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聯合資信調降了海龍股份和短融“11海龍CP01”的信用等級。這是中國債(zhai) 券市場今年以來首例主體(ti) 信用評級遭調降事件。市場人士認為(wei) ,這個(ge) 事件會(hui) 對債(zhai) 券市場造成新一輪信用衝(chong) 擊。
降級終於(yu) 來了。不過不是令市場聞之色變的城投債(zhai) ,而是一向被認為(wei) 風險較低的短期融資券(下稱“短融”)。
9月16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將山東(dong) 海龍股份有限公司主體(ti) 長期信用等級由A+調降至A-,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麵;並將存續中的短融“11海龍CP01”的信用等級由A-1調降至A-2。
今年來首例降級
這是中國債(zhai) 券市場今年以來首例主體(ti) 信用評級遭調降事件,而由A+直降至A-更是極其罕見。
“這個(ge) 事件會(hui) 對債(zhai) 券市場造成新一輪信用衝(chong) 擊,其影響會(hui) 和前期的雲(yun) 投事件類似。”宏源證券高級研究員何一峰表示。不過,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沅帆則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偶然事件,不具有廣泛代表性。
對於(yu) 本次評級下調的原因,聯合資信表示,今年來山東(dong) 海龍生產(chan) 經營壓力加大,公司管理層變動大,股權變更問題尚未落實,且因違規問題接受監管部門調查,以上因素對其發展形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導致公司信用基本麵弱化。
不過,鑒於(yu) 山東(dong) 海龍較好的過往償(chang) 債(zhai) 記錄,市場對“11海龍CP01”明年的兌(dui) 付並不過分擔心。不僅(jin) 如此,山東(dong) 海龍正在醞釀重組以尋求外部支持,有望對該債(zhai) 券的兌(dui) 付起到積極作用。在二級市場上,“11海龍CP01”近期的成交一直非常清淡。
出乎市場意料
短融是非金融企業(ye) 發行的、約定在1年內(nei) 還本付息的債(zhai) 務融資工具。自2005年短融試點以來,目前為(wei) 止僅(jin) 出現一例危機事件,即“福禧事件”。2006年3月,上海福禧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行了10億(yi) 元短融,為(wei) 國內(nei) 首隻由民營企業(ye) 發行的短融。當年7月,福禧投資因涉嫌非法拆借上海企業(ye) 年金中心32億(yi) 元資金而遭到徹查,該短融由市場熱捧轉為(wei) 無人問津。
盡管山東(dong) 海龍早被列入觀察名單,但聯合資信這次降級之舉(ju) ,還是出乎市場意料。即便在此前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暴露之時,亦僅(jin) 出現過評級機構將平台公司列入觀察名單的情形。 (一財)
前有城投債(zhai) 後有短融券 債(zhai) 市警鍾又起
此前引發債(zhai) 券市場暴跌的城投債(zhai) 陰霾未散,資金麵預期又遲遲不能轉向樂(le) 觀,促使包括短融在內(nei) 的各類信用債(zhai) 需求持續低迷。目前短融的利差水平已經顯著高於(yu) 曆史均值,並且仍在隨收益率的上行而擴大。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山東(dong) 海龍被降級再次為(wei) 投資者敲響了警鍾,原先“短融由於(yu) 期限較短,一般不擔心發行人在一年內(nei) 會(hui) 出事”的固有觀念或將改變。
“這次降級將直接導致低信用等級債(zhai) 券的信用利差進一步擴大,提高中小企業(ye) 的融資成本。”何一峰向記者表示。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投資者不應對評級下調作出過度反應:“不久的將來,也許我們(men) 會(hui) 適應一個(ge) 新詞——垃圾債(zhai) 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