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貿易經濟雙雙開花

    在我國貿易開放度日益提升的進程中,我們(men) 與(yu) 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也日益多元化。以中國最主要的17個(ge) 貿易夥(huo) 伴國及地區(香港、印度尼西亞(ya) 、日本、馬來西亞(ya) 、新加坡、韓國、泰國、台灣、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lan) 、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ya) )的真實GDP缺口(基於(yu) HP濾波)為(wei) 例,主要貿易夥(huo) 伴對中國的貿易占比(即各國對中國的注冊(ce) 巴拿馬公司出口額與(yu) 中國與(yu) 17國總進出口額)情況,在中國加入世貿前後具有明顯變化。

  自從(cong)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中國與(yu) 世界各國貿易往來日益頻繁,以進出口總額占國民經濟總產(chan) 出(GDP)的比重衡量的貿易開放度越來越高。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中國的進出注冊(ce) 香港公司口總額占GDP的比重不到40%,但自2001年開始,我國進出口總額對GDP的占比不斷上升,在2007年達到65%以上。2007年以後,由於(yu) 眾(zhong) 所周知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並對世界經濟帶來極大的負麵衝(chong) 擊,因此嚴(yan) 重影響了世界範圍內(nei) 的貿易往來情況。受此影響,2008-2009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出現短暫下滑,但2009年以後貿易開放度開始明顯回升。  

  雖然從(cong) 1995至2010年期間的平均情況來看,日本、美國、中國香港、韓國、台灣、德國、新加坡、俄羅斯、澳大利亞(ya) 和英國分列中國前十大貿易夥(huo) 伴,但是從(cong) 各年具體(ti) 數據來看,各貿易夥(huo) 伴的貿易占比逐年變化,2004年以後美國取代日香港公司注冊(ce) 本成為(wei) 中國最大貿易夥(huo) 伴國。

  入世以來的貿易開放度提升和貿易往來多元化對中國經濟平穩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推動作用。國際市場的供給與(yu) 需求會(hui) 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國內(nei) 經濟發展走勢,同時極大地推動了國內(nei) 經濟與(yu) 金融改革。入世以來,中國更加強調經濟體(ti) 製改革與(yu) 創新,強調中國經濟體(ti) 製的改革開放和全麵轉軌,促進國內(nei) 經濟與(yu) 世界經濟接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是國內(nei) 金融體(ti) 製改革的重要推動力。入世以後,國有商業(ye) 銀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城市還是農(nong) 村金融改革都出現了實質性的進展。

  從(cong) 入世以來的十年間國內(nei) 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我國經濟周期波動性特征出現可喜的變化,從(cong) 以往的大起大落發展到近年來的“高位-平緩”的新軌跡。與(yu) 此前相比,國內(nei) 經濟增長率的波動幅度明顯趨緩。在進入新世紀之後,經注冊(ce) 香港公司程序濟周期基本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雖然在2008年由於(yu) 受到全球金融危機衝(chong) 擊經濟增長出現短暫下滑,但整體(ti) 來看波動幅度仍然比較溫和。與(yu) 此同時,中國的通貨膨脹總體(ti) 上呈現出低位平穩運行的趨勢。從(cong) 曆史數據來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CPI通脹率波峰值達到20%以上,但此後通脹率水平逐漸回落。在進入新世紀之後,雖然在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出現較明顯的上升,但最高值都沒有超過10%,仍然處於(yu) 相對溫和的水平。

  中國經濟增長與(yu) 通貨膨脹的平穩運行暗示出,在日益開放的經濟條件下,貿易開放會(hui) 通過產(chan) 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等影響國內(nei) 經濟發展以及價(jia) 格形成機製。在產(chan) 品市場上,貿易往來可以通過進口價(jia) 格對國內(nei) 物價(jia) 產(chan) 生影響,進而也影響國內(nei) 經濟增長走勢。在要素市場上,貿易往來還可以通過國際市場增加勞動力及資本的流動,繼而影響國內(nei) 宏觀經濟走勢。這樣,國內(nei) 的需求不足(或供給不足)可以被國外的需求旺盛(或供大於(yu) 求)而抵消。因此,貿易開放可以通過外部商品市場或要素市場的需求或供給,平抑國內(nei) 的供需失衡,穩定國內(nei) 經濟增長與(yu) 物價(jia) 水平。

  從(cong) 發展的角度看,世界經濟由於(yu) 科學技術的進步(包括通信和交通等方麵)、貿易合作的頻繁以及國際市場的開放,將會(hui) 更加緊密的聯係在一起。因此,影響國內(nei) 宏觀經濟指標的各種國際化因素會(hui) 隨著這種趨勢的不斷深入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於(yu) 宏觀政策的製定而言,可能不僅(jin) 要關(guan) 注國內(nei) 經濟運行狀況,更要將國外經濟運行情況納入宏觀經濟管理的決(jue) 策信息集中。當然,由於(yu) 國內(nei) 貨幣當局對國際市場要素並不具有主動掌握權或者直接調控能力,因此決(jue) 策層在貿易開放的背景下調控國內(nei) 經濟走勢的工作會(hui) 變得更加複雜,而且更具挑戰性。隻有時刻關(guan) 注世界市場的變化,不斷完善金融體(ti) 係、貨幣製度和經濟結構,才有可能不斷加強我國對外部衝(chong) 擊的抵抗力。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