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新聞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將成全球貿易新坐標

    入世10年是中國經濟不斷走向開放的10年,開放帶來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下一個(ge) 10年,中國會(hui) 更輝煌,但遇到的困難和壓力也會(hui) 更多,這需要定位香港公司年審全球貿易的中國坐標,在未來的大市場、大格局中占據主導地位。

  紡織企業(ye) 生產(chan) 車間。隨著入世帶來的巨大機遇,目前中國紡織品的產(chan) 量已占到全球的三成。  

  入世10年中國正站在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起點上,在對如何注冊(ce) 香港協會(hui) 社團外貿易保持穩定增長的同時,對外貿易結構優(you) 化升級也將進一步推進。在國內(nei) 需求不斷增加、進口支持政策力度加大和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進口增長有望繼續快於(yu) 出口,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隨著世界經濟複蘇態勢漸趨強化,中注冊(ce) 香港公司條件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國際市場環境將逐步改善,發展前景看好。

  競爭(zheng)

  補足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短板

  站在中國入世10周年的節點,入世時注冊(ce) 香港公司好處任對外經貿部部長助理的魏建國認為(wei) ,下一個(ge) 10年,中國會(hui) 更輝煌,但遇到的困難和壓力也會(hui) 更多。

  之所以這麽(me) 認為(wei) ,因為(wei) 當時歐美經濟十分強大,到現在仍是他們(men) 說了算。例如,在現實中,不少發達國家在自己比較優(you) 勢的領域強力推進貿易自由化,而在自己相對弱的領域,比如農(nong) 業(ye) 、紡織業(ye) 就推行貿易保護,利用巨額補貼、高關(guan) 稅、進口配額、反傾(qing) 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等手段,達到保護其弱勢產(chan) 業(ye) 的目的。

  魏建國認為(wei) ,現在的情況“越發嚴(yan) 重”。最典型的是,美國是曆史上自由貿易的倡導者,曾大力推行全球化,但其在高新技術方麵實行控製,對相關(guan) 技術的出口實行出口管製,在相對弱勢的農(nong) 業(ye) 等領域又加大補貼。中國未來要應對其他成員國的貿易保護措施,補足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的短板。

  貿易

  要提升相關(guan) 話語權

  中國當前在國際貿易中的總量地位是相當高的,但在國際貿易受益分配格局中得到的份額還不是很理想。談判地位和話語權的提升,並不能一蹴而就,要經曆比較長的時間。同時,在不同貿易領域的談判地位和話語權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有的受產(chan) 業(ye) 結構和產(chan) 業(ye) 組織結構的影響,有的受經濟周期影響。例如,如果出口加工企業(ye) 從(cong) 事的是產(chan) 業(ye) 鏈上低附加值的生產(chan) 環節,那麽(me) 在收益分配格局中,得到的份額就比較低。產(chan) 業(ye) 組織結構方麵,我們(men) 的一些產(chan) 業(ye) 集中度太低,和壟斷競爭(zheng) 的巨頭相比,我們(men) 的談判地位肯定比人家低很多。

  招商引資相當於(yu) 領孩子,領別人家養(yang) 大的、有出息的孩子。但如果從(cong) 上到下都熱衷於(yu) 領孩子,誰也不願意養(yang) 孩子,那這個(ge) 國家還有未來嗎?一方麵有太多的外匯,另一方麵還在不惜代價(jia) 招商引資,這就形成了一個(ge) 發展方式的矛盾。未來我們(men) 要轉變發展方式,而不是變出口為(wei) 進口。

  創新

  加強核心技術創造力

  如果單以規模來衡量,我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但“量”的趕超並沒有帶來“質”的飛躍,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核心技術缺失、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品牌附加值低等問題依然突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創新的基礎研究支撐能力與(yu) 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產(chan) 業(ye) 化能力較弱,如果不加大投入,理順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則仍有可能喪(sang) 失跨越式發展的機會(hui) 。此外,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ye) 拓展國際汽車市場,也將是一個(ge) 較為(wei) 漫長的過程。

