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心技術掌握和產(chan) 品附加值提升幅度難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原因導致的我國出口產(chan) 品價(jia) 格普遍上揚,讓一度價(jia) 格優(you) 勢取勝的中國出口形勢堪憂。商務部昨日發布數據顯示,1-8月,我國出口平均價(jia) 格上漲10.3%,高於(yu) 去年同期9.1個(ge) 百分點,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尤為(wei) 明顯。
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介紹,1-8月,我國出口平均價(jia) 格上漲10.3%,高於(yu) 去年同期9.1個(ge) 百分點;出口數量增長12.1%,低於(yu) 去年同期21.8個(ge) 百分點。在勞動密集型產(chan) 品上這一特征表現更為(wei) 明顯。7月,紡織服裝平均價(jia) 格增長24.7%,數量增長0.9%;鞋帽平均價(jia) 格增長18.5%,數量增長1.3%。
對此,沈丹陽給出的解釋是:出口價(jia) 格上漲,固然有部分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中國采取了“轉方式、調結構”的政策措施後,企業(ye) 出口競爭(zheng) 力以及議價(jia) 能力提升了。“過去更多是促進規模的增長,現在是促進質量、水平和價(jia) 格的提升,”沈丹陽認為(wei) ,隨著外貿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成效會(hui) 更加凸顯。
然而,更多的業(ye) 內(nei) 人士則擔憂,在技術提升幅度尚未達到理想目標、產(chan) 品附加值增加幅度難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價(jia) 增量減可能預示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正在減少,未來出口難言樂(le) 觀。
商務部的統計也顯示,目前大宗商品進口價(jia) 格仍處高位,平均價(jia) 格上漲14.5%。天然橡膠、食用植物油、鐵礦砂、原油、成品油、大豆進口平均價(jia) 格同比分別上漲62.6%、39.6%、37.5%、37.0%、33.9%和31.2%。與(yu) 此同時,通脹壓力下的勞動力成本也在上漲,加之銀根收緊後融資成本的增加,都讓中國出口加工企業(ye) 的生存狀況堪憂。
據媒體(ti) 報道,近期不少出口企業(ye) 反映訂單減少,浙江、廣東(dong) 出口型企業(ye) 甚至出現了倒閉潮。
對此沈丹陽表示,出口企業(ye) 的困難主要是來自兩(liang) 方麵。一是歐債(zhai) 危機、美國經濟困難及發展中國家通脹,不確定因素仍在,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yi) 對出口企業(ye) 有較大影響;二是國內(nei) 生產(chan) 要素成本上升,競爭(zheng) 加劇,也影響了出口。
“但並沒有確切的數據或者很典型的案例證明出現了倒閉潮,反而從(cong) 前8個(ge) 月的數據看,廣東(dong) 出口同比增長24%,浙江省同比增長22%,均與(yu) 全國23.6%的平均水平相當。”在沈丹陽看來,上述出口數據說明廣東(dong) 、浙江企業(ye) 雖麵臨(lin) 很多困難,但總體(ti) 還是在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