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房主科倫(lun) ·斯蒂芬再次向媒體(ti) 控訴,指稱來自中國的石膏板讓他的住所無法居住,期望已經上訴3年的案子早點了結,並要求中國公司支付其賠償(chang) 。
此前一周,10月8日,原告Julia Llewellyn Toney向美國路易斯安那中區法院提出起訴,指稱中國石膏板製造商的產(chan) 品存在質量問題,對其造成人身傷(shang) 害。被告為(wei) 包括泰山石膏、可耐福在內(nei) 的多家中國石膏板製造公司,[注冊(ce) 香港公司費用]以及美國獨立建築供應協會(hui) 等機構。這是有關(guan) 中國石膏板的最新訴訟。
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hui) 稱,有將近4000名美國房主投訴了中國石膏板,有機構預測,其最終涉及的賠付金額可能高達11億(yi) 美元。
卷入這場風波的泰山石膏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泰山石膏”),涉及賠款金額500多萬(wan) 美元。而據本報記者統計,自從(cong) 2009年泰山石膏應訴以來,共支付律師費用達6000多萬(wan) 元人民幣。
卷入這場風波不隻是泰山石膏,還有數十家出口石膏板到美國的中國生產(chan) 商和出口商,及美國本土進口商、房地產(chan) 開發公司和建築公司等多家企業(ye) 。
“泰山石膏產(chan) 品質量沒有問題。”10月16日,泰山石膏控股股東(dong) 北新建材(000786.sz)證券事務代表張曉向本報記者稱,公司花在這場讓人煩惱的官司上的費用雖然已經超過了索賠數額,但還會(hui) 繼續應訴。
泰山石膏身陷200起官司
持續3年多的中國石膏板風波,在最近兩(liang) 個(ge) 月裏再起高潮。
本報記者獲得的美國聯邦地區法院路易斯安那東(dong) 區裁決(jue) 書(shu) 顯示,法官埃爾登·E·法倫(lun) 於(yu) 今年9月4日作出裁決(jue) ,駁回泰山石膏此前提出的撤銷2010年的缺席判決(jue) 的要求。
此前,路易斯安那州東(dong) 區聯邦法院曾於(yu) 2010年4月對泰山石膏作出缺席裁決(jue) ,判令泰山石膏敗訴,需向7個(ge) 美國家庭賠償(chang) 約260萬(wan) 美元。[香港公司做賬報稅]
針對泰山石膏之前對該案管轄權的動議,邁阿密戴德縣巡回法庭法官約瑟夫·P·法裏納於(yu) 8月31日判定,向佛羅裏達出口石膏板的公司完全歸泰山石膏板公司所有,並受其控製,因此該公司在法庭管轄範圍內(nei) 。
該法官還指出,泰山石膏板公司“積極開發佛羅裏達市場,與(yu) 佛羅裏達公司聯絡,將石膏板樣品郵寄至佛羅裏達,並向佛羅裏達的公司出售大量石膏板。”
本報記者從(cong) 美國司法案件查詢機構了解到,涉及泰山石膏公司的有近200宗訴訟。美國跨地區訴訟司法委員會(hui) 規定這些與(yu) 中國石膏板相關(guan) 的未判決(jue) 訴訟由聯邦法官埃爾登·E·法倫(lun) 及路易斯安那東(dong) 區進行協調,上訴到其他法院的案子由路易斯安那東(dong) 區法院處理。這一跨地區集體(ti) 訴訟的編號MDL2047。
路易斯安那東(dong) 區法院網站顯示,11月13日及14日,石膏板案將在該法院進行公開聽證,11月26日,將就石膏板內(nei) 部/外部建材供應進行開庭,並有陪審團列席。
“我們(men) 公司已經停止向美國出口的業(ye) 務。”10月16日,泰山石膏銷售部工作人員向本報記者透露。
3年拉鋸 近4000宗投訴
張曉介紹說,由於(yu) 運費上漲,公司的石膏類建材業(ye) 務出口量一直較少。2006年,颶風襲擊美國南部城市麗(li) 塔和卡特裏娜,導致上萬(wan) 家庭房屋遭到破壞,而在此後的建設潮中,美國當地石膏建材企業(ye) 供應量不足,泰山石膏以及中國石膏企業(ye) 才獲得了出口的機會(hui) 。
在石膏板安裝完成之後,美國房主們(men) 察覺這些板材散發一股硫磺味。還有很多房主出現了健康問題,包括頭痛、呼吸道疾病,還有人感到皮膚和眼睛受到刺激。
