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稀土出口限製和歐盟“航空碳稅”兩(liang) 大爭(zheng) 端同時上演,全球貿易進入了混戰狀態,而中國隱隱處於(yu) “兩(liang) 線作戰”的境地。
中國外貿多事之秋
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12日透露,由於(yu) 中國限製稀土出口,美國、歐盟、日本已著手向世界貿易組織(WTO)起訴中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對當地媒體(ti) 透露,奧巴馬將於(yu) 當地時間本周二親(qin) 自宣布此事。
歐盟貿易專(zhuan) 員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也證實三方正在準備WTO貿易爭(zheng) 端裁決(jue) 請求。他認為(wei) 中國的稀土出口限製影響歐盟製造業(ye) ,必須廢除。
中國商務部昨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注冊(ce) 香港公司]中國收到美國、歐盟、日本在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下提出的有關(guan) 稀土、鎢、鉬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請求。
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就此發表談話表示,中方此前就有關(guan) 原材料產(chan) 品出口政策與(yu) 各方一直保持著溝通和接觸,多次強調中方政策目標是為(wei) 了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無意通過扭曲貿易的方式保護國內(nei) 產(chan) 業(ye) 。
這是美、歐、日有史以來首次聯手參與(yu) WTO爭(zheng) 端,值得注意的是,其時機恰恰是歐盟“航空碳稅”在國際上飽受爭(zheng) 議之際。
歐盟碳排放交易體(ti) 係(ETS)宣稱,[注冊(ce) 香港公司]自2012年起,對在歐盟境內(nei) 起降的所有國內(nei) 、國際航班碳排放設限,排放超限的航空公司可在歐盟碳交易市場上向未超限者購買(mai) 排放權;年審時最終排放超限者將被課以重罰。歐盟法院也支持ETS的這一決(jue) 定。
但歐盟這一單邊行動引發巨大爭(zheng) 議。2月22日,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29國在莫斯科發表聯合宣言,抵製歐盟單方麵將航空業(ye) 納入ETS。3月11日,空客和歐洲六大航空公司表示ETS擴圍之爭(zheng) 將使歐洲航空業(ye) 遭受巨大損失,空客稱中國已擱置價(jia) 值120億(yi) 美元的45架A330采購大單。這兩(liang) 出驚心動魄的開年大戲似乎預示著,2012年注定是中國外貿的多事之秋。
“強詞奪理”
“美國指責中國稀土出口配額不合理,是強詞奪理,事實上,去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隻用了一半。”稀土專(zhuan) 家、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教授王國珍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
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爭(zheng) 議,肇始於(yu) 2008年,中間經曆了“中國原材料WTO爭(zheng) 端”,終於(yu) 在2012年全麵升級為(wei) WTO層麵的貿易爭(zheng) 端。
據王國珍介紹,1998年,中國實施稀土產(chan) 品出口配額許可證製度,但不構成實質性的出口障礙,出口價(jia) 格也比較低,2005年和2008年兩(liang) 次大規模減少出口企業(ye) 家數,特別是2008年,同時減少了配額,國際市場稀土價(jia) 格由此急劇上漲。[注冊(ce) 香港公司]2009年,美國、歐盟、墨西哥就中國原材料出口限製措施向WTO上訴。今年1月30日,WTO就該案發布了不利於(yu) 中國的裁決(jue) 報告。當時就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歐美很有可能依據這個(ge) 案例,開始將較為(wei) 敏感卻與(yu) 此案例類似的中國稀土出口限製爭(zheng) 端也推向WTO。
有接近稀土談判的人士對本報透露,從(cong) 一開始,美歐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中國國內(nei) 外銷售價(jia) 格不一,獲得不公平貿易優(you) 勢。
而中國對稀土產(chan) 品出口進行配額管理的理由是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自然資源。
王國珍表示,過去幾十年我國對稀土的開采對環境的破壞非常大,近兩(liang) 年國家不得不加大對環境的治理力度。
在稀土出口配額實施後,很長一段時間,出口的確呈現下降趨勢,但從(cong) 統計數據看,配額仍高於(yu) 國際市場需求,到了2008年才出現轉折點。
加拿大尼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AMR性能材料分部運營副總裁霍根(Jeffrey Hogan)此前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從(cong) 2004年到2008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分別為(wei) 65609噸、65609噸、61821噸、59643噸、47011噸,而同期國際市場需求則分別為(wei) 56583噸、45600噸、45207噸、52051噸、48193噸,2008年以前,配額均高於(yu) 需求。
“實際上,美國的稀土資源也非常多,但是美國現在不開采,因為(wei) 美國稀土開采的環境代價(jia) 很大,開采成本非常高。”王國珍說。
大選年症狀
中國外貿的多事之秋,一方麵體(ti) 現了歐債(zhai) 危機的溢出效應,另一方麵體(ti) 現了美國大選年的“政治周期”。
“歐債(zhai) 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悲觀情緒,首先影響的是市場信心,繼而會(hui) 使客戶的訂單更為(wei) 保守,今年如果對經濟持續悲觀,不但會(hui) 讓客戶已下的訂單向後延,也會(hui) 影響後續的訂單數量。”格力電器(000651,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的海外銷售公司總經理肖友元對本報表示。
不僅(jin) 是外需不振,還有貿易摩擦高峰期的到來。
去年12月1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做出裁決(jue) ,認定美國反補貼法不適用於(yu) “非市場經濟”國家,意味著自2006年年底以來,美國商務部的幾十宗對華反補貼措施均不符合美國現行法律。當時國內(nei) 輿論將此解讀為(wei) 中國在中美雙反爭(zheng) 端中獲得階段性勝利。
但正如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學院院長屠新泉對本報分析的:“美國的法律修改程序確實複雜,然而在民意洶湧時期,要修改也是很快的。”
果然,今年3月6日,美國參眾(zhong) 兩(liang) 院分別以絕對多數和全票通過一項法案,授權美國商務部繼續對中國和越南等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稅。
事實上,中美貿易摩擦春節期間就有加劇之勢:[注冊(ce) 香港公司]1月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月發表的國情谘文中表示,將建立一個(ge) 貿易執法部門,專(zhuan) 門負責調查像中國這樣的國家的“不公平貿易行為(wei) ”。1月18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輸美應用級風塔發起反傾(qing) 銷和反補貼調查。
“2010~2011年,中美雙邊經貿案例實際在減少,但是涉案的金額卻在增大,影響力也在增大。”中國國際貿學會(hui) 中美歐戰略與(yu) 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紐約總領館前經濟商務參讚何偉(wei) 文對本報表示:“因為(wei) 傳(chuan) 統上的匯率問題已經很難給中國方麵更多的壓力,必須通過其他經貿領域爭(zheng) 端的強硬姿態稀釋國內(nei) 的就業(ye) 、經濟下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