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烏(wu) 魯木齊新增出口紡織品企業(ye) 21家,達到110家。“這些企業(ye) 大部分來自河北省、浙江省、江蘇省、廣東(dong) 省、山東(dong) 省,在烏(wu) 魯木齊設立分銷點後,經由烏(wu) 魯木齊通道向中亞(ya) 地區出口。”市國稅局進出口稅處工作人員說。
一段時間以來,受金融危機困擾的紡織出口行業(ye) ,美國公司注冊(ce) 受惠於(yu) 國家出口退稅率調整政策,終於(yu) 迎來好收成:2011年1至7月烏(wu) 魯木齊紡織品出口額退稅款較2009年提升了近3倍,已達全部出口退稅額的32%。
但與(yu) 之相對應的是,新疆本地紡織業(ye) 卻在其中扮演尷尬角色:新疆紡織產(chan) 品在經由烏(wu) 魯木齊出口的全部紡織品中,僅(jin) 占全部采購量的2.4%。
“實際上,新疆紡織品行業(ye) 扮演的僅(jin) 是一個(ge) 為(wei) 內(nei) 地同行做嫁衣裳的角色。”10月9日,市國稅局進出口稅處相關(guan) 工作人員分析說,作為(wei) 國內(nei) 最大的原棉產(chan) 區之一,新疆目前隻起到內(nei) 地各服裝企業(ye) 進出中西亞(ya) 地區的“大通道”作用。
紡織品出口增速快
2008年之前,香港公司注冊(ce) 烏(wu) 魯木齊外貿出口商品一直以機電類產(chan) 品為(wei) 主,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外貿出口受到了很大衝(chong) 擊。
為(wei) 應對金融危機,我國擴大出口商品種類,多次調高出口商品的退稅率,有效緩解了人民幣升值、外需放緩及成本增加給國內(nei) 企業(ye) 帶來的困境,促進了外貿出口增長由負轉正。
“自調高出口商品退稅率後,烏(wu) 魯木齊出口商品出現了新的變化。”10月9日,市國稅局進出口稅處工作人員解釋,根據烏(wu) 市出口退稅相關(guan) 數據分析,自2008年8月1日起,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從(cong) 11%提高到16%,紡織品出口無論數量、金額均逐年上升,紡織品退稅額占全部已退稅款的比例從(cong) 2009年的13%,到2010年的28%,再到2011年的32%。
統計表明,2011年1~7月,烏(wu) 魯木齊紡織品出口貿易額快速增長,紡織品出口貿易額為(wei) 13670萬(wan) 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35萬(wan) 美元,增長率68%。其中,對中亞(ya) 五國貿易額占全部的91%。
內(nei) 地商家搶占商機
該工作人員分析,紡織品服裝已經成為(wei) 新疆出口的大宗產(chan) 品,但在出口的紡織品服裝中,內(nei) 地產(chan) 經新疆出口的占到大多數,新疆產(chan) 品所占比例過低。
在出口商品中,毛巾、毛巾製品、衣襪類、混紡平紋帆布、旅行毯出口額較大,分別占紡織品類出口貿易額的54%,占全部出口貿易額的14.64%。
據統計,2011年1~7月烏(wu) 魯木齊外貿企業(ye) 對中亞(ya) 五國出口紡織品貿易額已占總數的91%,較上年同期增長5352萬(wan) 美元,增長75%。
其中對吉爾吉斯斯坦出口額達8408萬(wan)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182萬(wan) 美元增長60%;哈薩克斯坦2051萬(wan)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88萬(wan) 美元增長59%;塔吉克斯坦1667萬(wan)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318萬(wan) 美元增長424%;烏(wu) 茲(zi) 別克斯坦278萬(wan)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45萬(wan) 美元增長91%;隻有土庫曼斯坦21萬(wan) 美元較上年同期的96萬(wan) 美元減少78%。
“但讓人深思的是,離中亞(ya) 地區最近的新疆,紡織產(chan) 品出口卻隻占全部紡織品出口采購量的2.4%,而僅(jin) 有的這點市場比例也是主要銷往歐美、香港市場,新疆紡織品企業(ye) 幾乎與(yu) 中亞(ya) 地區沒有交集。”該工作人員介紹。
疆企無力爭(zheng) 搶蛋糕
在烏(wu) 魯木齊紡織品出口企業(ye) 中,最具影響力的當數新疆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毛),該公司以製作粗、精紡羊絨衫為(wei) 主,產(chan) 品主要銷往美國、德國、意大利、瑞士等。
與(yu) 目前內(nei) 地紡織企業(ye) 出口蒸蒸日上的局麵相比,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形勢卻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一直處於(yu) 下滑趨勢。
“現在出口接單量銳減。”該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直言,由於(yu) 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歐美等國持續,而公司產(chan) 品多以中高檔產(chan) 品為(wei) 主,再加上目前國際流行趨勢變幻不定,天毛紡織品在國外的銷路已明顯不如以往。
而對於(yu) 中亞(ya) 地區更為(wei) 暢通和成熟的中國紡織品市場,天毛卻不敢涉足。“內(nei) 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一帶,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模式,各個(ge) 工序都有獨立的工廠單獨作業(ye) ,互相協作,成本才能降低,服裝價(jia) 廉質優(you) ,而新疆紡織品行業(ye) 卻沒有這樣的支撐,完全是孤軍(jun) 奮戰,一套成衣成本很高,隻能走中高端市場。”該負責人感歎。
每年出口額為(wei) 500萬(wan) 元至800萬(wan) 元人民幣的美亞(ya) 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謝澤新有著同樣的感慨:“內(nei) 地沿海城市信息發達,創意十足,成衣產(chan) 品能夠跟上國際潮流,而我們(men) 新疆企業(ye) ,因為(wei) 產(chan) 業(ye) 鏈缺失,服裝設計人才缺失,隻能提供原料產(chan) 品,或以工裝產(chan) 品為(wei) 主。”
以簡單的牛仔服為(wei) 例,一件牛仔服,從(cong) 原棉至水洗做成成衣,需要經過6個(ge) 環節,而新疆企業(ye) 隻能完成3個(ge) 環節的工序,後期的成衣、整理、水洗工藝大大落後。
“其實對於(yu) 新疆紡織品出口企業(ye) 來說,最好是大批引進內(nei) 地服裝廠來疆投資,提升新疆企業(ye) 的創新理念及工藝製作水平,隻有這樣,新疆企業(ye) 才不會(hui) 隻為(wei) 他人做嫁衣裳。”謝澤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