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仍麵臨(lin) 較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出口麵臨(lin) 外部環境惡化衝(chong) 擊的不利影響。前不久,商務部官員曾表示,世界經濟複蘇的不穩定性上升,發達國家債(zhai) 務危機給中國等新興(xing) 市場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增加,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外需不振、成本上升、國際競爭(zheng) 加劇等多重壓力。
9月10日,海關(guan) 總署如期公布了今年1至8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guan) 統計,前8個(ge) 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增長25.4%。其中,出口增長23.6%,進口增長27.5%。貿易順差927.3億(yi) 美元,減少10%。
同時發布的8月份外貿數據顯示,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288.7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7.1%。其中出口1733.1億(yi) 美元,同比增長24.5%;進口1555.6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0.2%。值得關(guan) 注的是,8月份刷新今年3月份創下的1522.6億(yi) 美元的曆史紀錄,再創新高;此外,月度貿易順差為(wei) 177.5億(yi) 美元,較上月314.90億(yi) 美元也有明顯回落。
應當說,與(yu) 此前市場平均預測21.9%相比,出口增速表現依然搶眼,而進口增速高達30.2%,更是遠超21%的市場預期,令不少機構分析人士大跌眼鏡。交通銀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陸誌明認為(wei) ,8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大幅上升的原因有三: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響,從(cong) 2010年7月到2010年8月,進口總量上升了24.81億(yi) 美元左右,而從(cong) 2011年7月到2011年8月,進口總量大幅上升119.2億(yi) 美元,導致進口同比增速有所上升;二是國內(nei) 經濟增速放緩壓力減輕,進口需求略現好轉。8月PMI觸底略升0.2個(ge) 百分點至50.9,購進價(jia) 格指數小幅反彈至57.2;三是國際大宗商品繼續震蕩小幅下調的狀態,大宗商品CRB指數從(cong) 8月初的556.3點下滑到8月末的530點左右,國內(nei) 進口成本略有下降,但總體(ti) 仍處於(yu) 較高的狀態。
事實上,進口規模快速增長並非個(ge) 別月份現象。從(cong) 數據可以看出,自2010年10月以來,除今年3、4月份外,其它月份進口增幅一直較高於(yu) 同期出口增幅,前8個(ge) 月進口增速高於(yu) 出口增速3.9個(ge) 百分點,比前7個(ge) 月進一步擴大。此外,從(cong) 貿易方式來看,今年以來,我國一般貿易逆差一直呈現擴大狀態。1至8月一般貿易項下出現逆差573.5億(yi) 美元,擴大79.1%;而加工貿易項下順差為(wei) 2299.3億(yi) 美元,僅(jin) 擴大17.9%。
由於(yu) 8月進口規模大增,增幅高於(yu) 出口近6個(ge) 百分點,因而使得當月貿易順差快速回落,前8個(ge) 月順差減少10%。這充分表明,我國政府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積極擴大進口政策正在取得成效,我國貿易平衡狀況已經逐步得到改善。
盡管8月份外貿數據好於(yu) 市場預期,但此種情況能否持續依然具有不確定性。數據公布前,野村發布報告認為(wei) ,上海和深圳兩(liang) 大港口8月份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已從(cong) 7月份的同比5.6%降至0.9%,從(cong) 而暗示進出口額增長將放緩。對此,陸誌明分析說,8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之所以持穩回升,主要受2010年基期的影響。“從(cong) 2010年6月到2010年7月,出口總量下降達62.19億(yi) 美元,而從(cong) 2011年6月到2011年7月,出口總量僅(jin) 下滑18.2億(yi) 美元”,他同時表示,雖然歐美發達國家經濟複蘇遇阻,新興(xing) 市場國家高通脹壓力下經濟增速放緩跡象進一步顯現,但全球經濟複蘇的總體(ti) 趨勢並未出現大的變化,目前也不太可能爆發新一輪的金融危機,總體(ti) 外部出口環境雖有所調整,但大幅惡化的概率較低。
從(cong) 出口商品結構分析,傳(chuan) 統大宗出口商品繼續平穩增長,並未出現衰退跡象。其中服裝出口增長24.8%,紡織品出口增長27.2%,鞋類出口增長20.9%。此外,從(cong) 貿易國別看,貿易格局沒有大的改變,與(yu) 歐美日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速並未出現大幅衰退。1至8月,中歐雙邊貿易增長21.8%;中美雙邊貿易增長17.8%;與(yu) 東(dong) 盟雙邊貿易增長26.6%;中日雙邊貿易增長18.8%。
不過,未來我國外部經濟環境仍麵臨(lin) 較多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出口麵臨(lin) 外部環境惡化衝(chong) 擊的不利影響。前不久,商務部官員曾表示,世界經濟複蘇的不穩定性上升,發達國家債(zhai) 務危機給中國等新興(xing) 市場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增加,中國企業(ye) 麵臨(lin) 外需不振、成本上升、國際競爭(zheng) 加劇等多重壓力。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預計,今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體(ti) 將繼續平穩發展,但增速較去年會(hui) 略有回落。
目前,中國已成為(wei) 全球最大出口國,而歐洲和美國市場占據我國出口總額的四成多。年內(nei) 歐美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幾成定局,新興(xing) 市場經濟也後勁乏力,一些國家開始實施更為(wei) 嚴(yan) 格的貿易保護措施,這些因素一方麵直接影響未來中國出口商品的海外需求,另一方麵也對外部貿易環境產(chan) 生不利影響。未來如何繼續拉動內(nei) 需增長並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將是中國所麵臨(lin) 的挑戰。