  未來10年,我國汽車市場將由高速增長轉入穩定增長階段,市場競爭(zheng) 更趨激烈,除價(jia) 格競爭(zheng) 外,產(chan) 品質量、創新能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將成為(wei) 競爭(zheng) 焦點。下一個(ge) 十年,隨著產(chan) 業(ye) 的兼並重組、龍頭企業(ye) 做大做強和產(chan) 業(ye) 集群的發展,中外企業(ye) 要實現“從(cong) 強調自身實力”向“正確認識對方優(you) 勢”的轉變,真正實現優(you) 勢互補;實現從(cong) “博弈”到“尊重、包容”的轉變,著眼於(yu) 未來,放棄片麵追求“控製權”,達成合作的持久;實現自主技術與(yu) 引進技術更好地融合,實現國際慣例與(yu) 中國社會(hui) 背景更好地融合,以滿足中國市場需要和中國消費者需要作為(wei) 合作的基礎,實現共同發展。

  金融

  銀行業(ye) 仍需“突圍”

  “加入WTO給我國銀行業(ye) 帶來了眾(zhong) 多的發展機遇。從(cong) 長期來看,外資銀行進入對我國銀行業(ye) 整體(ti) 素質的提高、對銀行業(ye) 產(chan) 權結構和市場結構的調整都將產(chan) 生積極作用,可以為(wei) 我國銀行業(ye) 提供難得的參照體(ti) 係和競爭(zheng) 對象,起到示範、激勵和交流的作用。它將進一步促使和加強我國銀行業(ye) 與(yu) 國外銀行的聯係和合作,通過市場互補,共同繁榮我國的金融市場。”談起中國銀行業(ye) 入世後的得與(yu) 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這樣說道。

  郭田勇表示,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我國銀行業(ye) 要調整粗放型經營思路,進行經營理念創新,進一步實現銀行產(chan) 權多元化,完善內(nei) 部治理結構,同時,要進行監管創新,全麵提高銀行業(ye) 監管水平,而我國銀行也要處理好和外資銀行的關(guan) 係,既競爭(zheng) 又合作,在競爭(zheng) 與(yu) 合作中達到共贏。

  他同時提到了協調我國銀行業(ye) “引進來”與(yu) “走出去”之間關(guan) 係的問題,強調要穩健“走出去”的步伐。

  數字

  30.3870萬(wan) 億(yi) 美元 2001年國際貿易總量為(wei) 12.6534萬(wan) 億(yi) 美元,2010年為(wei) 30.3870萬(wan) 億(yi) 美元,十年增長逾140%。

  3萬(wan) 億(yi) 美元 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從(cong) 5098億(yi) 美元增至近3萬(wan) 億(yi) 美元,增長4.8倍,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

  3624億(yi) 美元 服務貿易方麵,中國進出口規模從(cong) 719億(yi) 美元增至3624億(yi) 美元,增長4倍。

  4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 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2001年的11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增至2010年的近40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年均增長超過10%。

  4000多美元 中國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由2000年的800多美元增至2010年的4000多美元。

  7500億(yi) 美元 10年來,中國每年平均進口7500億(yi) 美元商品,相當於(yu) 為(wei) 貿易夥(huo) 伴創造1400多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

  2617億(yi) 美元 在華外商投資企業(ye) 10年累計匯出利潤2617億(yi) 美元,年均增長30%。

  100億(yi) 美元 中國對外投資企業(ye) 聘用當地員工接近80萬(wan) 人,每年在當地納稅超過100億(yi) 美元。此外,中國物美價(jia) 廉的商品為(wei) 國外消費者帶來了巨大實惠。

  2300多件 10年來,中央政府共清理各種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規19萬(wan) 多件,使國內(nei) 涉外經濟法律法規與(yu)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相一致。

  510起 入世以來我國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692起,其中,反傾(qing) 銷調查510起,反補貼調查43起,保障措施106起,特保措施33起。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必威官方平台
客戶谘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微信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