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三大經濟圈出口增速同時放緩

  “2011年的外貿形勢不亞(ya) 於(yu) 2008年金融危機。”這是多家外貿企業(ye) 和多名學者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對2011年的出口行業(ye) 回顧共同的觀點。而展望明年的形勢,深圳寶安區一位做耳機出口的企業(ye) 負責人十分悲觀,他說:“我們(men) 挺過了2008年金融海嘯的衝(chong) 擊,但卻可能倒在2012年的寒冬。”

  [注冊(ce) 意大利公司]事實上,全國三大經濟圈出口增速放緩已經凸顯出目前出口形勢的確非常嚴(yan) 峻。根據各地官方數據顯示,廣東(dong) 、上海、江蘇、山東(dong) 等外貿大省無一例外地出現外貿疲軟。去年12月22日,人民銀行公布第4季度企業(ye) 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出口訂單指數近3年以來首次跌破臨(lin) 界值,其中,出口訂單指數為(wei) 48.7%,較上季下降2.9個(ge) 百分點,為(wei) 2009年4季度以來首次落入50%以下的區間。

  不亞(ya) 於(yu) 2008年的2011年

  根據山東(dong) 省商務廳的數據,去年1至11月環渤海經濟圈的外貿大省山東(dong) 出口增幅不斷收窄,去年11月份增幅僅(jin) 為(wei) 4 .3%,比上月回落7.1個(ge) 百分點,低於(yu) 全國平均增幅9.5個(ge) 百分點;南京海關(guan) 數據顯示,江蘇省外貿進出口增長乏力,去年10月份外貿進出口環比下降9 .8%,而上海出口同顯疲態,上海關(guan) 區去年11月份對歐盟出口隻有93.3億(yi) 美元,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而全國外貿第一大省廣東(dong)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1月,廣東(dong) 外貿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規模在全國各省市中仍居首位,但增長幅度分別低於(yu) 全國增幅5.8、2.3和9.8個(ge) 百分點[注冊(ce) 德國公司]

  實際上,2011年年初以來,珠三角、長三角地區中小企業(ye) 經營困難的消息不斷。“中小企業(ye) 遇到一些新困難,包括綜合成本上漲較大、流動資金缺口較大,部分企業(ye) 有訂單不敢接。同時,也有部分行業(ye) 反映,利潤在下降,甚至虧(kui) 損。”廣東(dong) 省中小企業(ye) 局局長張文獻坦言中小企業(ye) 正在麵臨(lin) 嚴(yan) 峻的壓力。而中金公司近日發布的對杭州、紹興(xing) 兩(liang) 地進行的中小企業(ye) 調研報告則顯示:“目前出口型中小企業(ye) 的訂單狀況和曆史上最困難的2008年四季度類似,但訂單下滑的趨勢尚未見底。”

  不斷萎縮的訂單正考驗著出口企業(ye) 的生命線。“去年前十個(ge) 月,公司銷售總額同比下降三四成。以往一張訂單會(hui) 有三四萬(wan) 件,現在五六千件,少的隻有一千多件。”東(dong) 莞一家服裝加工廠的負責人表示,由於(yu) 勞動力、土地成本較低,而且語言相通,外商將簡單款式衣服的訂單都轉移到印度、孟加拉等國家。“春節前,大家都還勉強扛著,一旦進入淡季可能就扛不住了。”

  [注冊(ce) 百慕大公司]訂單縮水隻是外貿企業(ye) 麵臨(lin) 困境的一個(ge) 側(ce) 麵。當前外貿麵臨(lin) 以下多重挑戰:一是美歐債(zhai) 務危機導致的信心下滑、經濟放緩,對外需產(chan) 生直接影響;二是部分企業(ye) 無法轉嫁或有效消化成本上升,利潤下降明顯;三是國際貿易保護加劇,直接衝(chong) 擊部分行業(ye) 出口;四是部分訂單轉移及部分企業(ye) 調整產(chan) 品、市場結構,短期內(nei) 進出口正經曆轉型“陣痛”。

  如何熬過2012年寒冬?

  “中國出口在2012年將迎來10年來最低增長。”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曉認為(wei) ,“過去10年的增長沒有低於(yu) 9%,甚至平均高於(yu) 10%,但是2012年肯定到不了10%,甚至破9%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國泰君安前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微博)則認為(wei) ,中國出口導向型模式將難持續,“去年11月份中國出口增速已降至13%,考慮出口產(chan) 品漲價(jia) 因素,實際增速接近零。”

  經濟學家的預測正在成為(wei) 現實。據統計,全球近90%的聖誕節禮品產(chan) 自中國,然而剛剛過去的聖誕節,國外的聖誕訂單與(yu) 往年相比有所減少,約下降20%。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2012年《經濟藍皮書(shu) 》指出,在未來一個(ge) 相當長的時期內(nei) ,我國對外部門的發展不會(hui) 特別樂(le) 觀,淨出口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可能大大降低,但我國經濟長期依賴進出口的局麵可能會(hui) 從(cong) 根本上扭轉。

