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東(dong) 方不亮西方亮”。對於(yu) 目[香港公司注冊(ce) ]前中國的外貿形勢來說,這句話應該改成,“西方不亮東(dong) 方亮”。筆者認為(wei) ,中國應該將外貿的重點從(cong) 歐盟、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轉移到經濟發展迅速的新興(xing) 經濟體(ti) 中尋找外貿的新亮點。
據有關(guan) 數據統計,今年8月我國進出口總值僅(jin) 3292.9億(yi) 美元,同比微增0.2%;出口增幅從(cong) 7月的1%略微擴大至2.7%;而進口增幅則從(cong) 7月的4.7%下滑至-2.6%,為(wei) 7個(ge) 月來首次負增長。
從(cong) 全球的貿易形勢來看,不僅(jin) 僅(jin) 是中國對外貿易不景氣,世界上1/3的國家對外貿易都不景氣。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由於(yu)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特別是歐債(zhai) 危機趨於(yu) 惡化,國際市場的需求嚴(yan) 重不足所造成的。
而對中國來說,主要貿易夥(huo) 伴是美國和歐盟,而今年以來,美國經濟複蘇緩慢,歐債(zhai) 危機仍持續發酵,陷入“二次衰退”已成定局,中國外貿麵臨(lin) 的困難可能還會(hui) 持續一段時間。
日前,國務院在下發了《關(guan) 於(yu) 促進穩定外貿增長若幹意見》,提出八項穩定外貿增長的舉(ju) 措。但在外需低迷的情況下,國內(nei) 再多的優(you) 惠政策也難以刺激外需。因此,在外貿政策上應該有針對性地找出亮點,再給與(yu) 針對性的優(you) 惠政策。
梳理出口份額中的占比看,雖然出口市場多元化,但是歐盟、美國仍是外貿的主要夥(huo) 伴。2002年,對歐盟、美國和日本出口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注冊(ce) 德國公司]重分別為(wei) 16.3%、21.5%和14.9%,2011年的比重分別為(wei) 18.8%、17.1%和7.8%。除了歐盟所占比重提升2.5個(ge) 百分點之外,美國和日本所占比重大幅回落4.4個(ge) 和7.1個(ge) 百分點。對東(dong) 盟、拉丁美洲和非洲出口的比重由2002年的7.2%、2.9%和2.1%分別上升至2011年的9%、6.4和3.8%,10年間分別提升了1.7個(ge) 、3.5個(ge) 和1.7個(ge) 百分點。另外,對印度和俄羅斯分別提升了1.8個(ge) 和1個(ge) 百分點。這也是在危機後,我國外貿受到嚴(yan) 重影響的原因。
今年以來,受歐債(zhai) 危機升級、美國經濟複蘇困難等因素影響,世界主要國家經濟增長普遍放緩,外部環境嚴(yan) 峻複雜。而東(dong) 盟國家經濟逆勢而動,強勁增長。為(wei) 應對外部環境的衝(chong) 擊,東(dong) 盟國家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擴大內(nei) 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市場信心上升,股市上揚,成為(wei) 全球經濟難得的亮點之一。因此,中國應該加強發展與(yu) 東(dong) 盟等新興(xing) 經濟體(ti) 之間的貿易往來。
此外,亞(ya) 洲地區也將是中國外貿亟待加強開拓的重要地區。日前,國際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在第三屆中阿經貿論壇的博鼇亞(ya) 洲論壇上表示,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的貿易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成為(wei) 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亮點。
據了解,在過去的7年中,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貿易額年均增長30%左右,高於(yu) 中國對外貿易平均增速10個(ge) 百分點。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對外貿易額同比增長隻有2.6%,而進口貿易額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2.7%的下滑,這是自2009年9月以來首次負增長。即使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注冊(ce) 百慕大公司]的貿易額仍逆勢上揚增長了27%。
由此可見,中國在亞(ya) 洲地區的外貿有很大潛力。
近期,國務院出台從(cong) 稅收到海關(guan) 、質監領域的一係列穩外貿的優(you) 惠措施,這將會(hui) 促進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龍永圖表示,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於(yu)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都有改善民生的共同目標,因此雙方今後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改善領域可以開展廣泛而深刻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