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企業重組上市IPO

中國最大鐵礦區全力擴產應對進口礦石危機

  三季度來臨(lin) ,隨著全球三大礦山巨頭紛紛提出上調礦價(jia) ,中國鋼鐵行業(ye) 陷入前所未有的成本困境。在中國最大鐵礦區遼寧鞍山-本溪地區,一輪國有鋼企的礦山擴產(chan) 工程拉開帷幕。依托老礦山改擴建和新礦山開發,大型鋼企鞍鋼、本鋼均已確立"礦石倍增"計劃,以降低對進口鐵礦的倚重。

  位於(yu) 中國東(dong) 北的遼寧鞍本地區,是中國已探明儲(chu) 量最大的鐵成礦帶。坐落於(yu) 此的鞍山鋼鐵集團和遼寧本溪鋼鐵集團,是中國鐵礦自給率最高的鋼鐵企業(ye) 。但隨著近年來"兩(liang) 鋼"產(chan) 能不斷擴大,自有礦山服役期超長,到2009年,鞍鋼、本鋼的鐵礦自給率均從(cong) 最高時的80%,降至60%左右。在進口鐵礦逐年提價(jia) 背景下,"兩(liang) 鋼"以鐵礦資源保持傳(chuan) 統競爭(zheng) 優(you) 勢,顯得尤為(wei) 迫切。

  "本鋼礦業(ye) 一個(ge) 規模龐大的擴產(chan) 計劃,正在快速推進之中。"本鋼集團礦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烈接受記者專(zhuan) 訪時說,通過對亞(ya) 洲最大單體(ti) 鐵礦--南芬鐵礦和歪頭山鐵礦擴建,到2010年末,本鋼將具備產(chan) 礦石2000萬(wan) 噸、鐵精礦850萬(wan) 噸的產(chan) 能。

  從(cong) 去年開始,本鋼還連續啟動徐家堡、賈家堡、花嶺溝、棉花堡四座鐵礦的開發建設,四礦已探明總儲(chu) 量4.33億(yi) 噸。計劃6年內(nei) 總投資近60億(yi) 元,建成達產(chan) 後,本鋼自產(chan) 鐵精礦可增加至1140萬(wan) 噸,鐵礦石產(chan) 量超過3000萬(wan) 噸。

  "另外,與(yu) 大台溝鐵礦的合作開發也正在洽談中。"高烈說。距本鋼廠區以南僅(jin) 20公裏的本溪大台溝鐵礦已探明可控製儲(chu) 量33.9億(yi) 噸,遠景儲(chu) 量近百億(yi) 噸。去年夏天,自從(cong) 這一世界最大單體(ti) 鐵礦被發現的消息公布以來,其開發進展就備受鋼鐵行業(ye) 關(guan) 注。6中旬,前來遼寧參加招商活動的深圳萬(wan) 利加集團董事長李偉(wei) 波向記者表示,萬(wan) 利加下轄的深圳億(yi) 眾(zhong) 鑫礦業(ye) 有限公司作為(wei) 探礦投資單位,正在推進大台溝鐵礦的合作開發。大台溝鐵礦一期工程擬於(yu) 2016年投產(chan) ,年產(chan) 礦石3000萬(wan) 噸,鐵精礦1000萬(wan) 噸。他透露,"集團將於(yu) 7月與(yu) 本鋼簽訂合作開發大台溝鐵礦的協議。"

  與(yu) 本鋼類似,坐落於(yu) 遼寧的另一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ye) 鞍鋼集團,也加快了自有礦山建設步伐。鞍鋼集團今年3月底宣布,鞍鋼老區鐵礦山改擴建項目得到國家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批準,成為(wei) 中國最大鐵礦擴產(chan) 規劃。鞍鋼以自籌資金的方式,總投資147億(yi) 餘(yu) 元,改擴建位於(yu) 鞍鋼本部周邊10餘(yu) 座老礦山及選礦場。

  鞍鋼礦業(ye) 公司總經理邵安林介紹說,通過實施這一項目,到2015年,鞍鋼鐵礦石年產(chan) 量將達到6850萬(wan) 噸,鐵精礦年產(chan) 量將達到2300萬(wan) 噸以上,分別比現有規模增加2250萬(wan) 噸和800萬(wan) 噸。到2020年,鐵礦石年產(chan) 量將達9200萬(wan) 噸,比現在翻一番。

  聯合金屬網分析師胡凱說,近年來中國鐵礦石進口形勢嚴(yan) 峻。今年上半年,執行多年的鐵礦石進口長協價(jia) 機製被打破,變成了由跨國礦山集團主導的按季度定價(jia) 。進入三季度,三大礦山均提出礦價(jia) 將在二季度價(jia) 格基礎上,再漲19%到35%。"雖然最終幅度還沒有確定,但是漲價(jia) 幾成定局。"

  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中國鋼鐵業(ye) 今後幾年將麵臨(lin) 巨大困難。而加大資源開發力度,提高鐵礦自給率,則成為(wei) 中國鋼廠應對不斷高企的成本危機,逆勢下保持競爭(zheng) 力的途徑之一。
  胡凱介紹說,2001年到2008年,中國鐵礦資源保有儲(chu) 量從(cong) 581億(yi) 噸增加到624億(yi) 噸,增加了43億(yi) 噸,但是真正獲得開發利用的還不足50%。

  "中國並不缺乏鐵礦資源。關(guan) 鍵問題是,在當前中國鋼鐵產(chan) 能快速擴張的形勢下,自有礦山建設必須跟上。否則,我們(men) 仍會(hui) 是'守著青山無柴燒',難以改變鐵礦供給受製於(yu) 人局麵。"遼寧省冶金地質勘探局專(zhuan) 家張永金說。

  當然,中國大規模開發自有鐵礦麵臨(lin) 的風險也不容忽視。蘭(lan) 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國清說,中國鐵礦資源絕大多數為(wei) 貧礦,采選成本較高。而進口富礦的開采成本極低,一旦其價(jia) 格下跌,中國一批鐵礦企業(ye) 很可能重新陷入虧(kui) 損境地。因此,中國礦山企業(ye) 要通過技術和管理創新,降低鐵礦生產(chan) 成本,才能在未來競爭(zheng) 中占一席之地。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