  寒冬將至,春天也為(wei) 期不遠。“盡管明年的出口貿易增長將下滑,對於(yu) 中國製造業(ye) 而言,有很多新的競爭(zheng) 力因素正在培育,比如中國的市場規模、產(chan) 業(ye) 配套能力和素質較高的生產(chan) 線勞動者以及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帶來新的交易市場等,這也是所有的外國企業(ye) 都不願意舍棄中國的最根本原因。”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說。以東(dong) 莞為(wei) 例,2011年上半年訂單減少總量多,但加工貿易就地轉型企業(ye) 有三分一銷售額是麵向國內(nei) ,大異於(yu) 金融海嘯初期內(nei) 銷極少,這顯示出珠三角企業(ye) 逐步減輕對出口市場的倚賴。

  此外,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興(xing) 起,網購成為(wei) 了外貿企業(ye) 的另一出路。在淘寶商城(微博)去年11月11日年度大促銷33.6億(yi) 的銷售額中,出口產(chan) 業(ye) 大戶家具行業(ye) 有四家進入了當日的T O P100商戶訂單,而淘寶銷售量最大的家具品牌林氏木業(ye) 到目前僅(jin) 成立了5年,就已實現了過億(yi) 元的銷售額。

  高端對話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前所長

  張燕生:

  2012年可能爆發貿易戰

  “對中國而言,全球訂單下降、企業(ye) 成本上升的因素存在,但是還沒有完全體(ti) 現在中國出口的減速上。現在來講,後麵三個(ge) 月,有聖誕和新年的因素,因此這兩(liang) 個(ge) 月依然會(hui) 比較好,但如果再往後看,情況可能會(hui) 惡化。”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前所長張燕生昨日接受南都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2012年中國出口行業(ye) 將麵臨(lin) 比2011年更多的困難。

  南都:2012年將更加困難,有哪些考量的因素?

  張燕生:企業(ye) 現在遇到一些問題,主要有4個(ge) 方麵:一是外需疲弱,二是成本提高,三是國內(nei) 貿易和為(wei) 貿易生產(chan) 的企業(ye) 資金緊張,四是人民幣升值顯著加快。

  具體(ti) 來看,中國的貿易企業(ye) 主要有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兩(liang) 種。加工貿易主要以外資企業(ye) 為(wei) 主,這個(ge) 體(ti) 係從(cong) 目前的情況看,受歐美的影響比較大;另一個(ge) 是一般貿易,以國內(nei) 企業(ye) 為(wei) 主。對這些企業(ye) 而言,成本提高、頭寸偏緊,這些內(nei) 部的因素影響更大。但是企業(ye) 一直在努力想辦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新設備,因此,企業(ye) 還是有比較強的能力消化這些因素。不過,如果這些情況一直繼續下去,企業(ye) 的承受能力也有一個(ge) 限度,當超越限度的時候就會(hui) 出現比較明顯的下降。

  如果成本繼續提高、外需繼續惡化,國內(nei) 貨幣繼續緊縮下去,當各種因素疊加並且惡化時,企業(ye) 就會(hui) 出現較為(wei) 嚴(yan) 重的困難。而國內(nei) 企業(ye) 的轉型升級需要時間,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jia) 。

  南都:今年以來,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增加,明年會(hui) 如何?

  張燕生:2012年很危險,貿易摩擦將會(hui) 更多,而且貿易摩擦轉化成為(wei) 貿易戰的可能性會(hui) 很大。

  包括近期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ye) 的“雙反”調查,都意味著去年和今年的匯率風險和貿易摩擦非常激烈。2005年5月和6月,中歐和中美的紡織品貿易衝(chong) 突就很明顯,一旦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的紡織品貿易實施特殊保障製裁,就會(hui) 造成中方巨大的貿易損失。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外貿企業(ye) 無論是轉內(nei) 銷還是轉新興(xing) 市場,都是長期調整過程,短期內(nei) 難見效,包括通過資本輸出來帶動出口結構的轉變、積極開辟新興(xing) 市場實現出口市場多元化,也包括推動技術、管理和市場創新加快企業(ye) 的產(chan) 品升級,都不容易。

  現在一些外貿大省,仍在不惜代價(jia) 地招商引資,但新的趨勢很難扳得過來。我個(ge) 人覺得還是應該按照“十二五”的指導思想,加快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從(cong) 追求速度和規模轉變到追求效益和質量上來。

  微評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

  很多機構投資者預測,中國經濟進出口對G D P的拉動,2011年可能是零,2012年也是零,甚至負增長,也就是說我們(men) 對出口不要抱太大希望,這是我們(men) 必須正視的。總之,全球經濟,中國經濟外部環境正處深刻、持久的結構調整中,不然明年度不過去。

  廣東(dong) 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鄭建榮

  2011年以來,廣東(dong) 省外貿轉型加快、總體(ti) 穩定,但同時,外貿發展形勢更趨複雜,麵臨(lin) 著外需持續低迷和企業(ye) 綜合成本大幅提升的雙重壓力。

  目前廣東(dong) 外貿企業(ye) 需積極開拓“三東(dong) 兩(liang) 南”(東(dong) 盟、東(dong) 歐、中東(dong) 、南美、南非)等新興(xing) 市場。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