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為(wei) 906億(yi) 美元,基本與(yu) 上年同期(904億(yi) 美元)持平;進口為(wei) 1274億(yi) 美元,較去年同期(1101億(yi) 美元)增長15.7%;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貿易逆差額高達368億(yi) 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8%,創曆史新高。[注冊(ce) 意大利公司]
與(yu) 以往相同,服務貿易逆差主要出現在運輸、旅遊、保險、專(zhuan) 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幾大項目中。從(cong) 同比情況來看,2012年這幾項服務貿易的逆差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別是運輸和旅遊業(ye) 的逆差更大。
逆差格局短期難破
從(cong) 目前的情況判斷,今年前三季度的服務貿易逆差額可能超過2011年全年的水平。原因是受歐債(zhai) 危機的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市場需求銳減,導致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采購經理人指數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跌,很多國家的這一指數甚至跌到50以下。因此,對與(yu) 製造業(ye) 密切相關(guan) 的服務業(ye) 運輸和保險的需求必然減少。在中國運輸和保險業(ye) 國際競爭(zheng) 力不強的背景下,進口高於(yu) 出口的現象定會(hui) 繼續擴大。
從(cong) 曆史數據看,中國每年第三季度旅遊、運輸和保險的逆差額都是四個(ge) 季度中最多的,因此,筆者預計第三季度此三項的服務貿易逆差可能超過200億(yi) 美元,前三季度的累計服務貿易逆差可能超過上年全年水平(552億(yi) 美元)。第四季度,受節日因素的影響,貨物出口會(hui) 有所增多,運輸和保險業(ye) 的逆差金額有望縮小。海外遊客會(hui) 在“兩(liang) 節”期間增多,旅遊逆差將會(hui) 減少。盡管如此,預計全年的服務貿易逆差仍將達到700億(yi) 美元左右。[注冊(ce) 日本公司]
上文提到的服務貿易逆差僅(jin) 限於(yu) BOP(國際收支)統計,即所謂跨境服務貿易統計。其所記錄的僅(jin) 僅(jin) 是經常項目下居民與(yu) 非居民之間的服務交易,即跨境服務流動的統計。然而,按照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廣義(yi) 的服務貿易統計原則,國際服務貿易統計既包括跨境交易,又包括境內(nei) 交易,即商業(ye) 存在,也就是境內(nei) 外資企業(ye) 對境內(nei) 居民與(yu) 非居民提供的服務交易。通過商業(ye) 存在實現的服務貿易額究竟有多少,目前尚無準確的數據,但從(cong) 全球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流量上可以對“商業(ye) 存在”的基本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
全球範圍的情況是,近年來外國直接投資(FDI)的重點已轉向服務業(ye) 。20世紀80年代初期,全球服務業(ye) 外國直接投資存量僅(jin) 占全世界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的1/4,1990年這一占比不到一半,到2004年已上升到62.8%。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經濟結構調整的必要性進一步凸顯,服務業(ye) 的國際轉移進一步加速,給通過商業(ye) 存在實現的服務貿易以更大的發展空間。據世界貿易組織估計,目前,通過“商業(ye) 存在”實現的服務貿易額大約是跨境提供的服務貿易額的1.5倍。
就中國而言,近年流入服務領域的FDI增長迅速,流入製造業(ye) 的FDI減緩。2011年,進入服務業(ye) 的FDI首次超過了製造業(ye) ,特別是房地產(chan) 、商業(ye) 服務成為(wei) 引資的重要行業(ye)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外國金融機構流入中國金融業(ye) 的FDI將不斷增加。外資企業(ye) 向中國服務領域的滲透,使其通過“商業(ye) 存在”在中國實現的收入大幅度增加。近年來中國企業(ye) “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斷加快,一些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在海外的投資有所增加。但由於(yu) 中國服務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依然較弱,因此,與(yu) 內(nei) 向外國附屬機構服務貿易統計(FAT)相比,中國的外向FAT相距甚遠。據此,筆者判斷,中國因“商業(ye) 存在”而出現的服務貿易逆差額會(hui) 大於(yu) 跨境服務貿易產(chan) 生的差額。
調整結構迫在眉睫
基於(yu) 上述分析,中國服務貿易的逆差格局在短時間內(nei) 很難改變。要想改變服務貿易的“失衡”狀況,實現服務貿易的基本“平衡”,我們(men) 必須要做好以下兩(liang) 方麵的工作。
[注冊(ce) 巴哈馬公司]一是要努力調整和優(you) 化服務貿易結構。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世界服務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以高新技術為(wei) 核心的服務業(ye) 發展已成為(wei) 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推進器。相應地,旅遊、運輸等傳(chuan) 統服務業(ye) 占服務貿易的比重逐漸下降,新興(xing) 服務業(ye) 的貿易比重不斷上升。服務貿易正逐漸由傳(chuan) 統的以勞動密集型為(wei) 基礎的服務貿易,向以知識、智力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為(wei) 基礎的現代服務貿易轉變。在技術創新、製度創新的持續推動下,新興(xing) 服務業(ye) 的增長速度會(hui) 越來越快,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中國產(chan) 業(ye) 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中國新興(xing) 服務業(ye) 的發展速度也不斷加快。谘詢、通訊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的進出口額增長迅速。以2011年為(wei) 例,三項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分別較上年增長24%、26%和30%,且貿易順差有逐年增長的趨勢。2011年,三項服務貿易的順差額分別為(wei) 98億(yi) 、5億(yi) 和84億(yi) 美元,大大高於(yu) 2010年的77億(yi) 、1億(yi) 和63億(yi) 美元。這一趨勢還會(hui) 持續下去。在專(zhuan) 有權利的使用方麵,近幾年出口沒有太大的變化,進口額卻逐年上升。說明中國在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和調整過程中,對外國技術的引進越來越多。同時,我們(men) 也要看到,隨著中國對技術開發和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重視及資金支持力度的加大,這一趨勢會(hui) 逐步得到改變,即專(zhuan) 有權利的出口速度加快、進口增速減緩。總之,我們(men) 要通過增加新興(xing) 服務業(ye) 的出口,不斷優(you) 化中國服務貿易的出口結構,增強服務產(chan) 業(ye) 的國際競爭(zheng) 力。
二是要依托製造大國的優(you) 勢,以製造業(ye) “走出去”帶動外向“商業(ye) 存在”的發展。我國目前“走出去”的企業(ye) 以製造業(ye) 企業(ye) 為(wei) 主,因此,服務業(ye) 要緊緊依托“走出去”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帶動與(yu) 製造業(ye) 密切相關(guan) 的服務性企業(ye) 向海外投資,如產(chan) 品的設計、創意、分銷、運輸、金融、會(hui) 計、保險、通訊等行業(ye) 和部門。這些外向的“商業(ye) 存在”不僅(jin) 可以為(wei) 我國企業(ye) “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服務保障,同時也可以逐步扭轉我國“商業(ye) 存在”方麵的巨額貿易赤字,促進服務貿易的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