案。
這些訴訟其實不關(guan) 美國政府的事,隻是美國企業(ye) 競爭(zheng) 不過中國企業(ye) ,所以貿易摩擦其實是企業(ye) 間的,且並不是新現象,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也有過相同的遭遇。
南都: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是什麽(me) ?
JosephPelzman:原因有很多,比如中國企業(ye) 不願意公開信息。
有時,當中國企業(ye) 對美國的裁決(jue) 認為(wei) 不公平時,會(hui) 訴之WTO,WTO認為(wei) 中國有權利起訴美國。但這種起訴、調查所需要的相關(guan) 文件,中國企業(ye) 並不願意提供,那麽(me) 美國企業(ye) 就可以製造各種數據了。
我也是一名律師,當一個(ge) 企業(ye) 被起訴時,他就應該提供相關(guan) 文件。如果他不願意公開,律師就有可能在法庭上說,“看,這個(ge) 企業(ye) 在隱藏東(dong) 西”。律師就會(hui) 根據自己的推測來描述這個(ge) 企業(ye) 的情況。這個(ge) 道理是相通的。
如果中國企業(ye) 遷移到美國,問題就好辦了。當日本企業(ye) 把一部分製造遷移到美國去後,關(guan) 於(yu) 日本的反傾(qing) 銷就停止了。現在本田、豐(feng) 田、大金、尼桑部分工廠遷移到美國進行製造,摩擦就消失了。
南都:中興(xing) 、華為(wei) 被認為(wei) 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您認可這一說法嗎?美國民眾(zhong) 怎樣看待中國企業(ye) ?
JosephPelzman:當有人舉(ju) 起“國家安全”旗子的時候,通常人們(men) 就會(hui) 停止一切的討論,變成無知地追趕“國家安全”。
在WTO有“國家安全”法案,如果一個(ge) 國家要起訴其它國家,隻要是“國家安全”被喊出,就沒有交談,沒有調查,必須中止。這是一種愚蠢的論調,但是全球都在用它,美國、中國、WTO都不例外。
美國的民眾(zhong) 並不知道真相,他們(men) 隻關(guan) 心自己是否失去工作。而且,通常他們(men) 比較善於(yu) 在別人身上找借口。我們(men) 容易接受,失去工作是因為(wei) 他人原因,而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
國家也是如此,每個(ge) 國家都一樣,這是一個(ge) 全球性的問題。大家都不願意承擔責任,奧巴馬處理不了的問題,就說這是中國的錯,羅姆尼處理不了的問題,也說是中國的錯。
中國企業(ye) 不了解競爭(zheng) 對手,隻知道規則和銷售
南都:對於(yu) 三一重工起訴奧巴馬,您怎麽(me) 看?預測一下結果?
JosephPelzman:三一不能起訴總統,這是不對的。中國企業(ye) 應該起訴美國政府采取的決(jue) 策,而不是總統本人。[注冊(ce) 香港公司瑞豐(feng) 專(zhuan) 業(ye) 辦理]
仲裁的結果是要由法官裁決(jue) 的,法官可能也很難辦,你說法官能把總統送進監獄嗎?
南都:您對出口型的中國企業(ye) 有什麽(me) 建議?中國企業(ye) 應如何規避風險?
JosephPelzman:這很難,首先中國企業(ye) 必須要了解競爭(zheng) 對手,並且小心與(yu) 競爭(zheng) 對手之間的交易。
現在中國企業(ye) 的現狀就是不了解競爭(zheng) 對手,隻知道規則和銷售。中國企業(ye) 必須知道在和誰競爭(zheng) ,需要和競爭(zheng) 對手成為(wei) 朋友。以個(ge) 人為(wei) 例,如果我和你是朋友,起訴你就比較困難,如果不是朋友,那就比較容易。
另外,中國企業(ye) 還需要在公共關(guan) 係上下功夫。在美國,大公司都有律師活躍在國會(hui) ,律師們(men) 要跟參議員進行交流,否則沒有人知道這些大公司。公關(guan) 也是銷售的一部分,中國的公關(guan) 沒有做好,如果做好了,像華為(wei) 、中興(xing) 這些事件就不會(hui) 發生。
中國企業(ye) 沒有把相關(guan) 信息告訴美國,讓其知道這隻是工作,跟國家安全沒有關(guan) 係。因為(wei) 中國企業(ye) 的保密,美國就認為(wei) 華為(wei) 的老板出身軍(jun) 方,公司是在為(wei) 中國收集信息的。
如果要找一個(ge) 在公共關(guan) 係方麵的模範,那就是日本。日本企業(ye) 會(hui) 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美國,這一點贏得了美國的肯定,他做得很成功。
韓國在效仿日本,中國現在也在做,就像你現在采訪我一樣,加深理解和認同。但中國要花很長時間來做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