2008年末,美國媒體(ti) 開始報道 “中國石膏板存在汙染”。此事最終演變成巨大的訴訟風暴。美國消費產(chan) 品安全委員會(hui) (CPSC)已收到3082起針對中國石膏板的投訴。
2009年11月,CPSC公布的檢測報告顯示,中國石膏板產(chan) 品標準符合美國石膏板和建築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美國相關(guan) 研究機構也認為(wei) ,石膏板本身並不會(hui) 產(chan) 生甲醛。
2011年9月15日,CPSC又再發布四項研究報告表明,沒有證據證實石膏板會(hui) 造成安全和健康隱患,中美石膏板不存在明顯差異。
而早在2010年,中國科研機構也對外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證明中國產(chan) 石膏板的質量和環保不存在任何問題。此外,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石膏板專(zhuan) 項檢查報告”也顯示,在針對121種石膏板、129種石膏原料、95家石膏板生產(chan) 商、45家石膏原料供應商的抽樣檢查中,未發現存在產(chan) 品質量問題。
“這些石膏板材料在中國也有銷售,為(wei) 何就沒有接到投訴。”張曉表示,同樣,銷往澳洲、歐洲的石膏板材也沒有質量問題。[如何注冊(ce) 香港公司]
然而這一切,都未能阻止針對中國石膏板行業(ye) 的指控演變為(wei) 巨大的訴訟風暴。從(cong) 2008年起,包括泰山石膏、可耐福石膏板(天津)有限公司在內(nei) 的10餘(yu) 家中國石膏製造公司在美國各個(ge) 聯邦地區法院受到部分美國消費者的起訴。被告涉及中國製造的石膏板相關(guan) 的製造、分發與(yu) 安裝。
“2010年,公司開始正式應對這些跨國訴訟案,並聘請了美國律師。”張曉說。
應訴花6000萬(wan) 遠超索賠額
泰山石膏的官網顯示,該公司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紙麵石膏板生產(chan) 企業(ye) ,石膏粉生產(chan) 能力400萬(wan) 噸,石膏板護麵紙生產(chan) 能力20萬(wan) 噸,輕鋼龍骨生產(chan) 能力2萬(wan) 噸。公司擁有資產(chan) 45億(yi) 元,30餘(yu) 個(ge) 下屬公司。
2006年至2007年,中國企業(ye) 分別向美國出口石膏板58萬(wan) 噸、43萬(wan) 噸。而北新建材及其子公司泰山石膏共出口美國1422萬(wan) 平方米(每平方米重量約10公斤左右),占總銷量的2.61%。2008年,泰山石膏2008年向美國出口石膏板1.69萬(wan) 平方米,2009年未向美國出口。
北新建材曾公告稱,截至2010年5月28日,公司收到來自美國關(guan) 於(yu) 使用中國石膏板訴訟的送達傳(chuan) 票提及的金額為(wei) 15萬(wan) 美元;泰山石膏
收到來自美國關(guan) 於(yu) 使用中國石膏板訴訟的送達傳(chuan) 票提及的金額為(wei) 522.5萬(wan) 美元。
這場跨國官司迄今已持續了3年多。本報記者翻閱北新建材定期報告發現,2010至2012年上半年,北新建材和泰山石膏支付的律師費、差旅費分別為(wei) 438萬(wan) 美元,470萬(wan) 美元,1121萬(wan) 元人民幣。
北新建材在今年的中報中總結該案件時表示,早在泰山石膏參加應訴之前,路易斯安那州東(dong) 區聯邦法院即對泰山石膏缺席判決(jue) 賠償(chang) 260萬(wan) 美元。泰山石膏已對此提出撤銷動議。對於(yu) 其他案件,泰山石膏已基於(yu) 管轄權爭(zheng) 議等提出駁回的動議。跨越3年,美國法院尚未對這些動議做出決(jue) 定,也沒有做出任何針對泰山石膏的生效判決(jue) 。
“未來何時能結案,還是個(ge) 未知數。但我們(men) 的質量沒有問題,我們(men) 是不會(hui) 低頭的。”張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